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键盘吧 关注:1,193,389贴子:22,835,094
  • 37回复贴,共1

通过NEO75和65cu,聊聊近期的客制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单独说说这两把键盘的设计和相关的一些东西,然后进行对比,能让大家知道两把键盘都改变了什么。


IP属地:广东1楼2025-02-18 04:36回复
    Neo75:
    外壳:正面采用了一个普遍的75外观,左上角可以替换成铭牌来增加辨识度,前侧面则是用了一个经典qk式设计,让铜件可以漏出来,强调铜的存在,侧面和后面则是一个夹心式外观,让铜在中间强调存在感。背面则是一半铜一半铝,中间加上一个圆形装饰件,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底面。
    内部:结构则是经典的内胆上下两侧延伸搭到型材两侧上,可以通过增加铜柱实现bottom结构,1.6mm厚不开槽pcb,不开槽定位板,经典无棉搭配。铜型材版上有四块不锈钢拉丝配重(我刚开始还想不明白是干啥用的,原来是增加电池配重螺丝用的),底部电池仓板和铭牌则是靠中间和两侧的螺丝固定。





    IP属地:广东2楼2025-02-18 04:36
    回复
      Neo65Cu:
      外壳:其实我觉得这次不管是65还是60的正面都很没有辨识度,可以说平平无奇没什么好讲的。上盖侧面则是有很明显的腰线处理,但是走刀到后面的时候则是很突兀的有一条垂直的转折线,65和75都有,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加工上解决不了。底壳是很直接的占有侧面一半的视觉空间,左右侧面还是后面都能很直接的让你看到大面积的铜,c口对应位置的上盖还刻了由Cu组成的logo。底壳有一块超大的薄配重,可以选择pvd或者是铜底,会有一个由底壳,外壳同色核心件加配重组成的指针装饰件。
      内部:有两种结构,gasket的硅胶钉和75一样的硅胶件top,硅胶钉是架在了底壳上对应的孔洞中,并不是在型材件两侧的凸起上,硅胶top就是装好硅胶锁螺丝就行,底壳上有针对轴座加工出来的槽位,同样的1.6mm不开pcb和定位板。




      IP属地:广东3楼2025-02-18 04:37
      收起回复
        分析对比:这两把键盘虽然都是属于neo的铜底,而内部设计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思路。
        Neo75可以说是从link65开始的型材快拆键盘的集大成者,针对这种底壳很大一部分会被碰珠占据位置的内部空间,完善出来的最佳形态(是所以我一直觉得neo75的上一代直系亲属是桥75)。而neo65/60Cu则是放弃了快拆后,将内胆的受力能够更为直接传达到铜底的思路。不论是gasket的硅胶钉直接将震动传达给底壳,还是top通过底壳和上盖的螺丝连接从而传达震动的做法,都是更能高效的使用铜这一高密度材料带来的对手感和声音的改变能力。
        因为思路的改变,两把键盘的使用感受虽然很像,但是具体的体验还是有区别,75是简单的将其中一个部件改变为了铜,65则是将铜扩大为一个完整的底壳并加以利用,对比下来,两种思路的完成度都很高,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手感喜好不同。


        IP属地:广东4楼2025-02-18 04:38
        回复
          键圈:
          说完键盘,可以通过这两把键盘代表的元素讲一下客制化的改变。
          这两把键盘身上有着无疑是24年键圈最精炼的三个关键词的,无棉,og,铜底。
          三个关键词按顺序的在客制化圈里面重新成为主流,这三个词都曾经是客制化圈中有一定分量大词,但是重新兴起后都被重新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概念,究其原因,还得从vgn开始的键盘营销泛化开始说起吧。在vgn之前的量产,在将客制化的概念搬运到键盘上的同时,还会进行一定量的适用于量产这种规模的设计探索,而vgn开启的大内卷时代后,为了获得营销上的同等宣传口径,公式化填充开始了,公式化填充一般来说是夹心棉,轴下垫,透光用的pet声优垫,轴座棉,底棉,pet垫(也有用硅胶填平底壳替代的)。这种公式化填充对于,追求与众不同,人无我有的键圈是相当不能接受的,从20年底vega出世后,客制化圈的文化很大一部分就是构建在我能弄出来一把好听的键盘,不管他是客制化还是量产,便宜的有ciy68,贵的有各种客制化套件。于是乎,无棉从最开始的指代没有填充物的键盘变成了一种为了和量产公式化区分开来的声音方向。
          Og的重新火起,和无棉类似,外观被量产学习,怎么强调自己的口味与众不同,要么原创要么更老更强,于是og风出现,老的og更多是指玩老塑料键盘的玩家,现在的og则是以前的复古风外观,同时还伴随着概念混淆,那就是将og等于无棉,老键盘有填充的也不是少数,比如g80-3000的底下就会有棉条填充,无法理解og老神这种风格概念的玩家就强行将两种概念连接便于自己理解,og和无棉两者完全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og外观的hifi键盘和无棉声音都现代键盘又不是什么有违天理的事。
          对铜底的渴求,在最近的客制化圈可以说变成病态的了,理由和前两者类似,全棉快拆三模铝成品键盘现在只要400不到,价值更高、相对其他材质也不是很难加工的铜,变成了客制化的新宠儿,以前的铜就是外观用的,哪里像现在这样子被强调,虽然和铜的属性更适配无棉有关系。
          下一篇预告,对键圈的批判,是纯主观的内容,没有一丝友好的情绪。


          IP属地:广东5楼2025-02-18 04:38
          收起回复
            买了miles发现比neo60cu爽,铜底主要优势是共振抑制好声音更干净,音色是没有铝底那么清脆的
            铜底并不是无脑就比铝底好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8 08:11
            收起回复
              逛了一圈,我还是喜欢闷包,不过hg黑的沙沙手感还是比较特别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8 09:34
              回复
                就這兩正面實在普通到不能一眼認...所以我選擇二狗







                IP属地:中国台湾8楼2025-02-18 10:52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8 11:38
                  回复
                    真og玩起来门槛太高了,辨认型号成色和优劣真得玩个几年才行


                    IP属地:江苏10楼2025-02-18 12:17
                    收起回复
                      现在说的og浪潮,其实还是更多新入坑的客制化玩家厌烦了千篇一律的堆叠内胆,想试试更多不同的玩法所引起的口号自嘲
                      因为现在,有人说三明治是og,说oring是og,说焊接是og,说无刚是og,说top是og,说无棉是og,说beige是og,说sprit弹簧是og
                      哪有那么多og,只是各有所好罢了


                      IP属地:江苏11楼2025-02-18 12:58
                      回复
                        顺便说一句,铜底并不一定是好的,也是可能有共振和空腔音的,cinque就是个典型例子,要让声音扎实干净,都绕不开一个话题,重
                        不过什么材质,只要你重量达标了,那声音就振不起来,那个十斤的8x就是典型的列子,便宜点的就lx60铜底


                        IP属地:江苏12楼2025-02-18 13:02
                        收起回复
                          neo65cu感觉比neo80好太多了,neo75cu当时没上车,上了qk的车,现在我很后悔,qk问题太多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8 13:53
                          收起回复
                            二狗第一批阳极太次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2-18 23: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