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宋六湛,褚莲净,张子净)三居士书(民国十七年)
世乱极矣,不堪言说。推究其由,其近因由百十年来,一切读书居官之人,只知习举业,求功名,不知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若论远因,实由程朱破斥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之所致也。
世间坏乱到了极点,不堪言说。推究其原因,其近因,是由于这一百几十年来,一切读书做官的人,只知道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不知道提倡因果报应,以及家庭教育;如果讨论到远因,实在是由于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破斥因果报应,以及生死轮回所导致的。
以素未受家庭之善教,并不知人之所以为人,又习闻一死即灭,了无前生后世。一遇欧风所吹,觉此废孝废伦不耻,为自在无碍,遂一致进行。其根本误人,不能不归罪于理学诸子也。
因为一向没有受到家庭的善教,并且不知道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道理,又学习听闻到一死永灭,没有前生后世的说法(断灭见)。一遇到欧风的吹袭,就觉得废除孝道、伦理道德并不可耻,认为这才是自在无碍,于是大家一致进行废除孝道、伦理道德的行动。上述误人的根本原因,不能不归罪于宋朝理学的诸位夫子啊!
光之此语,乃的确之极,平允之至,非妄说也。为今之计,当认真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此二法互相维持,方能令后之子弟,不致悉数入彼兽域。
我的这些话,准确到了极点,公平到了极点,不是瞎说的。为今之计,应当认真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其必须注重因果报应的教育。这二个方法(因果教育、家庭教育)互相维持,才能令以后的孩子们,不致全都进入禽兽的领域。

世乱极矣,不堪言说。推究其由,其近因由百十年来,一切读书居官之人,只知习举业,求功名,不知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若论远因,实由程朱破斥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之所致也。
世间坏乱到了极点,不堪言说。推究其原因,其近因,是由于这一百几十年来,一切读书做官的人,只知道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不知道提倡因果报应,以及家庭教育;如果讨论到远因,实在是由于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破斥因果报应,以及生死轮回所导致的。
以素未受家庭之善教,并不知人之所以为人,又习闻一死即灭,了无前生后世。一遇欧风所吹,觉此废孝废伦不耻,为自在无碍,遂一致进行。其根本误人,不能不归罪于理学诸子也。
因为一向没有受到家庭的善教,并且不知道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道理,又学习听闻到一死永灭,没有前生后世的说法(断灭见)。一遇到欧风的吹袭,就觉得废除孝道、伦理道德并不可耻,认为这才是自在无碍,于是大家一致进行废除孝道、伦理道德的行动。上述误人的根本原因,不能不归罪于宋朝理学的诸位夫子啊!
光之此语,乃的确之极,平允之至,非妄说也。为今之计,当认真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此二法互相维持,方能令后之子弟,不致悉数入彼兽域。
我的这些话,准确到了极点,公平到了极点,不是瞎说的。为今之计,应当认真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其必须注重因果报应的教育。这二个方法(因果教育、家庭教育)互相维持,才能令以后的孩子们,不致全都进入禽兽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