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吧 关注:45,824贴子:735,827

我读黛玉之真实而纯粹的女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后世的须眉浊物弄了个什么红楼花魁,可怜红楼梦中一个个钟洁灵秀女子在世俗的眼光下被排了名次定了好坏。可怜我们黛玉竟被抛置于名单之末。我先不说黛玉有如何的美好。只说这种“花名册”行为,即是对红楼梦的最大误读,也是曹老的在几百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无奈。因此,我觉得还是把《红楼梦》雅化为好,毕竟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舆论的传播就像时代的发展一样快,文化的普及速度却赶不上文明沦陷的速度。试问这等人物有谁能够懂得黛玉的灵动与清澈呢?又有谁能够欣赏黛玉的袅娜风情呢?何况《红楼梦》中的女儿如此之多,又都各有其特色,从来都是众口难辨。于此,对自己钟爱的女孩难免会有些溢美之词,但也绝不会无中生有,华而不实。而对其他的女孩,我也当是同宝玉一样的心态,欣赏之,爱怜之。笔下也绝不敢有任何贬斥之语,以免亵渎了那些歌冰清玉洁的女孩们。
          是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塔。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红楼梦》。同样也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但从本人所了解的情况看,一般人黛玉的印象都大同小异。无非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拭泪葬花,或是一个娇美的女孩说着些刻薄的话。要么是一个病秧子,要么是一个尖酸嘴。
          那些不懂风情之人,那些以讹传讹之人。说黛玉爱弄小性儿,敏感好猜忌;说黛玉是醋坛子,酸中还带点辛辣;说黛玉语言刻薄,总能刺中别人。其实,这些都仅仅看到表象,并且是用一种偏颇的眼光。他们看不到黛玉的内心纯洁而坦诚。黛玉总能在生活的平淡处添点调料,从而生出不同的味道来,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平添”了无限风情和无穷趣味。
          有人认为,那些是林黛玉的性格缺陷,在一起生活难免会生事端,更且是“好”是连连。我却以为那不是什么性格缺陷,而是性格特点。不是什么好生事端,而是使生活丰盛而有质感。
          有了黛玉,生活再也不能平铺直叙。波澜不惊。有了黛玉,生活将抽出一撮一撮新芽,收获大片大片浪花。发芽从不选择地方,因为走到到哪里都留下了诗的种子;开花从不选择时间,随时都会有一个小小的起伏,那样自然而美好。
          简而言之,有了黛玉的生活成了一首诗。
         “黛玉”。
         一个袅娜风流,清婉娇柔的绝色女子,弯着嘴角,一幅生气而又像得意的样子,却又像是不愠不恼。毫无顾忌地,自然而然地,非常巧妙地说出一连串幽默而带“讽”趣,含蓄而又直率的尖酸话语来。如花朵朵,如剑招招,在你还欣喜于花朵的美妙之时,却也早已中招。真可谓“剑”在弦上,不得不发。弦外之音,莫明奇妙。让人一边抱怨这个丫头伶牙俐齿的,不饶人。却又不恨她,反而越发的喜爱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
         不可否认,黛玉利嘴确实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它时而悦人,时而伤人,时而熊掌,时而砒霜。让人不是绝对的舒服,有时还相当的别扭。可是那些为情所困的痴情者都认为真正的爱是又爱又恨,一会儿恨得牙齿直痒痒,忽而一转念,又漫溢出无限的柔情来,爱之而欲罢不能。时尚杂志上也说让人上瘾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像辣椒,像烟草,乃至大麻等等,吞之不而忍,欲罢而不能,因此不能忘怀。我认为林妹妹的动人,也正是由于她的那点别扭劲,那种率真给人的一种隐隐的锐利感,让人为之无奈,为之痴迷,为之受伤,为之疯狂。



1楼2010-12-11 08:04回复

          
              至于黛玉的吃醋,那也算吃成了艺术。她用醋来倾诉爱意,她用醋来追求美好婚姻。她把醋时时吃,处处吃,有醋了她就吃了;没醋了,那怕自己酿一缸也要吃。但她的吃醋深处是一颗美丽而滚烫的心,同样一部《红楼梦》,王熙凤的醋是最劣质的醋,她的醋毕竟兑了水显得虚假,而且下了毒显得残忍,她得知贾琏在外娶了尤二姐,醋意大发,让好端端的一个天生尤物走上吞金自尽的绝路。
          
             其实,黛玉的敏感与刻薄,不只是个人的性格。更多的是环境的因素,本来是真性情女子,敏感任性一点,会更加可爱,本来无可厚非。黛玉的那些敏感与尖锐有时并不为我们理解。因为她寄人篱下,因为她只有宝玉,因为最向往自由的女子却被束缚被压抑,因为最忠贞于爱情的女子却不能拥有那属于自己的爱情。因为我们不懂。
             我们读黛玉,就不得不读宝黛爱情,因为这就是黛玉的生命。“此情谁能读?”但不得不读。也许你是怀着想要看到感天动地的旷世绝恋的期望去读宝黛爱情。但我只能告诉你曹雪芹不是琼瑶,《红楼梦》更不是《一帘幽梦》。但我真诚而炽烈的愿望你去读,一步《红楼梦》值得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但我们绝不会感到失落,因为我们值得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他们的爱情绝对是千古绝恋,绝对是感天动地,绝对是坚贞浪漫。同时,他们的爱情更表现为随出可见的生活琐屑,表现为互不信任精神折磨,表现为并不浪漫的现实。既是绝对的理想化,有处处带有世俗的特征,或许这就是纯与真的辩证法吧。王蒙就说“把爱情看的至上和唯一,本身就使爱情变成了一杯苦酒或一杯毒酒。”所以对黛玉的解读,首先要看到黛玉对宝玉至上的唯一的爱情。 其实黛玉所有的使性子和计较,几乎都与宝玉有关,而在其他事情上黛玉则显得坦诚而大度。她的爱情表现为言语话锋之间小小的犀利,也表现在细微之处的小小柔情。它们如同饼干上的蓝莓颗粒,在舌尖微凉的一闪,留下无限的回味。宝玉雨夜来访,她要问她打的是什么样的灯,嫌明瓦的不够亮,就把自己才绣球玻璃灯送给她;即使在生气的时候,她也能流行宝玉穿的单薄;这边还因吃醋和宝玉怄气,那边又亲力亲为细心地为他戴上斗笠······
            我想,黛玉若是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女孩,并且,没有了太多的束缚,她反而会变得更加可爱,绝对不乏欣赏她喜欢她的男子。任性可爱,聪明善良,脉脉柔情,涓涓情趣,敏感多情,没信纯净而坦诚,富有才情和内涵,这样的女孩,才是男人的完美情人。当然,前提是你的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要不然配不上这最纯粹的女人。     
            她的感情丰富而细腻,纯粹而美好。她所有的情绪、语言行为都是真性情的女子在生活中绽放的色彩。
            不敢奢求谁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看法能有所改变。只愿能激发你些许兴致,去好好的读一下这部最杰出的小说。能好好体悟一下小说中的那个美丽的林妹妹。
        
    后记:  
    由于对《红楼梦》的喜爱和对黛玉的钟情,一直以来,我都会在网上找一些有关红楼梦的文章读。经常会在黛玉吧停留,偶尔也会去宝钗吧逛逛。发现一个现象,喜欢黛玉者一般并不是讨厌宝钗,更不会去贬低她。而喜欢宝钗者却大多都讨厌黛玉,经常会看到一些刻意贬低黛玉的帖子。这又是为何?难道是宝钗人见人爱,那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对他“冷漠无情”。难道是黛玉不招人爱,那我可看到很多喜欢黛玉的,竟亦能达到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的程度。我想还是开篇说的那点——此情谁能读?林妹妹的性情与心志又有多少人去读呢?又有多少人能懂呢?
    


    2楼2010-12-11 08:04
    回复


      3楼2010-12-11 10:08
      回复
        喜欢她


        5楼2010-12-11 11:16
        回复
          太长了 顶楼主 楼主纯香芋


          6楼2010-12-11 11:18
          回复
            顶2l的后记——————————————喜欢黛玉者一般并不是讨厌宝钗,更不会去贬低她。而喜欢宝钗者却大多都讨厌黛玉,经常会看到一些刻意贬低黛玉的帖子。这又是为何?难道是宝钗人见人爱,那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对他“冷漠无情”。难道是黛玉不招人爱,那我可看到很多喜欢黛玉的,竟亦能达到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的程度。我想还是开篇说的那点——此情谁能读?林妹妹的性情与心志又有多少人去读呢?又有多少人能懂呢?————————————强烈同意!


            7楼2010-12-11 13:41
            回复
              看了文化中国的揭秘《红楼梦》的情爱谜团,很兴奋啊。
              没想到我竟然和潘知常教授很多见解一样。关于黛玉,那些我个人独到的见解,竟有人的观点和我差不多。。。。
              我在一篇《我读黛玉之真是而纯粹的女子》中有自己的一些观点。


              8楼2010-12-11 14:52
              回复
                支持楼主啊,好文采,为黛玉申冤了!


                9楼2010-12-12 00:49
                回复
                  黛玉,我这一生最钟爱的女子。
                  她的真与纯,那样自然而美好。


                  10楼2011-11-08 20:10
                  回复
                    顶楼主。关于后记,哎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1-11-08 20:47
                    回复
                      楼主后记中最后几问问得好~前几天看天天向上,请了新红的大小宝玉,无可避免地提到了他们对林妹妹的看法这个万年话题。。。亏得他们演了一部剧下来,对妹妹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小性子、刻薄、爱哭上。。。
                      


                      IP属地:河南12楼2011-11-08 21:50
                      回复
                        黛玉有着最纯真最纯粹的自然美,纯净如水,不含一丝杂质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1-11-08 21:57
                        回复


                          14楼2011-11-10 14:30
                          回复
                            黛玉,黛玉!


                            15楼2012-01-07 09:29
                            回复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样的美,让人怎能拒绝?


                              IP属地:河南16楼2012-01-07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