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型zng行为模式观察记录
偶遇zng被迫接触几次发现对方似乎已经植入了zng行为系统就差说偶哈呦学姐了,请问可以删除该角色吗?
第一,基本没有的边界感。
在和他人其实不熟的情况下,可以正当化自己的行为,持续浪费对方的时间。如:问没营养的问题和强行安利。似乎对于此人来说已拥有凌驾于全世界的品味,递出的安利就像皇帝的圣旨,ね、你不会拒绝我的对吧?
第二,毁灭性的聊天能力。
这一行为模式可以等同于情商模块缺失。在聊天对象表现出明显的不感兴趣甚至不予回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做到自顾自的输出长篇大论,并且经常以自己的小论文强行切入他人正在进行的对话。即使没有获得任何正向反馈,仍然会重复此类行为。
第三,敏感脆弱的精神防线。
知识储备、社会常识与自信心呈负相关。尽管对于繁多的社会现象以及各类群体缺乏正确的 m认知,仍然以身边即世界的想法概括了全世界。面对性少数群体或自己在二次元没见过的小众文化人群时会大惊失色并用网络刻板的负面印象评价对方。该群体一旦接触到未知的知识便会被恐惧、尴尬笼罩,通常会使用强烈的批评来挽回自己的尊严。但是批评语言一般来自于网络,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第四,不受控制的自言自语。
内容多为日本动画片中的角色口头禅或者日语拟声词,该行为不受场地限制可以随时发作。在心情激动时自言自语频率大幅提高并伴有表演性质的动作。
第五,持续性的自我贬低。
在自信的同时也非常自卑,经常以“像我这样的人”等自嘲内容开启对话,一般情况下会主动攻击自己的外形、经济状况或专业能力。此行为的目的推测为希望聊天对象否认并给予正向评价。自我贬低发言通常让人难以回应,首先是部分内容符合客观现实,其次是难以发掘此人在社会共识方面的优点。
第六,二极管类型的思考方式。
在进行讨论时,如果面对相左的观点就会关闭思考功能,脱离问题转而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即便对方的意见具有理论支持,只要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无法接受。头脑仍旧停留在非黑即白版本,尚未具备理解人各有异的功能。
#人类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