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78,294贴子:3,427,286
  • 1回复贴,共1

汉武帝之《轮台诏》全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轮台诏》原文如下: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28 09:08回复
    轮台诏是汉武帝刘彻在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诏书。
    1. 诏书背景
    • 汉武帝时期长期对外征战,尤其是对匈奴的战争持续多年。虽然汉朝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多胜利,但也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后期,汉朝国内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百姓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增多等。
    • 公元前90年,汉军出征匈奴,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后,汉武帝开始反思自己的政策。
    2. 诏书内容及意义
    • 汉武帝在轮台诏中表示,当前的政策应该有所转变,要停止对西域的大规模军事进攻计划,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也就是要禁止苛刻残暴的政策,停止随意增加赋税,大力发展农业。
    • 这一诏书标志着汉武帝晚年政策的调整,从原来的积极扩张、武力征伐为主转向重视国内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汉朝前期因过度征战导致的社会危机局面,对汉朝后续的稳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28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