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生活中,很多肿瘤患者一经发现已是中晚期了,大部分已经没有了手术机会,再加上很多患者的身体状况不能耐受化疗和放疗,那么这些肿瘤患者就适合选择介入治疗了。
介入治疗指的是临床医生在核磁、超声等影像诊断的监视和引导下,将微小导管介入到患者肿瘤血管处并注入高浓度抗癌药物,杀死或“饿死”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杀灭肿瘤细胞。

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大方式:
1、血管介入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选择性的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化疗药、靶向药等)及栓塞血管物质(即栓塞剂,如碘油、载药微球等),使药物直接打击肿瘤组织(物理上的直接将药物导入到病灶部位,而非靶向药物自我选择的直接攻击),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实现杀伤并“饿死”肿瘤细胞。
血管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各种血供丰富的实体肿瘤,其中:
(1)TACE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可以用此法姑息治疗;也可治疗后使肿瘤缩小再行外科手术切除;还可用于肿瘤切除后预防复发的动脉内灌注化疗。
(2)“经导管动脉化学灌注”技术适用于各期肿瘤,尤其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胰腺、肾、盆腔、骨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或转移瘤。
2、非血管介入治疗
非血管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影像设备(CT或B超)实时引导,精准穿刺至肿瘤部位,通过物理、化学、内照射等手段,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同时,该方法还可联合放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和远期疗效,其代表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照射等。
(1)射频消融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它既可作为局部的姑息治疗方法又可配合外科手术,消灭术中不便于切除的小病灶。
(2)微波消融
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技术。微波是属于高频电磁波,可以在微波震荡电场中通过水分子的剧烈运动摩擦生热而导致细胞凝固坏死。微波产热快,产热区中心温度较射频更高,消融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对于大肿瘤和靠近血管的肿瘤,更是有明显的优势。
(3)冷冻消融术
俗称“氩氦刀”,是在CT或B超等影像技术引导下,精准地将冷探针插入肝脏肿瘤组织内部,极速降温极速升温,冰火两重天,冷热交替的方式来杀死癌细胞。
(4)碘125粒子治疗
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碘125粒子植入到肿瘤靶体或肿瘤周围,像“小太阳”一样持续释放射线来杀伤、杀死肿瘤细胞。
介入治疗指的是临床医生在核磁、超声等影像诊断的监视和引导下,将微小导管介入到患者肿瘤血管处并注入高浓度抗癌药物,杀死或“饿死”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杀灭肿瘤细胞。

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大方式:
1、血管介入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选择性的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化疗药、靶向药等)及栓塞血管物质(即栓塞剂,如碘油、载药微球等),使药物直接打击肿瘤组织(物理上的直接将药物导入到病灶部位,而非靶向药物自我选择的直接攻击),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实现杀伤并“饿死”肿瘤细胞。
血管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各种血供丰富的实体肿瘤,其中:
(1)TACE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可以用此法姑息治疗;也可治疗后使肿瘤缩小再行外科手术切除;还可用于肿瘤切除后预防复发的动脉内灌注化疗。
(2)“经导管动脉化学灌注”技术适用于各期肿瘤,尤其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胰腺、肾、盆腔、骨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或转移瘤。
2、非血管介入治疗
非血管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影像设备(CT或B超)实时引导,精准穿刺至肿瘤部位,通过物理、化学、内照射等手段,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同时,该方法还可联合放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和远期疗效,其代表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照射等。
(1)射频消融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它既可作为局部的姑息治疗方法又可配合外科手术,消灭术中不便于切除的小病灶。
(2)微波消融
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技术。微波是属于高频电磁波,可以在微波震荡电场中通过水分子的剧烈运动摩擦生热而导致细胞凝固坏死。微波产热快,产热区中心温度较射频更高,消融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对于大肿瘤和靠近血管的肿瘤,更是有明显的优势。
(3)冷冻消融术
俗称“氩氦刀”,是在CT或B超等影像技术引导下,精准地将冷探针插入肝脏肿瘤组织内部,极速降温极速升温,冰火两重天,冷热交替的方式来杀死癌细胞。
(4)碘125粒子治疗
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碘125粒子植入到肿瘤靶体或肿瘤周围,像“小太阳”一样持续释放射线来杀伤、杀死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