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苑吧 关注:2,918贴子:9,526
  • 5回复贴,共1

用正见修心,方能证悟 2025年01月21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佛人心中装了太多自己的知见,会影响自己修行证悟的脚步。2500多年前,跟随在佛陀身边的五百弟子,只有阿难是最晚一个证悟,为什么他是最晚开悟的呢?你们通过佛陀故事应该知道,阿难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身边的侍者,因为阿难常年担任佛陀的侍者,阿难与佛陀的生活起居形影不离。比方说,佛陀日常穿衣,外出乞食,再到行走,就是去很远的地方讲法,他有时去的地方比较远,那么在途中累的时候,佛陀就会坐下来偶尔休息。阿难在佛陀身边几乎一刻不离,阿难长时间地亲近佛陀,让阿难对佛陀产生了一种“过于熟悉”的感觉,他不仅见到佛陀讲经说法庄严的一面,也目睹了佛陀生活中的另外一面,就比如师父刚刚讲的,佛陀外出乞食或外出长途去讲经说法,在途中佛陀偶尔需要坐下来休息,佛陀的身体也会偶尔生病,年老时身体出现疾病或衰老这些外在的一些现象,所有这些日常见闻,让阿难逐渐生出疑惑。
阿难在佛陀身边侍奉长达25年,在佛经记载里面,阿难以聪慧过人和超人的记忆力为最,也就是说他这个人很聪明,被称为多闻第一。他跟在佛陀身边,每天聆听佛陀讲经说法,阿难能一字不漏地记住,他的记忆力非常好,阿难被称为多闻第一。佛陀讲的所有的教法,佛陀身边其他弟子都一一证悟并得道,为什么天天跟在佛陀身边的阿难却迟迟没有证悟呢?原因很简单,他只是记住佛陀所说的教法,也就是说,阿难只知道佛陀讲的教义,而他自己并没有深入修行,并没有理解佛陀所讲解的教法里面更深层的含义。用现代话来讲,你只是听佛法,你没有做到知行合一,没有把佛法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生活中,那你又怎么能从佛法的教义里面获得如来的真实义呢?师父举个例子,你们现在每天都能听到师父讲佛法的开示,师父每天的法音不断,用不同次第对你们在人间修行中的各种问题讲解开示,师父讲解佛法要怎么修,你们每个人也都听到了,但是你们没有做到让自己知行合一,没有实践运用,这跟佛陀身边的阿难有什么区别呢?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师父在人间耗费着自己的能量及色身,每天都在跟你们讲佛法的开示,这并非人间的知识,而是让你们解脱的教义。你们真正做到了多少用心去理解、实践,又做到多少知行合一?比方说,师父今天讲到你这个人身上有毛病,你不是去思维师父为什么只讲我身上的毛病,师父为什么不讲别人身上的毛病?所以我们学佛人最难降伏的就是自己的心啊,就是我们自己的这颗心。要学会不以凡夫之见学佛,不以凡夫之见啊,就是不以凡夫的心去学佛。要经常用佛法修正自己,修正自己的心,你以什么样的心学佛,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见地。如果你以凡夫的见地学佛,就是以凡夫的心跟在师父身边学佛,那你和跟在菩萨身边学佛一样,你照样有烦恼,就是佛陀现在在人间传法,你跟在佛陀身边,以凡夫的心,以凡夫的见地,你照样有烦恼,你照样解脱不了自己,因为见地不同,见地不相等。所以学佛开悟、证悟得道要靠你们自己啊。
师父是你们修行路上的引路灯,没有师父,你们到达不了彼岸;你自己不努力修行,同样也到达不了彼岸。师父稍微解释给你们听,因为在人间修行,你们难免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知见,有自己的人间的见闻觉知,你们会根据自己的这种心情,自己当下的心境去修行。很多这种人间的见闻觉知,自己当下的见地、见解,它未必是正的,所以你依止自己这种见闻觉知,依止自己的见地去修行,120%会偏差。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自修法门的人没有普光功德山佛法音的引领,很多人修到后面他就退转了,很多人修着修着变成了普通人,很多人修着修着贪瞋痴慢疑全部出来了,因为没有师父在身边教,没有师父讲他们,他们做错了也不知道错了,自己修偏了也不知道自己修偏了。所以任何一个修行的人在人间不能没有师父的引领,不能没有师父的教授。修行这条路,既离不开师父的一路引领,也离不开你们自身的努力修行,这两者缺一不可成就佛道。【后面内容在评论区】
莲花童子师父
2025年01月21日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3 07:43回复
    很多人在修行中出现错误的知见,凡夫的知见,造成自己不能听到后面法音的引领。有些人曾经认为开山宗师身体衰弱生病,就是没有证悟,这是修行中最大的凡夫之见,一个人的佛性、觉性的成就跟色身没有关系,跟自己的心有关系。师父希望大家在佛法的修行中学会破除自身的凡夫之见,佛法的核心就在于觉悟,而非是对外在行为的执著,过分执著外在的形式则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师父经常说,学佛人要有智慧,过分的偏执难免会出现偏见,出现错误的知见或凡夫之见啊。
    佛法如舟筏,能渡人过河,但过河后需自行上岸。也就是说,在修行中你们每个人听到佛法的开示,在现实中你们还要依靠自己亲身实践修行获得解脱。这里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修行佛法、证悟佛道要靠实践佛法,运用佛法,最后才能证悟佛法。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3 07:44
    回复
      曾经有很多人谣传开山宗师没有成佛,这里师父要解释给你们听,这就像前面师父跟你们讲的,这种见地就是凡夫的见地,凡夫之见啊。不是说所有成佛的人在入灭的时候都会无疾而终,很多高僧大德在示现入灭的时候,他们的身体衰败也会先以示疾而示现,就是身体先生病(进入衰败),而后让大家看到这个成住坏空的过程。其实色身示疾示现,也是让大家体悟理解色身不是长久的,它在人间并不能长久,无论你证悟到何种的果位,证悟到何种的次第,以后能修到哪个天道,你都要先舍弃这个色身,让你们知道这个色身早点晚点都会离开每个人,而真正得到证悟的是我们身体里面内在的这个元灵,就是我们的本我、真我,我们的觉性啊。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3 07:45
      回复
        你们想想看,他们是以何种的见地、何种的思维在一位真佛身边去修自己的真我佛性?普光功德山佛曾经在白话佛法里面,以及问答开示里面讲,“师父是以平等心救度你们每个跟着师父修行的人”。这句话大家就要用心听啊,他是平等地救度,在身边的他也救度,不在身边的他也救度。我们通过在现实中,通过曾经他在人间引领十几年的过程中,他的色身和法身对我们的引领和教授,对我们很多修行中以及心灵上的指正指导。大家想一想,他借助色身在人间弘法利生,用佛法来教授大家解脱烦恼,解脱这个苦海,如果你自己不知道去珍惜,不知道努力修行,你根本骗不了他,也伤不了他,你只是在自欺欺人啊,自己欺骗自己的佛性,就是欺骗你们内在的真我,这个真我就是师父讲的元灵。师父跟你们解释,元灵是要靠你们的色身,就是你们这个色身修得好,元灵会有更好地升华,如果你们这个色身修得不好,你就会影响自己的元灵,他会跟着你继续下一世,再下一世,长时间地不能解脱。所以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啊,他们曾经亲近在普光功德山佛身边的人,为什么不能正解佛法?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正确理解佛法,能够正确地领悟?恩师他已经证悟了,他已经成就了佛道,为什么不承认他的佛号?为什么不能称念?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真修实修,他们是以凡夫之见亲近在真佛的身边,没有使自己真正地领悟佛法精髓,他们不懂佛法,这是他们假修而造成的因果。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23 07:45
        回复
          师父接着讲,阿难见闻不正的思维成了他修行中的障碍,他所有对佛陀在日常中的一些见闻,反而成了他修行中的障碍。为什么五百弟子有四百九十九个弟子证悟佛果?比如,持戒第一的优婆离,解空第一的须菩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等等很多,他们都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还有很多能讲出名字的这些弟子,以及很多讲不出名字的比丘弟子,他们都已经在阿难之前证得大阿罗汉果位及其他不同次第的果位,而阿难在佛陀身边那么亲近,每天侍奉佛陀,跟随在佛陀左右,反而他没有证悟,而是最后一个证悟佛果,原因就是因为他心中没有正见。师父告诉你们大家,佛住世间弘法利生,他也要随顺世间法。佛陀虽然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但他仍然有一个色身在世间,所以他也需要吃饭,也需要休息,长时间地弘法,他的身体也会感到疲惫,因为这是四大假合的色身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四大假合不用师父多讲了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假合之身与他已经觉悟证正觉,和他的佛性已经完全证悟没有关系。就是说他色身上的一些种种的表现,跟佛陀内在的,就是他内在的这种佛性,他已经觉悟了、证悟了没有关系。所以佛陀觉察到阿难心中的想法,佛陀就告诉阿难说,“你不要被我的身体和外在的行为所迷惑,你要认识到真正的佛陀是觉悟的心性,你若执著于表相,就会落于凡夫之见,而不能见到佛的真谛”。佛陀告诉阿难,修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形式,哪怕亲近佛陀,也无法代替个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所以修行佛法最主要的是靠你们自己的实践,实践这个过程中要去除凡夫之见啊。很多人不念佛号,就是因为他们不懂佛法啊,他们都是假修,他们没有破除自己心中的凡夫之见。学佛人没有正念,没有正见,以凡夫之(知)见,即便是在师父身边,你一样解脱不了六道;即便是佛陀住世,普光功德山佛住世,以这样的不正之念、不正之见,就是用凡夫之见修行,在佛陀、在普光功德山佛身边,你一样解脱不了六道。东方台就是你们最好的反面教材,这是一个非常真实,你们都能够亲眼目睹的反面教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23 07:45
          回复
            在修行中还要时时提起正念,远离自我的执念,因为执念会让你们远离正见。执念一般是指心中的我执我见,这种被称为凡夫之见,因为凡夫才会执著啊,而这种执著的见解往往会困住你们修行的脚步。佛陀故事中,阿难为什么是最晚一个才开悟?因为阿难在佛陀身边没有正见。这里你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听,阿难在佛陀身边没有正见啊,他每天亲近在佛陀身边,因为他见闻到佛陀的日常,因为他日夜侍奉在佛陀身边,他见闻到佛陀的日常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有时佛陀会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这就像你们平时在师父身边,师父也有肉身,师父也需要吃饭、穿衣、休息,师父跟你们一样,比如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色身身体会疲倦,需要休息。阿难在佛陀身边时,他看到佛陀也会出现身体疲倦需要休息,还有佛陀偶尔生病时的状态。由于阿难长期接触到佛陀的日常细节,阿难逐渐产生了一种凡夫知见的心理,这个知就是知道的“知”,因为他见闻了佛陀的日常,他将佛陀的无上觉悟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混淆在一起。这句话你们要仔细听啊,阿难将佛陀的无上觉悟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混淆在一起。阿难有时会想,“佛陀也需要吃饭,佛陀也会生病啊,他真的超越了一切烦恼吗?”这就像你们有些人,曾经很多人没有把开山宗师当成已经证悟的佛是同一个道理,在师父身边看到人间的一些日常,“师父也会烦恼啊”,师父的烦恼是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看到众生难以觉悟佛性,来自于对众生难度的无奈,师父的这种烦恼是因为众生,而不是因为自身的不开悟产生的烦恼,所以你们这些孩子要懂这些道理啊,不能以凡夫之见去这么思维啊。当你们在师父身边产生一些不正之见的时候,你们就要想一想,你们是以什么样的心境,以什么样的见地在师父身边学佛修行?曾经那么多人跟在师父身边,没有一个人拥有正见,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真修实修,他们哪来的正念和正见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23 0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