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帝郭靖,字巨侠,太原祁人也,周太祖郭威九世孙。祖避汉隐帝之祸,匿于蜀中。父啸天为宋吏所害,靖从母孤身走漠北。幼时,蒙古太祖铁木真遇神武帝,大奇,进嫡女华筝妻之。
初,蒙古大将哲别见而奇之,授以骑射,尝谓左右:"此子目含北斗,必为草原雄鹰。"后追封哲别为北疆神箭侯,岁祀阴山。时有江南七侠者,传为北斗降世。靖幼时,七侠跨海授艺,及长皆隐去。光复三年,敕建七圣庙于临安,民祷疾疫、求雨泽多验,香火不绝。
靖膂力过人,能开三石弓,蒙古征花剌子模,单骑斩其骁将豁尔赤,虏中呼为"金刀驸马,射雕将军"。癸巳春,率师西征,夜观天象见彗星袭月,笑曰:"此天裂示朕西向也。"连破花刺子模,黑衣大食等七十馀国,至碎叶城下,以木鹞之术天降破其城,人呼其神武。大军西行三载,抵拂菻国境,收康居故地,波斯献五色狮,身被金纹。
蒙古太宗即位,拜上柱国周王,总汉地诸军事。壬辰,拖雷监国暴卒,诸王争立。贵由与蒙哥战于斡难河,死者三万余,蒙古宗室被贵由屠戮殆尽。靖率怯薛军入和林,执贵由,众推靖为大汗。固辞不获,乃告天曰:"非敢僭越,实为保太祖遗业。"遂改国号大周,建元光复。
会宋约共伐金,靖亲率轻骑破蔡州,金主自焚。宋将孟珙夜袭周营,靖怒曰:"赵氏负义,九世之仇可报矣!"遂举兵南向。甲午春,陷临安,执宋主,告太庙曰:"郭周之祚绝二百载,今复归于靖。"是岁,黄河北流,野蚕成茧,南海贡珊瑚树三株,高九尺,夜有光。漠北西域共一百零八王、吐蕃赞普、大理段氏会于襄阳,共上"天可汗"尊号。靖三让乃受,诏曰:"汉唐旧疆,尽复版图;殊方异俗,皆朕赤子。"时波斯献狮,身生五色云纹,白鹿现于终南。
帝性俭约,常衣布袍,然赏战功无吝。设中书省总汉务,枢密院领蕃兵。赦宋宗室三百人,唯赵匡胤裔孙悉徙陇西。迁都襄阳日,见汴梁残破,泣曰:"使太祖见今日景象,吾何面目入太庙!"乃发民夫十万修葺宫室,却罢波斯宝器之贡以减民负。
帝定鼎后,诏全真教为国教。长春真人丘处机尝谏曰:"天道贵生,愿陛下少行诛戮。"帝为之减刑三百条。丹阳真人马钰者,靖少时流寓终南,钰授以黄老道德经义,尝诫曰:"治国犹烹小鲜,躁则糜,怠则焦。"及即位,封清虚玄妙真人,领天下道箓司,敕修《道德衍义》颁行郡国。光复五年,更定百官朝仪,凡三跪九叩之礼,皆本马钰所献《冲虚礼制》。
后黄氏,浙东鄞县人,通经史,尝为帝释《春秋》大义。生子破虏,即周明帝。蒙古公主华筝生三子,帝以次子改之主漠北,从蒙古俗。
论曰:
周失其鼎,潜龙在渊。
神武以孤臣之身,际会风云。
西收月氏故地,东雪靖康旧耻,
胡汉共尊天可汗,实开亘古未有之局。
然万里远征致府库虚竭,
虽存赵氏一线之祀,
终难解分封遗祸。
岂非圣王之道,愈进愈艰者乎?
赞曰:
于穆神武帝,凤鸣应岐阳。
射雕定朔漠,金刀靖八荒。
武功世无双,龙战收九鼎。
西狩获白狼,东封礼明堂。
天汗承昊苍,周命焕重光。
耒耜安南亩,钟鼓谐宫商。
止戈悬剑槊,垂衣朝万方。
骏德追文考,鸿业永其昌。
史臣曰:是岁终南山崩,得古鼎三,铭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君子谓神武应符云。
初,蒙古大将哲别见而奇之,授以骑射,尝谓左右:"此子目含北斗,必为草原雄鹰。"后追封哲别为北疆神箭侯,岁祀阴山。时有江南七侠者,传为北斗降世。靖幼时,七侠跨海授艺,及长皆隐去。光复三年,敕建七圣庙于临安,民祷疾疫、求雨泽多验,香火不绝。
靖膂力过人,能开三石弓,蒙古征花剌子模,单骑斩其骁将豁尔赤,虏中呼为"金刀驸马,射雕将军"。癸巳春,率师西征,夜观天象见彗星袭月,笑曰:"此天裂示朕西向也。"连破花刺子模,黑衣大食等七十馀国,至碎叶城下,以木鹞之术天降破其城,人呼其神武。大军西行三载,抵拂菻国境,收康居故地,波斯献五色狮,身被金纹。
蒙古太宗即位,拜上柱国周王,总汉地诸军事。壬辰,拖雷监国暴卒,诸王争立。贵由与蒙哥战于斡难河,死者三万余,蒙古宗室被贵由屠戮殆尽。靖率怯薛军入和林,执贵由,众推靖为大汗。固辞不获,乃告天曰:"非敢僭越,实为保太祖遗业。"遂改国号大周,建元光复。
会宋约共伐金,靖亲率轻骑破蔡州,金主自焚。宋将孟珙夜袭周营,靖怒曰:"赵氏负义,九世之仇可报矣!"遂举兵南向。甲午春,陷临安,执宋主,告太庙曰:"郭周之祚绝二百载,今复归于靖。"是岁,黄河北流,野蚕成茧,南海贡珊瑚树三株,高九尺,夜有光。漠北西域共一百零八王、吐蕃赞普、大理段氏会于襄阳,共上"天可汗"尊号。靖三让乃受,诏曰:"汉唐旧疆,尽复版图;殊方异俗,皆朕赤子。"时波斯献狮,身生五色云纹,白鹿现于终南。
帝性俭约,常衣布袍,然赏战功无吝。设中书省总汉务,枢密院领蕃兵。赦宋宗室三百人,唯赵匡胤裔孙悉徙陇西。迁都襄阳日,见汴梁残破,泣曰:"使太祖见今日景象,吾何面目入太庙!"乃发民夫十万修葺宫室,却罢波斯宝器之贡以减民负。
帝定鼎后,诏全真教为国教。长春真人丘处机尝谏曰:"天道贵生,愿陛下少行诛戮。"帝为之减刑三百条。丹阳真人马钰者,靖少时流寓终南,钰授以黄老道德经义,尝诫曰:"治国犹烹小鲜,躁则糜,怠则焦。"及即位,封清虚玄妙真人,领天下道箓司,敕修《道德衍义》颁行郡国。光复五年,更定百官朝仪,凡三跪九叩之礼,皆本马钰所献《冲虚礼制》。
后黄氏,浙东鄞县人,通经史,尝为帝释《春秋》大义。生子破虏,即周明帝。蒙古公主华筝生三子,帝以次子改之主漠北,从蒙古俗。
论曰:
周失其鼎,潜龙在渊。
神武以孤臣之身,际会风云。
西收月氏故地,东雪靖康旧耻,
胡汉共尊天可汗,实开亘古未有之局。
然万里远征致府库虚竭,
虽存赵氏一线之祀,
终难解分封遗祸。
岂非圣王之道,愈进愈艰者乎?
赞曰:
于穆神武帝,凤鸣应岐阳。
射雕定朔漠,金刀靖八荒。
武功世无双,龙战收九鼎。
西狩获白狼,东封礼明堂。
天汗承昊苍,周命焕重光。
耒耜安南亩,钟鼓谐宫商。
止戈悬剑槊,垂衣朝万方。
骏德追文考,鸿业永其昌。
史臣曰:是岁终南山崩,得古鼎三,铭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君子谓神武应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