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前叫天命,天命是指天道的意志、自然的法则,但同时也是无情的,像是一台只会前进的机器,所以清净经有言:“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世间万物都包含在这宿命里面,被其推动,束缚,难道终其一生也逃不开宿命吗?其实不然,《周易.系辞上传》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是唯一能发现这个“一”,也就是变数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变数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其显示的时候不易被察觉,才让人感觉难以捉摸,下面我将引用一则小故事来看看古人对变数的理解。一秀才嗜书,满腹经纶,然屡试不中举,一夜于庭院饮酒,叹曰:嗟乎,吾不如范进耶?忽见有数星宿井然有序,似成两字,氵 m,月,秀才惑之甚矣,躞蹀良久,终不识得二字。翌日,秀才问一先生可知此二字,先生正襟危坐而答曰:此非二字,而为一字,氵月,清字无主,乃清廷无主之像。秀才又问曰:吾欲明年院试,可去?先生曰:为官不长,恐有丧命之险,乱世当求自保。秀才无言,黯然而去。故事中的星宿通过有序的排列来提醒人们天下即将大乱,但是较为隐晦,只有极少数人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老子有云:“道不远人,平常日用不离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普通人才会被这种宿命推动着前进,最后也只能感叹时也命也,导致人们认为宿命是一种消极的、否定主观能动性的世界观。然而宿命这种抽象的概念是可以通过星宿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古人通过观察星宿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世间的吉凶祸福,例如河出图,洛出书,伏羲一画开天……,再通过文字将其进一步具象化,比如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六十四卦等等,最后总结出较为完整且严谨的推演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却不是完全准确或者纤毫毕现的,因为这相当于把星宿的运行规律看成一个正圆,并且把圆周率π取了整,那么必然会有误差,从古至今的术士都在不断发掘这个π后面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从3到3.1的计算量也是呈指数级别提升,但是误差也在不断减小,看的也是越来越细,所以能看出人们也在不断地与宿命作抗争,想要挣脱这束缚。在古代,精通这类推演体系的术士也占少数,有的为朝廷的天学机构服务,例如太史局,司天监,钦天监,有的则在民间以此技谋生,比如上述故事中的先生,但是不管在朝在野,他们都是通过观测星宿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世间的吉凶祸福;故事中的星宿通过排列形成“氵月”,这便是在天垂象,“氵月”即为清字无“主”,预示着清廷即将灭亡,这便是在地成形,先生则是观天垂象,言世间吉凶祸福;那么秀才就有两个选择,考取举人或者另谋生计,如果先生没有解读此字的含义,秀才大概率会死于非命,这便是他之前既定的宿命,现在秀才知道了结果,有了第二种选择,这就是变数,也就是“一”,最后只看秀才心中如何做出取舍,是否能抓住这个“一”。所以变数皆起于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