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书院吧 关注:3贴子:12
  • 2回复贴,共1

关于评价与被评价作的笔记(摘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如今进入了一个深水区,脱离了过去广泛接受的全部确信无疑的世界。这使人不得不感受到痛苦。
我们辨别真实与虚假,要么直接对所见进行描述,要么去搞各种形式的实验,对问题进行解答,或者对假设进行验证。
我们意识到这终究是有限的,要么被推翻,要么被加上各种新的更为严苛的条条框框。
对自然界的认知尚且如此,当目光转向我们自身,情况又有所不同。我们不仅要对被观察者的各种反应如实反映,还要判断反应本身的真假。
于是,我们将目光延伸,在已了解的真实的基础上判断好与不好,这二者并非纯粹对立,而是对就某一或某些属性相对关系的反映。
有些东西,对部分人好,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可有可无,甚至致其厌恶。
在这种立场差异下,不同的反映形成不同的评价。
除非评价是扬弃经济属性的市场化的,换句话说,是作为资源进行流通的,否则那不会产生社会的影响。
然而问题就在于此。
评价综合了以上问题:真假,好不好及背后的身份问题,作为流通起来的资源引发的影响问题。
评价者并不就其身份逍遥之外,他同样面临被评价的挑战。这不由得引起反思:我对不对,我说的是否恰当,是否有益。
(待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8 23:06回复
    当我们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产生一个基于广泛的意见资源库的参考系统,我们就希望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作用、尽可能扬弃一切历史和现实证明的各种立场影响下的不公正。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16 15:40
    回复
      然而事实就是,同我们想象的相反,我们在开展调查时或许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但是一旦回过身去,我们就又会陷入一种圈地自萌的陷阱。这是一种极极其复杂的斗争,因此将立场纳入其中并进行另一个领域的最为彻底的革命式的斗争是必然的。这样的斗争本身又反过来要求自己,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视角进行设身处地的时候,无论如何,另一方就已经成为那个视角当中的敌人了。这种时候所有的对错都无所谓了,换句话说一种理中客式的视角就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我们不以自己也就是说观察者的眼光来去开辟一条全新的赛道 ,去保持一根筋的眼光然后平等的看待各方之间的嘈杂声音,反而在各方之间尽力讨好,是注定不会有一个令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21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