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吧 关注:31,904贴子:433,684
  • 3回复贴,共1

江源区-大阳岔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阳岔镇因河得名。境内有一条河,上游有两条支岔形似羊角,因此得名大羊岔河。因"羊"与"阳"同音,后更名为大阳岔。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下辖镇,地处江源区中部,东与湾沟镇接壤,南与石人镇、临江市花山镇相连,西与孙家堡子街道、正岔街道毗邻,北与靖宇县三道湖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181平方千米。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形成村落,属临江县德生保;1994年,大阳岔乡改镇。 截至2018年末,大阳岔镇户籍人口有4871人。 截至2020年6月,大阳岔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
2011年,大阳岔镇财政总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2018年,大阳岔镇有工业企业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形成村落,属临江县德生保。
民国元年(1912年),属临江县第四区。
民国十三年(1924年),划归第五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十区。
1956年,属卢家堡子乡。
1961年,设大阳岔公社。
1983年,大阳岔公社改乡。
1994年,大阳岔乡改镇。
2011年末,大阳岔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大阳岔、大阳岔、棒槌砬子、前葫芦、后葫芦、路庄子、小东岔、小洋桥;下设2个居民小组,2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阳岔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大阳岔社区、大阳岔村、前葫芦村、路庄子村、小东岔村、小洋桥村、后葫芦村、棒槌砬子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阳岔社区。
大阳岔镇地处江源区中部,东与湾沟镇接壤,南与石人镇、临江市花山镇相连,西与孙家堡子街道、正岔街道毗邻,北与靖宇县三道湖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18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阳岔镇地处龙岗山与老岭中山低山区,长白山主峰西麓,老岭山脉北麓,地势东高西低。大阳岔镇属于高寒山区,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属于侵蚀剥蚀山地河谷结构,土壤以黑黄土为主。地理特征是"九山一田"。境内最高点龙岗位于大阳岔镇与靖宇县三道湖镇交界处,海拔1141米;最低点位于大阳岔镇浑江出境口,海拔607米。
气候
大阳岔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时间短,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温热多雨;秋季凉爽。由于受到寒潮的影响,初霜来得早。多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降水量810毫米。
水文
大阳岔镇境内河道属鸭绿江流域。主要河道为浑江源头区主要支流大阳岔河,河流总长度25千米,河网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从东至西流经境内小东岔、大阳岔、棒槌砬子等,主要河流还有路庄子河、前葫芦河、小东岔河、小洋桥河、后葫芦河等。
自然灾害
大阳岔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雹、大风、低温霜冻等。特大自然灾害均为洪灾,年平均发生0.2次,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7月31日,水毁房屋8户危房37户,直接经济损失720万元。
自然资源
大阳岔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松花石、石膏、水、金、铁、石灰石等。其中石膏储量超过7000万吨。山泉水涌自寒武、奥陶地质层,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天然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水曲柳、柳、柞、桦等。野果类主要有松树籽、山核桃、山芝麻、山梨等。野生中草药主要有山参、细辛、黄芪、党参、地龙骨、天麻、贝母、龙胆草等。山野菜主要有刺嫩芽、大叶芹、蕨菜等。野生食用菌类主要有榛蘑、木耳、香菇、元蘑、榆黄蘑、松树蘑、元蘑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獾子、斑鸠、貉子、山兔、野鸡、林蛙、蛇等。


IP属地:吉林1楼2025-01-02 15:15回复
    “干饭盆”是地名,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山脉江源县大阳岔镇境内,里面据说有九九八十一盆,大盆套小盆,盆盆相连、盆盆相接。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此地像大西洋中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一样充满了神秘,走进“干饭盆”,罗盘、指南针都有可能失灵,使入访者迷路,进得去出不来。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03 09:04
    回复
      据吉林新闻网:巡查保护,开发建设。近年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国土资源局孙家堡子国土中心所为了保护好、开发好位于大阳岔镇的寒武奥陶地质遗迹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江源区大阳岔镇寒武奥陶地质公园有着令人叹为观止、形成于5亿年前的海相地层,是全世界唯一两处保存较完好的古生代地层剖面遗迹之一。这里有着极其丰富的多门类古生物化石,记录了当时地球演变、气候变迁、古生物生存环境的沧桑历程,是研究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演化的基础,也是地质、旅游、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为保护寒武奥陶独特的地貌奇观,江源区国土资源局孙家堡子中心所一直对其进行看护,在加强土地矿业动态巡查的同时,对寒武-奥陶纪界限地质自然保护区进行动态巡查,加强对地质遗迹的保护,严禁在保护区内放牧、采伐、耕种和采矿。
      该所于2010年向省财政厅申请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大阳岔寒武-奥陶纪界限地质保护区的开发建设,2012年,开始建设大阳岔寒武-奥陶自然保护区展览馆,目前已基本建成。
      今年年初,大阳岔寒武-奥陶纪界限地质保护区被省国土资源厅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目前,江源区国土资源局正在加快推进寒武奥陶地质公园建设,涉及地质公园申报的综合考察报告、视频片制作、图片装订等资料已编制完成,上报省厅待组织专家评审论证。


      IP属地:吉林3楼2025-01-10 14:48
      回复
        名称
        寒武奥陶地质公园
        拼音
        Hánwǔ'àotáo Dìzhì Gōngyuán
        类别
        自然保护区
        所在省份
        吉林省
        所在城市
        白山市
        所在区县
        江源区
        地名含义
        因其地质年代而得名。
        名称起源
        寒武就是寒武纪,是一个地质年代的名称。奥陶就是奥陶纪,也是地质年代的名称,据专家介绍,这样种类齐全、形态完整、年代久远、具有科考价值的地质剖面,世界上只有两处。一处在加拿大,另一处就是江源县这个石壁剖面。故此得名寒武奥陶地质公园。
        名称历史
        1986年前此处属于荒山;1986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地质自然保护区。名称沿用至今。


        IP属地:吉林4楼2025-01-10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