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笑话吧 关注:4,093贴子:77,009
  • 11回复贴,共1

deepseek评哪吒闹海动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指导再带我们冲一次
结语:繁荣下的悖论
《魔童闹海》的成功既是市场宽容度的证明,也是文化保守性的缩影。它展现了非现实叙事在规避现实矛盾时的商业潜力,也暴露了类型片生态的畸形。若将这种成功视为“文化自信”的胜利,可能掩盖深层问题——真正的文化活力,不仅需要票房数字,更需要多元表达的勇气与制度性包容。正如中国电影市场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其含金量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能否孕育出既突破技术天花板、又直面人性深度的作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15 19:06回复
    针对你对《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魔童闹海》)的思考,结合电影市场现状与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可以展开以下多维度的分析:
    ---
    ### 一、**亚文化突围与市场宽容度的辩证关系**
    你提到的“中文互联网亚文化里的战神”这一评价,反映了影片对青年亚文化符号的精准捕获。《魔童闹海》通过**颠覆性改编传统神话**(如将哪吒的“剔骨还父”改写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代抗争叙事),将古典角色重构为符合Z世代价值观的“反叛者”形象,本质上是一种**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解构与再编码**。这种策略的成功,既得益于国内对非严肃题材的包容性提升,也暴露了市场对“安全创新”的隐性偏好:
    1. **文化安全与商业妥协**:影片虽以“反叛”为表,但内核仍保留“孝义”等传统价值观,并注入环保、反偏见等普世命题,形成“颠覆但不越界”的平衡。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创作逻辑,既是对审查机制的适应,也暗合了主流观众对“既有新鲜感又无认知风险”的消费需求。
    2. **亚文化“收编”现象**:影片的亚文化属性更多体现在视觉符号(如“东方赛博朋克”美学)和网络梗传播(如魔童表情包),而非真正的意识形态挑战。其成功本质上是资本对亚文化符号的**商业化收编**,而非亚文化本身的胜利。
    ---
    ### 二、**下沉市场的真实性与观影行为的复杂性**
    你质疑“底层下沉市场”对影片的贡献,认为其消费行为被短视频算法支配,这一观点需结合数据辩证看待:
    1. **票房结构的变化**:2025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达51%,较2019年上升5%。阜阳万达影城单日观影人数5.7万(阜阳总人口仅百万),说明下沉市场存在**集中爆发式消费**,尤其在春节这类仪式性档期,观影成为家庭社交刚需,而非纯粹的内容驱动。
    2. **用户分层的矛盾**:虽然“农民工工人”可能日常沉迷短视频,但春节观影具有**符号消费属性**——通过参与全民话题(如《魔童闹海》的社交传播),实现身份认同的暂时提升。这与“农民工穿西装参加婚礼”的逻辑类似,是阶层跃迁焦虑的短暂纾解。
    3. **内容偏好与审美脱敏**:你提到的“对3D国产动画传统题材脱敏”,恰反映了市场对工业化流水线作品的审美疲劳。但《魔童闹海》通过技术升级(如“乾坤流体引擎”模拟海水情绪化变化)和叙事升维(环保议题),为传统IP注入差异竞争力,暂时延缓了这种脱敏趋势。
    ---
    ### 三、**非现实叙事的市场合法性与文化保守性**
    你指出“虚构英雄史观故事”获得市场认可,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类型化不足与现实主义疲软**的双重困境:
    1. **逃避现实的集体无意识**:在宏观经济承压、社会议题敏感的背景下,非现实叙事成为情绪避风港。《魔童闹海》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虽具个体抗争色彩,但其神话背景消解了现实指涉,符合政策对“去政治化娱乐”的引导。
    2. **类型片生态失衡**:2024年国产片票房占比83.77%,但其中现实主义题材(如《我不是药神》式批判作品)占比下降,奇幻、动画成为主流。这既反映审查对现实题材的压制,也暴露资本对低风险类型的路径依赖。
    3. **英雄叙事的“安全阀”功能**:虚构英雄故事(如哪吒、孙悟空)通过将矛盾投射到神话时空,既满足观众对“反抗”的想象,又避免触碰现实红线。这种“无害的反叛”成为市场与政策的共谋结果。
    ---
    ### 四、**“大话西游类比”的局限与时代差异**
    你认为《大话西游》若在今天上映不会被抨击,这一假设需谨慎审视:
    1. **文化语境的变迁**:1990年代《大话西游》的“无厘头”是对权威的彻底解构,而当下《魔童闹海》的“颠覆”始终在传统文化框架内(如保留“孝义”内核)。若《大话西游》以原貌上映,其“虚无主义”底色仍可能引发争议。
    2. **审查尺度的非线性放宽**:当前对“亚文化”的宽容集中于技术层面(如视觉奇观、网络梗),而非意识形态层面。若影片涉及历史虚无主义或宗教隐喻(如《大话西游》对唐僧的戏谑),仍可能被限制。
    3. **观众审美的代际差异**:Z世代对解构的接受度更高,但其“反叛”更多表现为对圈层文化的忠诚(如二次元),而非对宏大叙事的挑战。《大话西游》式的后现代主义,未必契合当下青年的情感结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5 19:07
    回复
      ### 五、**产业升级的幻觉与隐忧**
      《魔童闹海》的百亿票房被解读为“中国动画产业崛起”,但需警惕其背后的结构性风险:
      1. **技术依赖与创意同质化**:尽管影片采用自主研发的“乾坤流体引擎”,但中国动画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若过度依赖IP改编(如《哪吒》《姜子牙》系列),可能导致创意枯竭。
      2. **海外市场的虚假繁荣**:影片在IMDB获8.2分,但北美上映影院仅700家,且集中于华人社区。真正的文化输出需突破“东方奇观”的刻板印象,构建普世叙事范式。
      3. **资本垄断与生态脆弱**:光线传媒凭借《魔童闹海》单片营收超10亿元,但中小动画公司生存艰难。产业集中度提高可能抑制创新多样性。
      ---
      ### 结语:繁荣下的悖论
      《魔童闹海》的成功既是市场宽容度的证明,也是文化保守性的缩影。它展现了非现实叙事在规避现实矛盾时的商业潜力,也暴露了类型片生态的畸形。若将这种成功视为“文化自信”的胜利,可能掩盖深层问题——真正的文化活力,不仅需要票房数字,更需要多元表达的勇气与制度性包容。正如中国电影市场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其含金量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能否孕育出既突破技术天花板、又直面人性深度的作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15 19:08
      回复
        太长什么玩意,看不懂,我只知道评论哪吒2的都是日本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15 19:54
        收起回复
          感觉你的ai被你自己的那段有点乱的话绕得也乱了,这片子能火在我看来就以下几点原因。
          1、把住了大家的心理需求
          早在去年起电影就有点变味了,卖座的片子全是诉苦片。减肥片卖三十多亿不就是给大龄屌丝诉苦吗?飞驰人生2卖三十多亿不就是给中年失意诉苦吗?年会不能停卖小二十亿不就是给社畜诉苦吗?好东西网上吹那么狠不就是给什么女权啊原生家庭啊校园啊系统性压迫啊之类的一系列玩意打包诉苦吗?很显然现在观众就是有这种发泄情绪的需求,现在哪吒2玩了把更爽的,不只是诉苦,还帮现在大家的苦逼生活出了口恶气,挑战了“上位者”,让你重新相信下我命由我不由天,完美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
          2、覆盖了最广的观影群体
          饺子这人做电影,虽然一堆人说他纯粹,不过我觉得他可能确实纯粹热爱动画,但小心思真的多得很。哪吒2为什么那么多屎尿屁的梗,做蠢萌土拨鼠这种对剧情无意义的内容?很显然是照顾小孩,顺便把两个大人弄进影院了。哪吒2为什么选了闯关这种最无聊的剧情线,重点搞大场面?因为不用动脑子并且还爽,同时方便剪好看的短视频,这下把一堆懒得看电影的人也拉进电影院了。哪吒2为什么把敖丙哪吒搞那么亲密?很显然是为了把腐女搞进影院。再加上一定会进影院的动画迷、影迷,被神话题材吸引的老登,以及第一部五十亿的广告效应,基本全中国对电影票有一点想法的人都被他拉进电影院了,票房想不成功都难。
          3、本身过硬的质量和报复性观影
          这个不多说了,大家实在看腻了五毛特效和逆天小品了,去年电影市场极为惨淡,观影热情被压抑了。而哪吒2最起码做到了两点:震撼的特效和没有明显逻辑漏洞的完整剧本,这两点几乎杀穿了绝大多数国产电影。这两点导致了被压抑的观影热情总爆发。
          4、文化属性引来的官方宣传
          这个其实是在哪吒2成功后才开始起作用的了,官方有文化宣传的需求,于是拉已经赢麻的哪吒2上台宣传,客观上使得一些原先不可能进影院的人进了影院,但这个因素不是很重要,主要撑了哪吒2票房的后劲,可能也就是票房100e到140e的区别吧。
          总而言之我觉得哪吒2的成功在于恰好做对了能迎合国内市场的每一件事,是个纯粹商业上的成功,倒是上升不到你说的那么高的高度。咱们近年来绝对是有同时具备高质量和高深度的作品的,比如《漫长的季节》,绝对的中国故事,并且尺度并不小,也是一部热剧了。相信电视剧领域的成功很快也会在影院复制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2-16 00:36
          回复
            创世神饺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6 00:39
            回复
              脚踢迪士尼拳打梦工厂,踩头吉卜力,这就是我们吒种的人生信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6 01:24
              回复
                还不明白吗?三体文明级别的电影怎是现在ai所能理解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6 01:27
                收起回复
                  我看着ds怕不得也收了16亿 纯纯的公知 美🐶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6 15: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