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吧 关注:2,970贴子:119,963
  • 4回复贴,共1

《红楼梦》中的别致年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心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童谣道出了传统的民间春节习俗,流露出中国老百姓为过年做准备的忙碌劲儿和喜庆劲儿。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书中的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过年更是极其热闹的头等大事。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拉开了贾府过年的序幕。开宗祠、领恩赏、收田租、发年物、送年礼、吃年酒等等,一桩桩年事办得是井然有序,尽显贵族过年的奢华气象。


IP属地:北京1楼2025-01-29 12:33回复
     “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可见,过年的准备工作已做好。三十一大早,贾府有诰命者,以贾母为首着朝服进宫朝贺。众人归来到宗祠祭祀,后贾母接受晚辈子弟和丫鬟仆从的行礼。礼毕,开合欢宴。贾府过年的一整套流程很有仪式感,从腊月过到正月,时间跨度近两个月,尽显豪门贵族的富贵气势。
     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当属“压岁钱”了。压岁,取“压祟”之意,寓意辟邪驱鬼,庇佑平安。“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作为贾府中的老祖宗,自然是由贾母来给一家老小发放压岁钱。


    IP属地:北京2楼2025-01-29 12:35
    回复
       清朝皇帝在辞旧迎新时,会向家人、宗族、大臣等赠送礼物,称为“馈岁”,以浓亲情纽带,以洽君臣关系。乾隆诗云:“刺绣新惊添几线,团团绣得荷包面。就中各盛金豆儿,开匣争看文采绚。亦有文房杂珍玩,《苕溪》紫颖端溪砚。易水松烟黑似漆,倭笺蜀纸生东绢。”当装有金银钱币、玉石文玩等珍品的精美荷包,被受赏赐之人打开时,会收获多少惊喜呢?
      金银锞:
       金银锞,是用黄金或白银制作的不同款式的货币,可做送礼、打赏、压岁钱之用。一般为表吉祥之意,锞子表面会铸有富贵图案或吉利词。宁国府做的锞子就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的。每个锞子的重量一般是一两以下。“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可知一个金锞子重七钱,约合八九两白银。看来金银锞子也不是一般人家散得起的,贾府过年的奢华可见一斑。


      IP属地:北京3楼2025-01-29 12:35
      回复
         过了贾府压岁钱的眼瘾,我们再看看贾府的年夜饭有哪些美味吧?贾府的年夜饭称为“合欢宴”。“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乍一看合欢宴的食物很简单,只有四样吃食,但却暗藏乾坤。
        屠苏酒:
         古人有岁旦饮屠苏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即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并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普及开来,后经历代沿袭,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屠苏酒的喝法一反常规的长幼次序,而是先从年少小儿开始,依次逐人喝酒,最后是年长老者。意为集聚青年人的精气之华,奉予长辈,祝其康寿。


        IP属地:北京4楼2025-01-29 12:36
        回复
          合欢汤:
          什么是合欢汤?说法不一。大致是以合欢花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食材调制而成。除夕阖家团圆饮用,取吉利之名,讨个口彩。传统中医学倒是有一味中医方剂“解郁合欢汤”,但此汤应非彼汤。
          吉祥果:
           吉祥果是以水果、蜜饯为主,面食为辅,雕刻印制表示吉祥的图案、花纹,表达美好的愿景。除夕夜阖家团聚为了打发漫漫长夜,会准备一些消夜食品,过年吃吉祥果的习俗可追溯到宋代。
          如意糕:
            如意糕是一种传统糕点,是以糯米粉、面粉、芝麻为原料,制作出的如意形状的面食,取玉如意的吉祥之意。糕点味甜软糯,色红白相间,形似如意,这可能是“合欢宴”中可考证出具体做法的唯一点心了。
           贾府的年夜饭是没有饺子的,这与我们大不相同。其实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都是带有吉祥寓意的特色饮馔,至于到底是什么,如何制作,书中未有交代,我们也不必细究。了解到富庶贾府过年的满满仪式感,感受到古代贵族家庭过年吉祥如意的气氛,这就足够了。


          IP属地:北京5楼2025-01-29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