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吧 关注:372贴子:6,617
  • 2回复贴,共1

《帛书老子》释文全0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1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①韧坚强②。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③。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注:①筋:肌肉。②强:僵硬。③恒:恒常,不变。
42 第77章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①不足。人之道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注:①益:帮助、补助。
43 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①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②,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③,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注:①易:替代。②诟:耻辱。③不祥:不吉利。
44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①,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②。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注:①右契:右券。古代刻木为契,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左半叫左券,右半叫右券。券,契据。②彻:周朝的税法,即 “十一而税谓之彻”。
道部
01第1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①;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②。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①眇:细小,微小。②徼:边界,边境,本句意指和无形相对的有形物质。
02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此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②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①圣人:上古圣王,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②昔: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03 第3章
不上①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②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③使民无知④无欲也,使夫知④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①上:崇尚,提倡。②圣人:上古圣王。指唐尧虞舜。③恒:常。④知:欲念。
04 第4章
道盅①而用之,有弗盈也。㴋②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③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注:①盅:空虚。②㴋:水深而清澈。③湛:深厚。
05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②不仁,以百姓③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④与!虚而不淈⑤,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注:①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例:《淮南子·齐俗篇》中有关刍狗的记载为:“刍狗、土龙之始成,文以青黄,绢以绮绣,缠以朱丝,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后,则壤土草蓟而已,夫有孰贵之” 。这里的“刍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后人常用“刍狗”来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②圣人:上古圣王。③百姓:指的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是没有姓氏的。④橐龠:亦作“橐爚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⑤淈:枯竭。
06 第6章
浴神①不死,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悬悬③呵若存,用之不堇④。
注:①浴神:谷神,人的识神。②玄牝:玄关一窍。③悬:空虚,匮乏 。④堇:少。
07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08 第8章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㴋①。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②。
注:①㴋:水深而清澈。②尤:过失。《诗经·小雅·四月》:「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09 第9章
㨁①而盈之,不若其已。揣②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①㨁:拿著。②揣:捶击。
10 第10章
载营①魄抱一,能毋离乎?抟②气致柔,能婴儿乎?修③除悬鉴④,能毋疵乎?爱民括⑤国,能毋以知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注:①营:魂。②抟:集聚。③修:打扫、洗涤。④鉴:镜。⑤括:包容。⑥知:欲念。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31 16:57回复
    狗屁帛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10 16: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