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吧 关注:372贴子:6,617
  • 1回复贴,共1

看《道德经》哪个版本更真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选,《郭店楚简老子》。
因为其成文最早,虽有改动,但是相较其他版本最古朴原始。改动可以从楚简丙本和甲本对照发现。
而且楚简版和其他版本对比,发现更能体现老子原旨!
比如楚简版:“有状蟲成”
帛书版:“有物混成”
形容“道”,毕竟不是物质,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或者称之为宇宙规则或者代码,我觉得用“状”形容更贴切,方便和物质区分。
因为万物是“三”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的产生和物质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楚简版“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帛书版“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楚简版重在强调物生于“有”和“无”,是并列关系!
帛书版则强调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顺次关系。
我感觉楚简版更合理。因为有的物质从“无”中直接生成,比如霜是水汽凝结而成,碘是碘蒸气凝结而成。
还有的物质从“有”生成,比如水凝固成冰,熔融的钢水凝固成固态金属等等。
在这里多说一句,“无”是无形无象的物质,即肉眼看不到的气态物质,并不是空无无物,否则不可能无中生有,但凡有点常识都知道这不符合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当然把“无”当做能量来看也可以;“有”是有形无象的物质。即肉眼可见的液态物质。
所以对于相生问题,楚简版论述最合理。
比如楚简版:“独立不亥,叵以为天下母”
帛书版:“独立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这句形容的是“道”的特性,“道”是规则,规则可以把本源物质聚合成初始物质,但规则不是任何形态的物质!
比如宪法是精神属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而不是物质属性。
“叵以”即“不可以”,“道”不可以当做万物之母,楚简版诠释的非常准确!而帛书版和通行版则混淆了概念,并且通行版还有衍文“周行而不殆”简直是废话。这样看通行本改动最多。
楚简版“亥”字,可以理解为“一阴而未阳”,阐述了“道”的隐性特征,规则是潜伏在本源物质体之下发挥作用的,不显则为阴。那么从“道生一”开始,物质才称为初显,之前称为“不亥”,形容的最贴切!
而帛书和通行本的“改”字,则明显多余,独立即有“不改”的意思,明显是改动过的。
仅举几例,还有很多不同之处,无不发展楚简更加贴合老子原旨,所以楚简版当属首选,其次帛书版,最次通行本!
当然,如果热爱老子之说,可以参看诸版,皆有收获。如果入门,还是从楚简入手,不然会被其他版本带歪了,从而误解了老子之说,造成进一步了解的屏障!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25 22:52回复
    仅作为交流,一己之见,帛书我也非常喜欢,体系完整!参看效果很好!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25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