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力量降低、骨骼肌质量和数量减少以及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为特征的渐进性骨骼肌疾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是死亡。还严重影响病人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增加跌倒和摔跤的风险,导致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全球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0.0%,我国60岁以上人群肌少症的发病率为10.4%,由于人口老龄化,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约5亿的肌少症病人。

肌少症的防治建议
(一)合理饮食:
保证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其中动物蛋白和乳清蛋白促进机体肌肉蛋白质合成作用优于植物蛋白。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亮氨酸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作用最强。有研究证明,严重的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肌病,因此,对于肌少症的管理应将蛋白质补充与维生素D补充结合起来。另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延缓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生。严重肌少症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前提下,应增加富含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取。
(二)适当运动:
运动方式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有氧运动。其中,抗阻训练可以作为肌少症病人的主要运动方式。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抗阻运动应做到循序渐进。推荐老年人用多种方式联合运动。建议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时间至少20- 30 min,老年人在活动之前,需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适宜的运动类型、频率和强度,推行简便、相对舒缓、安全的运动方式。推荐的运动例如太极、八段锦、游泳、举哑铃、蹬车运动、慢跑、快走、体操和瑜伽等。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四)中医中药治疗:
1、针灸治疗:
在治疗肌少症时,针刺经脉或肌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和抗炎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肌肉功能的目的。
2、推拿治疗:推拿治疗能够刺激肌肉、筋膜、肌腱等,调节局部肌肉紧张度和强度,缓解肌肉疼痛、僵硬等症状,舒缓肌肉韧带、关节等软组织的张力,进而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肢体灵活性,提高肌肉力量和质量。
3、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肌少症多从脾、肾论治,因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故治疗以补脾益肾、滋养先后天为主。

肌少症的防治建议
(一)合理饮食:
保证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其中动物蛋白和乳清蛋白促进机体肌肉蛋白质合成作用优于植物蛋白。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亮氨酸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作用最强。有研究证明,严重的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肌病,因此,对于肌少症的管理应将蛋白质补充与维生素D补充结合起来。另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延缓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生。严重肌少症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前提下,应增加富含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取。
(二)适当运动:
运动方式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有氧运动。其中,抗阻训练可以作为肌少症病人的主要运动方式。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抗阻运动应做到循序渐进。推荐老年人用多种方式联合运动。建议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时间至少20- 30 min,老年人在活动之前,需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适宜的运动类型、频率和强度,推行简便、相对舒缓、安全的运动方式。推荐的运动例如太极、八段锦、游泳、举哑铃、蹬车运动、慢跑、快走、体操和瑜伽等。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四)中医中药治疗:
1、针灸治疗:
在治疗肌少症时,针刺经脉或肌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和抗炎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肌肉功能的目的。
2、推拿治疗:推拿治疗能够刺激肌肉、筋膜、肌腱等,调节局部肌肉紧张度和强度,缓解肌肉疼痛、僵硬等症状,舒缓肌肉韧带、关节等软组织的张力,进而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肢体灵活性,提高肌肉力量和质量。
3、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肌少症多从脾、肾论治,因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故治疗以补脾益肾、滋养先后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