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南站,自2020.6.28开通以来,从没这么屈辱过了吧!
记得2020.7.1首次调图后车次数达26,此后历尽近二十次铁路调图,车次数始终在25班上下。原想沪苏湖接通商合杭高铁线路后,湾沚南站车次数肯定能突破30班了吧,现在居然要开历史倒车,猛的跌到12班!
这不得不高度怀疑调图那班人脑子是不是有点问题,或者是懒政。
首先湾沚区(原芜湖县),有35万的人口,本区在安徽省也不是倒数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更是在全省排名靠前,至少中等偏上水平,经济活跃度尚可,人员来往较多。现在连真正的小县城车次数都不如了。看了上面各车站开通车次数后真是寒心。
其次,现在芜湖市大力发展航空产业,湾沚区有新芜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经济开发区里面,该区发展水平也是比较靠前),外来人口增加,去年人口数是增长的(要知道现在安徽很多区县人口都是负增长)。芜宣机场也坐落在湾沚区,现在好了,宣城、芜湖市区的人过来只能坐机场大巴了吧。原本从宣城来湾沚已经相当不方便(客运大巴在疫情时取消后就彻底没了,宣城只有到芜宣机场的大巴到湾沚区),马上宣城到湾沚十几班的高铁跌到4班,真是太不方便了。至于湾沚南到上海,哪怕走沪苏湖的没有很多班直达车,现在想去宣城转车也只有顶多6班到宣城站了吧?转车都不方便了,时间点很难衔接的好,去哪都不算方便。
再者,现在湾沚区,今年9月份开学已经有三所本、专科院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航空职业学院、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明年安徽南方科技职业学院可能要招生了吧,就这样有4所高校的湾沚区只配拥有12班高铁车次吗?这些学校的学生坐高铁将会非常不方便(去芜湖市区、宣城转车并不方便),甚至对本区好感度猛的下降。这是对区域发展的打压,更是对芜湖市发展的打压。如果说2台4线加不了多少车,但也不至于一班直达上海南站的车都没吧?也不至于砍掉一半车次吧,还是在新线路开通后、其他大站猛的加车情况下,很是无语。(发达省份2台4线车站就可以加很多车了吗??)
第四,就目前湾沚南站已有车次情况来看,排图已经不合理。比方说,湾沚南去南京南的需求人数肯定不少,但是湾沚南去南京南,只有下午有车,但恰恰一般大家都是喜欢早出晚归。目前排图却相反,南京南回湾沚南,只有上午有车回,下午没车!还有其他站比方说广德南站,更是没有一班车来往南京,太不合理了!别看这些小县城,其实真的有需求来往南京的。还有前阵子开通的合肥南-黄山西-合肥南的环线高铁,那个时间点都无力吐槽,坐的人肯定会不多呀,以至于最近变成周末线了。这环线,大多停靠地级市的车站,停靠小县城车站不多,原本就一对安徽大环线也可以起到扫盲作用,比方说湾沚南到黄山西、宁国南,恰恰小县城车站轮不到啊~环线客流很差劲,你说怪谁?排图有问题,我看这是推卸不了责任的。甚是觉得排图的人很不用心。还有很多例子可录,比方说到义乌,经常有去无回的,偶尔排图有排到有去有回的,但是车次稀少哟,下次调图又没了回或者去的。就这样的排图情况,不去争取改观,反倒在沪苏湖这么重要的线路开通后,没有一班去上海南的,太不正常了,湾沚区在上海的人太多太多了。明年1.5后,上海站居然有2班车从江苏走经过南京南到湾沚南,回去上海站的又没车(以前好歹有一班车,虽然数次调图改车次、时间点的,好歹有班去上海的呀),现在好了,回上海(包括去苏州)只能在宣城站、芜湖站转车了吧?!窃以为,真正排图好的,不仅要地级市车站停靠车次较多(市级的多点车无可厚非),也要照顾区、县车站(不至于没一些重要线路车)。不仅要考虑去某些发达地区来回车次数,也要考虑来回的时间点,当然,这对调图那班人来说,是苛求了吧?!只考虑路线整体(哪座城市到哪座城市)已经够累了,再去考虑细节太伤他们脑细胞了!例子太多太多了,很多车站在1.5调图后,猛砍车次,这样排图多方便呢~
区域的发展不仅要区域本身发力,政策、支持太重要了,安徽虽然现在不算发达省份,很多小县城不算太大、多发达,但也不是没有出行需求,如果只是一味发展、照顾已经经济水平较高地区,那只能是好的越来越好,慢的赶上太难了,想变好都是奢望。这也是一种变相区域打压,安徽凭什么不能发展的更好?(交通太太重要了)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希望某些人永远不要忘了,因为历史会记录一切,好的坏的。国家有些部门也该出面管管了,开通车次还需要“充值”,真是滑稽。当然,在调图那班人眼里看来,看网络上这些叫嚣的人还觉得可笑呢,可是老百姓的眼睛可是雪亮的,群众的呼声真的可以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