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回复贴,共1

《波点南瓜:秋天的宝藏与艺术的灵感》美术教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教学对象
5 - 8 岁儿童(可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适当调整)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欣赏不同形状、颜色的南瓜,用线条概括南瓜外形,并搭配富有想象力的色彩;学会像艺术家草间弥生一样,用大小不同的波点对南瓜进行装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绘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形状的南瓜,用线条概括其外形并搭配色彩;借鉴草间弥生的创作手法,运用波点装饰南瓜。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草间弥生的艺术理念,通过波点的大小、间距变化创造出有动感和节奏的画面。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
水彩纸、修正液笔、水彩笔或马克笔六、教学过程课程导入(3 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吃过南瓜吗?” 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南瓜的印象。
教师引出主题:“秋天,橙色和金黄色的浪漫总是如期而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就是南瓜。它不仅是秋季丰收的象征,在艺术界也有着独特身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南瓜的艺术世界。”
知识讲解(7 分钟)
南瓜的基本信息:介绍南瓜原产于美洲,经欧洲人带到中国,已有超过 500 年栽培历史,是丰收和喜悦的象征。
南瓜的外形与颜色:展示不同形状(圆形、扁圆形、葫芦形、长柱形等)和颜色(橙色、白色、绿色、灰色等)的南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南瓜的外形与颜色特点。
草间弥生与南瓜艺术:介绍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展示她的相关作品,讲解其艺术风格,包括采用大量点状图案和明亮色彩,作品探讨的主题等;讲述草间弥生喜欢南瓜的原因,分析她笔下南瓜的特点(如运用圆点和明亮色彩)。
创作提示(5 分钟)
绘画外形与搭配色彩:鼓励学生用简单且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勾勒南瓜外形,组合多个南瓜时注意大小、前后、高低变化;大胆尝试使用鲜艳、独特或温暖的颜色填充南瓜,可运用冷暖色对比、互补色搭配等方法。
运用波点装饰:引导学生欣赏草间弥生的南瓜系列作品,学习如何用不同大小的波点装饰南瓜,强调通过变化波点大小和间距创造动感和节奏。
绘画示范(10 分钟)
在黑板或画纸上进行绘画演示:
准备素描纸,用水彩笔画出几种不同形状南瓜的外形,展现一组南瓜之间形状、大小、前后的变化。
在南瓜每个块面内涂色,每个南瓜选择两到三种颜色,如运用邻近色、对比色、冷暖色等进行填充。
为南瓜装饰波点,在浅色色块上用深色涂出波点,在深色色块上用白色修正液涂出波点。
通过变化波点的大小和间距,表现出画面的动感和节奏。
用深浅不同的马克笔围绕南瓜底部添加投影,体现投影虚实变化。
丰富和调整画面细节,使画面整体、和谐、美观。
在画面背景处用圆点形状进行点缀,重复涂出大小不一、聚散有致的波点。
在画面空白处添加部分文字,如主题、艺术家介绍等,增强画面形式感和表现力。
学生实践(20 分钟)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按照创作提示和绘画步骤进行绘画。
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波点装饰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建议。
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想法。
组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从南瓜外形、色彩搭配、波点运用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指出优点和可改进之处,给予鼓励和指导。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南瓜的知识、草间弥生的艺术风格以及绘画波点南瓜的方法和技巧。
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持续兴趣。
七、教学延伸
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草间弥生的作品进行欣赏,进一步感受她的艺术魅力。
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如黏土、彩泥等)创作波点南瓜作品。
更多精品美术课件查看https://cuttlefish.baidu.com/shop/24693968011ca300a6c3905e


IP属地:江西1楼2025-01-06 20:41回复
    更多学科教案:
    链接:https://pan.quark.cn/s/e12c4f9c07d7


    IP属地:广东2楼2025-07-23 15: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