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明环吧 关注:3,672贴子:125,958
  • 4回复贴,共1

天地明环卷二十三 第十七章 阳进阴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七章 阳退阴进
回到花落小筑,龙鹰用过晚膳后终有闲暇。
掏出《魔道随想录》悠闲细读。
篇首几页,是形状如鸡蛋蝌蚪般,龙鹰也不认识的文字,翻到第三页,才有汉字对前面奇怪文字的批示和注解。
前面的奇怪文字,为一种起源于上古昆仑山星宿海地区的佉卢文,造字者传说为一个说中土话的驴唇仙人,与仓颉齐名。
佉卢文在孔雀王朝时期流入天竺,比梵文更古老,对应的是中土秦汉时代。
佉卢文中记录,佛灭后,阿育王发掘‘八王’修建的佛骨舍利塔,取出舍利,重建新塔安放。所得舍利,分别盛入八万四千个宝函,并分传四方安奉。
其中有二十来颗舍利,传入中原正横扫天下的秦国。当时秦国丞相吕不韦正宣传自己的《吕氏春秋》,当然不容别教宣扬向背教义,将天竺使者赶出国去。
天竺使者一路南逃,将舍利埋在洛阳郊野,几百年后才重见天日,并在汉恒帝的支持下,于中原各地修建了十九座处佛骨真身舍利塔。
佉卢文下还有小字附注,用唐代名称记录了各塔地理位置,龙鹰认出是释道世笔迹。
这段佉卢文记录,刻文在东汉沙漠一座被天石砸塌的佛塔石碑中,后被圣门中人发现,并拓文翻译下来,翻译者署名是魏伯阳。
龙鹰觉得这名字似乎在哪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似乎不像近代的圣门中人。心忖圣帝谢泊和释道世很可能就是根据这篇翻译记录,萌发了寻找‘圣帝舍利’的想法,加工和制作技术,应在后文有启示。
顺着一些奇功技艺的记录点评,往下再翻几页,果然看到释道世关于“圣帝舍利”的记录,写的是一些坠落的天石内核蕴藏奇异的能量波动,人体五行有缺不能直接吸取,却可以通过五彩石和佛骨真身舍利这类五行齐整的介质储藏或转移,可对武学修炼者的内功有裨益和提升作用。
但在五行不足情况下强行提取石中力量,轻者精神失常,如闵冉由仁义君子变为嗜杀狂魔;重者六识断缺,如鬼影内功出岔子耳聋口哑。
西域沙漠地区,还有秘族专门收集天石碎片,以秘法提取其中精粹后再运到周边熔铁铸器,乌刀便是其中代表。
接下来是一段陌生的笔迹,记录的是东汉永平年间,他与身在白马寺的道家第一人地尼共研《道心种魔大法》。两人虽对此功法得出截然不同的理解,却互有爱慕之情,他出于虚荣心的影响,对地尼隐瞒盗墓祖师苍璩,谎称武功为自创,并化名谢泊搜寻佛骨舍利。这段记录署名者为谢眺。
再翻下去,笔录中间赫然被撕毁了几十页,看书页痕迹已无法分辨何时损毁,根据记录时间间隔推算,应该是南北朝时期。
笔录再一转页,是熟悉的向雨田笔迹。
首先是向雨田一段针对“搜精追神术”的记录,施法者是南北朝时期大弥勒佛竺法庆的夫人尼惠晖,受法者和破术者是同时期的燕飞。此术只能对熟悉的人施展,当受法者六识被外界事物剧烈影响时,泥丸宫内会产生旺盛的分泌和波动,此时识神进据,元神退藏,受法者为进阴符,退阳火状态,也易被搜魂所侦测。破解的方式对身具金丹的燕飞和魔种的龙鹰都不难,只需识神退藏,元神进据,即‘进阳火,退阴符’,冥想于腹部丹田。
燕飞就是用此法轻易的破去尼惠晖的“搜精追神术”术,九卜女的“搜魂“”、“锁魂”两卜或是从尼惠晖处传承而来。
龙鹰赫然想起一事,当年在南诏被宗密智类似的锁魂跟踪时,初时浑然不觉,直到与帐内美女鱼水交欢的某一刻,无意中臻入了元神主导,识神退藏的玄奥境界,破去了宗密智的搜魂手段,还反过来窥破了施术者的藏身所。
龙鹰在北博山与台勒虚云决战前,功法曾莫名其妙退步过一阵子,在听马蹄声的灵觉上一度落后于符太。当时应该是龙鹰的魔种初臻至阳无极,阴符道胎却只处胚胎雏形,被阳神魔种迫凌不振。
在与台勒虚云决战死而复生后,魔种以“真阴”形式嵌入阴符胚胎,才把阳盛阴衰的迫凌关系,改变为互补。至飞马牧场时已功力尽复,且更胜从前,魔极成为随心所欲的常态,渐渐臻入更高的魔变层次,音容相貌都可任意调校改变。
但出于对之前功力减退的心有余悸,“退阳神,进阴符”这类事,龙鹰还是刻意压抑,实战中更多以阳火魔种为主导,阴符道胎辅助。
《魔道随想录》中这篇向雨田破解搜魂术的批注,是个比经脉内‘魔道浚流’还有趣的发现,因锁魂术只对熟悉的人有反应,若彼此互相施展搜魂,又能保持在阳退阴进的元神主导状态,那岂不是随时可以二者间的千里传音?
龙鹰坐正身体,模拟出由九野望处偷听来的搜魂技巧,识神由泥丸宫退藏,意守下腹丹田,精神进入万化冥合状态,首次主动的由元神去呼唤端木菱。
片晌,龙鹰感应到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生风、脑后鹫鸣、身涌鼻搐等“六根震动”之兆。
下一刻,静斋内盘膝端坐的仙子身影映现心湖,她圣洁美丽的脸庞如贴在龙鹰身侧,睫毛轻微颤抖,不需要语言,却让龙鹰能瞬息中感受她万千的爱恋和无尽的情思,龙鹰亦把最深挚的感情无保留的如洪水席卷而去。
数息后,心湖的映射倏然褪去,龙鹰知成功了,但经验尚浅,不能持恒保持在那种“神炁交媾”的状态。亦知自己的魔种肯定是九卜女的克星,先是能救回生气枯竭的李显,现在又能轻松破解她的“搜魂” “锁魂”。
龙鹰不由想起九卜女师娘所说“失手就逃”警告,相同的箴言,女飞贼采薇的爹也对她说过,颇为巧合。
事后龙鹰曾向桂锡良求证,后者却声称从未听雷九指有传人,采薇声称那练功至瘫痪的“九转罡”肯定是瞎编而来。
龙鹰早料到采薇机诡狡诈,随口扯谎的本领与自己不相伯仲。但相处的那段日子里,确实发现她对飞马牧场和鲁妙子的情况很了解,飞衣和神遁很有机关大师风采,应不止是做好偷盗功课那么简单。
采薇这个飞贼随手就拿出“夜光珠”这种价值不菲的珍品贿赂牧场侍卫,岂是图财之辈?被天刀一招成擒后还恋栈不去,偷盗不成干脆撒娇耍赖,天下哪有这种飞贼?龙鹰猜她带去的两个大包裹有异,她不是要装赃物出去,而是要带“赃物”进牧场。
九卜女芭薇格丽和飞贼采薇性格虽不相同,但灵巧柔韧的身形,和清秀俏丽的气质有些相似,两人皱眉时的神态也是相近,龙鹰感觉她们似有联系,纯是直觉。
接着为笔录翻页,卷内文字又变为释道世笔迹。
“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可叹余知质愚鲁,四十岁后方悟其理,再睹前朝燕飞与孙恩决战记录,始知世人多执着于外相,以为《参同契》只讲炼丹之术。书中所说的金丹大道,实则与佛法、道术别无二致。阴阳相生,刚柔相济,正如我辈修行之人所追求的合道境界,魏伯阳是以炼丹为喻,阐述大道至理。燕飞所使小三合,尽数从《叁同契》变衍而来矣……”
根据这段话,龙鹰猜前面被撕毁的页册内,大概就有鬼影所记录的燕飞与孙恩决战细节。
龙鹰终想起魏伯阳是谁,此人被誉为两汉第一,丹术大家,也是当时道门第一人。曾以黄老道家和周易为理论基础,著《周易参同契》,五行相类,分上下两卷专述鼎炉炼丹和火候爻象,在大唐道家方士中影响不凡。
龙鹰也读过此书,只觉其言深奥难明。书中言及金液还丹、龙虎交媾、水火既济,虽偶感与魔种修炼方式暗合,却未尝深究。
“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鼎内旋添延命酒,壶中收取返魂浆。”
龙鹰精神一震,此刻再看这炼丹歌诀,正是道心种魔大法的窍要所在,分别在于他说鼎炉火候,我调魔道炁流。
“乾坤为鼎器,阴阳为药物。世人以为说的是炼丹炉鼎,实则讲的是自身便是丹炉,心神便是药物。书中所说'日月为易,龙虎为房'何解?日月即阴阳,龙虎即气血。"
“《参同契》中言'金液还丹',并非外炼金丹,而是教人返本还原,回归纯阳之体。'水火既济'也不是说炼丹时的火候掌控,而是譬喻心神相济,内外调和。"
龙鹰越看越入神,录内写道:"书中又说'玄关要妙,存乎一身',就是指出,金丹大道就在自身,不在外求。道家无数人求丹问药,炼丹烧火,却不知真正的丹道就在自己心中……”
东汉大兴谶纬之风,因此,文人的不少文字就采用了谶纬这种谜语式的隐喻手法。
魏伯阳为何不明写合道之法?笔录中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寒帷帐,嗔目登高台。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
他的谶纬态度或许启发了向雨田,故而有样学样,安排出扑朔迷离的功法传承方式,都是不希望功法落入心术不正的传人手中。
薄滋味以养气,去瞋怒以养性,处卑小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
凶嗔戾爆之徒哪有闲情养心炼气?强修典籍者如洞玄子,三师禅般频频“出岔子”,根本不合孤修自证的合道之法,只能采以阴阳栽接的旁门偏锋之道。
合道之法唯四字概之——明心见性。
因此由佛入道是先难后易,由魔入道是先易后难。且后者修炼走岔路动辄改变性情,甚至作法自毙。
若不是南北朝天纵奇才的慕清流横空出世,以百年布局重振魔门,退去时又保留火种,刻下的两派六道会被慈航静斋和净念禅宗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点释道世在笔录中也有延伸性的猜测,他提出天师孙恩,丹王安世清,太乙教江凌虚三人的师尊闲云,或与魏伯阳是同一人。
二者籍贯都是会籍,年代虽相隔二百年,却同为当代道家第一人,魏伯阳的功学理念,比练成“道心种魔大法”的向雨田只高不低,如老向般活二百年该同样不是问题。
南北朝时期,以闲云为基轴,安世清继承了他的鼎炉炼丹术,江凌虚继承了内丹修炼术,孙恩继承了他的功法教义,各自发扬。
巧合的是,隋唐年间,又以慕清流为基轴,出现不仅接过衣钵,并且青出于蓝的石之轩和鲁妙子,还有那无心仕途,窝在太乙真人道场太白山的孙药王,构成与前朝像似的圣门传承构架。
最妙的是,向雨田还偶尔穿插两代其间,先是和鲁妙子秘藏圣帝舍利,后是和孙药王鼓捣太乙元参。
种种迹象,让释道世把魏伯阳,闲云,慕清流三者归视为同一人,记录在册,亦让龙鹰心中悚然,暗忖如果这人还活着,怕也如宗密智般是没人杀得死的灵邪。不过也可能是释道世大哥幽冥之地出入多了,沾染邪气太深,心理亦不正常的疑神疑鬼。
不管事实如何,看到这里,龙鹰对“道心种魔大法”中最后一层那“魔仙”千字的理解,因与《周易叁同契》的互相印证,再非全凭理论而缺乏经验,而是又深入一层。
书中所述的乾坤门户章第一,坎离二用章第二,日月含符章第三等前后鼎炉炼丹工序,与《道心种魔大法》的入道、种魔、立魔前后催魔手段丝丝入扣,百般照应。
而关于阴符道胎的淬炼技巧,竟也与符太那套“忘拳”处处贴合。
书中讲'坎离升降',在忘拳中就是提沉开合;书中说'龙虎交媾',在忘拳中就是刚柔相济;书中论'水火既济',在忘拳中就是呼吸吐纳。明通此理后循法印证,果然道炁在经脉中流转更为自如,再无丝毫滞塞之感。
不知不觉练了一夜功,天明后龙鹰精神毫无困顿之感,四肢气血也不因久坐而麻木,通体舒泰之极。


IP属地:广西1楼2025-02-18 14:51回复
    进退自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8 16:01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3楼2025-02-19 02:02
      回复
        楼主加油,看了帖子又找回当年追黄书的感觉了~~支持楼主


        IP属地:天津4楼2025-02-19 0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