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艺吧 关注:15,248贴子:182,046
  • 2回复贴,共1

2010年12月23日---张志民画展将隆重举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0年12月23日,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美术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馆、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画展开幕仪式”将在鲁商广场A座8楼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隆重举行。
     这次张志民先生的画展是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馆的首展,也是张志民先生首次个人画展。张志民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受到广泛赞誉。此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除先生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外还加入不少新作,是对先生多年创作成果的一次全面、集中地呈现。
     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是省内第一家由出版单位创办的集展览、收藏、出版、研究为一体的专业美术馆。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的成立,是对以往出版资源进行整合、由艺术出版向艺术投资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



1楼2010-12-22 10:32回复
    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是省内第一家由出版单位创办的集展览、收藏、出版、研究为一体的专业美术馆。山东美术出版社成立20余年来,出版了一大批有品位、有影响、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的精品图书,在图书出版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优势,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的成立,是对以往出版资源进行整合、由艺术出版向艺术投资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在调整和优化出版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改革发展新路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美术馆开馆首展为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先生的画展,这也是张志民先生首次个人画展。张志民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受到广泛赞誉。此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除先生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外还加入不少新作,是对先生多年创作成果的一次全面、集中地呈现,既凸显了先生“外法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创作观,也充分展现了先生大气磅礴、超凡入化的艺术精神。
         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将立足高起点、坚守高品位,以艺术展示、学术交流并重,打造有国际视野、有全新理念、有专业团队的一流的艺术家交流、创作平台,更好地为传承文化、繁荣创作服务。
    


    2楼2010-12-22 10:33
    回复
      2025-08-19 17:5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地苍茫 神游其间
      在当今山水画坛,张志民属于在精神境界层面上进行求索的画家。张志民的精神境界具有双重结构层面,一者为显现层面;一者则为潜在层面。就显现层面来看,张志民思接老庄,返心于玄远之境。张志民对于这种境界是有着深刻体会的,并且是以一种画家自由的胸襟去洞悉之、把握之——作为画家,张志民当然要师法造化,观物取象,从而从笔锋下决出自然山川。从自然 (“造化”、“万物”)出发,是他绘画创造的无可怀疑的一个基点。但他还拥有一个更高的、超迈的审美基点——这就是“道”,即所谓“本体”境界。有了这样一个基点、境界,面对天地万物,张志民就自然会获得一种新的艺术视野。不拘于具体的物象,不流连于自然的有限形态,不停滞于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的物理表层,而是力求突破物象、真宰上诉,取摄本源,从而使之与道合一。这种“本体”(“道”)境界赋予了他的山水作品一种内在张力——一方面,他要描绘具体的山水物象,他的笔墨语言要围绕着自然形态进行生发、构造;另一方面,只要留心细辨,即可发现张志民的山水情态总是蓄藏着勃勃欲出的意向。笔锋中似乎裹挟着一种激越的、超脱不羁而难以掩抑的气脉,那些山川丘壑在恣肆如狂的笔墨节律中仿佛溢出画外,直入玄冥之地,给人们的视觉带来很强的紧张感和冲击力。张志民在不少以“入境”为题的山水作品中,力求将他整个身心,连同笔墨形态,以及笔墨所表现的自然物象一同归依于大化无形之境域。当他刻意去追求“入境”之主题——这种主题越是明确了然,往往却离他越远,渺不可及。相反,当主题趋于模糊而以纯然的山川形象展现之际,却在不期然间,有一种恍惚幽玄之境从中自然映现、敞开……在这里,那种激越的笔调为一种如诉如吟的、平缓的叙述形式所替换。那山形宛转之中的云气流通,那不辨形模的树木穿插,那似泉似溪、似烟似霭之缭绕,似乎都在默示着天地无言之美。由于画家心悬于本体之境,所以下笔所绘的物象往往出没于有形与无之间。可谓“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飘渺”——此乃为张志民山水画之大端也。张志民的山水画不仅有丘有壑,有泉有溪,有云有雾,有居舍,有塔影,而且还有奇异直射的光,有腾空而起的伞和似兽非兽的云团,有被光笼罩、被云气缠绕的人体支支离离,有出没于山林之中,潜跃湖泽的马奔奔漫漫……这一切物象仿佛脱离了它们本然的地位和性状,一任画家遣于笔下,自由地调度。
      张志民的山水是一种“心象”绘画。我所说的“心象”主要是强调张志民山水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自由感。实际上老庄哲学所讲的本体境界(“道”)与自由感是相联系的。庄子将这种“自由感”称之为“游”(“逍遥游”)。那种由“道”所提示出来的超然物表、又包统万物的本体境界正是通过“游”才会真正彰显出来。就其超然物表而言,“游”是心灵的提升和超越;而就其包统万物而言,则“游”乃是反顾天地、眷念现世而又不为其所拘系的。张志民笔下的山水所包含的正是这样一种“游”的自由意向,所以他的山水笔墨总是焕发着一种“游”趣,他的山水物象也洋溢着一种“游”态,他的山水整个气象更是呈现出一种蓬勃畅达的 “游”境——正是这种“游”的精神使他能够超然物表,又能调度物象,涵纳万类,又通透晶莹,奇诡丛生,而又完整自足,这就是张志民以“游”的自由精神为支点所构成的“心象”山水。
      


      3楼2010-12-22 1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