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张汉贤老师的《〔仙吕•太常吟〕独居老人(新韵)》,深感这是一首具有现实意义和情感深度的散曲精品。这首曲以独居老人的视角展开,通过对比儿子媳妇远渡重洋创业的辉煌与老人独自留守家乡的孤独,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空巢老人的现实困境。整首曲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既有对子女成功的自豪,又有对自身孤独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令人动容。曲中运用了“儿子媳妇渡重洋”“老父守家乡”“隔壁响叮当”等具体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空间上(海外与家乡),还体现在氛围上(热闹与孤独),使意境更加深刻。尤其是“人前装笑,屋中长叹,昏眼望穿墙”几句,生动地刻画了老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首曲语言简洁明了,用词质朴自然,符合散曲的语言风格。同时,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如“十几口、迎春正忙”与“老父守家乡”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在结构与层次上,这首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叙述儿子媳妇的离去和老人的留守,奠定情感基调;第二部分则通过具体场景描写,进一步深化主题。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逐步升华。从艺术手法上看,张汉贤的这首作品在继承传统散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时代感。通过对独居老人的刻画,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散曲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总的感觉,这首《〔仙吕•太常吟〕独居老人(新韵)》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散曲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刻画了独居老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和社会关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