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吧 关注:74,194贴子:549,273
  • 38回复贴,共1

格雷陆方蟹四大种群划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图所示,红色标店为琉球群岛种群,黄色为太平洋种群,紫色为印尼群岛种群,黑色为印度洋种群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17 01:36回复
    llfest、残余的帷幕、Betrayerss.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琉球群岛种群及相对常见的三种表现类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17 01:39
    回复
      太平洋群岛种群及相对常见的三种表现类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2-17 01:40
      回复
        印尼群岛种群及相对常见的三种表现类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2-17 01:41
        回复
          印度洋种群及相对常见的三种表现类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2-17 01:42
          回复
            在生存模式上;琉球种群的格雷有着最高的陆化水平,生活在离海岸线2公里以外的山地林地中,甚至常常深入内陆近5公里。其次为印度洋种群,多在海岸线2公里内的灌木林活动。印尼群岛种群和太平洋种群并列第三,生存区间为海岸线到离岸1公里内的雨林,海岸林及沙滩,石滩。对温度的适应方面琉球种群和马达加斯加南端地区的印度洋种群情况类似,冬季在约15度的气温下隐蔽在朽木,土穴,树洞中越冬,繁殖也受季节影响,而其余地区种群则均为恒温度生存模式,繁殖四季皆可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17 01:44
            回复
              四大种群的分隔方面,受地理及洋流影响,除琉球种群外的其余三大种群之间自分化以来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基因交换,故每个种群之间都有部分相同的基因表现,最明显的是印度洋种群和印尼种群,历年来流通进大陆的印尼格雷中都不乏一些相对特别的个体,而这些就是表现上上印度洋种群或太平洋种群的基因占多数的个体,例如花背,心形背,浅色或玫红色,灰黑色。而琉球种群则因为常年的暖流走向问题较少向南部扩散,不过并不代表完全不扩散,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及关岛的格雷,还是能看出部分琉球种群的表现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2-17 01:45
              收起回复
                个人的观点:
                1琉球群岛种群不必跟太平洋种群分割,理由是太平洋的广袤程度足以让各个距离遥远的群岛/岛屿之间分化出各自的特征,这样算的话太平洋种群能细分出的种群或许一只手数不过来。要是没记错示例的太平洋种群格雷第三张是库克群岛上某个岛特有的体色(同时还处于幼体保护色时期),精华帖里貌似有关于这个岛上格雷的体色介绍
                2印尼种群的分布范围可能只局限在印尼南部以及圣诞岛附近,并没有图示的那么广
                总结是更宏观的讲格雷的种群分为太平洋、印度洋两超大种群和(不知道说是融合还是过渡?的)印尼种群
                要是知道原始的格雷形态和演化过程就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12-17 06:46
                收起回复
                  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17 10:02
                  收起回复
                    看来和进口商住的近有这点好处,从20年第一批格雷进来到23年7月大批量终止, 广东地区2个老板所有进货格雷普货和特殊版本, 我基本都见过 基本也覆盖了这几个种群所有的颜色和花纹 ,南太那个微红色除外。


                    IP属地:广东11楼2024-12-17 17:39
                    收起回复
                      感觉国内好像都是印尼的多,是因为地缘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17 19:03
                      收起回复
                        好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20 12:30
                        收起回复
                          细节的区分:琉球种的演化主要体现在其高度的陆化程度上;
                          1、鳃腔的膨胀,琉球种中背甲超过50mm的个体鳃腔会膨胀到胸甲容积的约二分之一大小,达到部分地蟹/仿地蟹水平,同时伴有鳃的钙化。
                          2、背甲厚度的对比,停食状态下,甲宽约40mm的琉球种,从对称中线测量,厚度平均为20-21mm,印尼平均在19-20,为鳃腔的特化铺垫,琉球种群的体内支撑骨会更高,胰腺和胸腹神经节的占比也更大。
                          3、足部的演化,饲养过程中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琉球种群普遍拥有更浓密的几丁质刺毛,这些毛发可以帮助格雷在充满泥土和障碍物的林间更灵活的移动,同时避免外骨骼不必要的摩擦受损,当然了,主要的用途还是传导震动,这点上其它种群乃至其它蟹种也是如此。
                          4背甲的质地,琉球种群拥有更质密而光滑的外骨骼结构,以至于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涂了一层油一样,发亮和反光,这赋予了它们更好的储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在草丛间穿行的摩擦力,这点甚至可以从标本烘干所需要的时间上体现出来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1-31 05:14
                          回复
                            另外,在行为和繁殖上,琉球种群的季节性节律行为也和其它种群有所区分,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受纬度影响,琉球地区的气温时常降低至14-18摄氏度,在温度较低时,琉球种会暂停繁殖周期,钻入朽木,树心洞,土壤中封洞浅眠,其余地区种群目前未发现有此节律行为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5-01-31 0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