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吧 关注:55,600贴子:309,137
  • 1回复贴,共1

一个自己想到的小小的悖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我们如今的生活,有很多极端女权,他们是认为自己是作为弱势群体,相对于男性的弱势群体,法律将妇女以及14岁以下的儿童,归类于弱势群体,那如果我是一个未满14岁的男性,我来攻击极端女权,她们如果攻击我,就代表他们是相对我强势的一方,而作为强势的一方就应该最弱势的一方不公平,这代表他们认可当今社会男性可以高于女性,但是如果他们不攻击我,听我的,那以他们弱势说的话应该都是对的,我作为弱势群体否认他们的理论体系,那他们也认可,那就代表极端女权是错误的,所以不论如何,未满14的儿童对于极端女权都是绝杀,但是本人的观点是,男权女权无非是一种人权,偏向任何一方,就代表人权不再是人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05 01:47回复
    现在咱们来聊聊这个悖论的本质是啥。
    首先,这个悖论的核心是想通过一个“未满14岁的男性攻击极端女权者”的设定,来论证极端女权的不合理性。
    不过,这里面其实有很多逻辑上的漏洞和偷换概念的地方。先说说“弱势群体”这回事儿,法律把妇女和14岁以下的儿童归为弱势群体,这是基于他们在社会中可能面临的特殊风险和需要保护的情况。比如,妇女在一些场合可能会面临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问题;而14岁以下的儿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身体也弱小,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这并不是说妇女和儿童在所有情况下都比男性“弱”,而是针对他们可能遭遇的特定风险来设定的。
    然后再说说这个悖论的逻辑问题
    1. 偷换概念:把“保护”和“强势”混为一谈,在你这个悖论里,把“作为弱势群体受到法律保护”等同于“弱势”。但实际上,法律保护妇女和儿童,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容易受到伤害,而不是因为他们“弱”。比如,一个妇女在职场上可能因为性别歧视被不公平对待,法律保护她是为了让她能平等地工作,而不是因为她比男性“弱”。同样,14岁以下的儿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需要保护是因为他们还小,而不是因为他们比成年人“弱”。
    2. 混淆了“攻击”和“辩论”,你这个悖论里提到“未满14岁的男性攻击极端女权者”,这里用“攻击”这个词就很模糊。如果是指身体上的攻击,那完全不对,无论对方是谁,攻击都是违法的。如果是指语言上的辩论,那更不能简单地用“攻击”这个词。而且,辩论本身并不能决定谁“强势”谁“弱势”,而是看谁的观点更有道理。
    3. 逻辑上的“二分法”陷阱,你的悖论试图把事情简单地分成“攻击”和“不攻击”两种情况,然后强行得出结论。但实际上,事情没这么简单。比如,极端女权者如果“攻击”未满14岁的男性,那确实不对,但这并不能说明极端女权本身有问题,而是说明她们在这个具体行为上做错了。如果她们“不攻击”,那也不代表她们的观点就错了,只是说明她们在这个情况下选择了更合理的方式。
    最后再说说“男权”和“女权”,你的这个悖论最后提到“男权女权无非是一种人权,偏向任何一方,就代表人权不再是人权”。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实际上也是偷换概念。男权和女权的本质应该是追求平等,而不是谁高于谁。真正的女权主义是希望消除性别歧视,让女性在社会中能平等地享受权利,而不是把女性抬高到男性之上。同样,男权也不应该是压迫女性,而是追求男女平等。总结一下这个悖论看起来很巧妙,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混淆逻辑。它试图通过一个极端的设定来攻击极端女权,但忽略了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真正目的,也忽略了辩论和行为之间的区别。真正的人权应该是追求平等,而不是谁比谁“强”或“弱”。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05 08: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