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吧 关注:4,143贴子:5,778
  • 0回复贴,共1

蓄水储能-青藏光伏-跨流域调水,近乎完美的组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青藏光伏发电规模能达到8~20万亿度,白天有晚上没有,夏天多冬天少。任何时候多余的电都无法储存,用不了的话在电网上就白白浪费了。如果专门建一些大规模的锂电池储能电站,那成本就高了去了,还不安全。蓄水储能恰好能完美解决光伏发电的储能问题。云南众多高原湖泊海拔达到2000米,蓄水储能规模能达到每年5000亿度电,黄旗海居延海海拔有1350米,储能规模能达到3500亿度电,占到我国全年用电总量的10%,基本上能解决大规模光伏储能的问题。何况在储能的同时又完成的跨流域调水,水还能卖钱,还能通航,还有巨大的生态价值。
1,引京杭大运河入黄旗海居延海
沿1000米水位线经蒙古调水,5000公里距离内都是串联的大型湖泊,几乎不需要坡降。从黄旗海到二连浩特有350米坡降可以发电,从吐鲁番盆地到艾丁湖就有1150米的坡降,总共能用来发电的坡降就有1500米,从北京官厅水库提水到沽源,上升1400米,1000亿方水调到西北总共需消耗电力:1000亿*1000公斤*10重力加速度*1400米海拔高差/1000瓦/3600秒=4000亿度电,按电力调蓄差价,上坡抽提每度电支出0.1元,下坡发电每度电收益0.6元,抽提效率按70%计算,4000亿*0.7*0.6元-4000亿*0.1元=1280亿元,仅仅是用作光伏蓄水储能,每年不仅不耗电费,还能获利1280亿元。从官厅水库提水到黄旗海后,在黄旗海建一个1000亿方的淡水湖泊,然后经二连浩特直接往蒙古高原放水,就可沿黑龙江古河道自流到居延海,不需要修建运河隧道,工程量极少,成本极低。其他好处如下:
1),3500亿度电的蓄水储能规模,能够将5万亿度电的青藏光伏发电利用率从30%提高到100%;
2),如果用锂电储能,按每度300元计算,总共需投入105万亿元,电池寿命只有10年。也就意味着蓄水储能每年能为国家节省10万的光伏储能投入;
3),同时,居延海,准噶尔,吐鲁番,罗布泊蒸发的水份,遇到四周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就都转换成降雪降雨。祁连山冰川将恢复,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将盛满雪山融水,并在兰州流入黄河。黄河流量能增加到1000亿方每年,可实现全流域通航。同时,青海湖到黄河有2000米的海拔落差,又能增加巨大的水力发电;4),从黄旗海二连浩特往西,经居延海,可通航甘肃新疆;往东,经乌苏里江,黑龙江,可直接通航日本海。

2,引雅鲁藏布江水到云南高原湖泊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总长150公里,海拔落差将近2000米,平均每公里海拔落差达到13米。在雅鲁藏布江岗玉村附近拐弯处,1公里距离海拔落差达到200米。只需在附近建一座50米高的低坝,同时将不锈钢等耐压出水管道往坝体下游延长1公里,这时候管道两端的水位差就能达到200米以上,通过管道末端的涡轮机就能发电。管道可直接铺在河床中,管道末端机房可嵌在山体中。既不需要像三峡大坝那样建高坝,也不需要建隧道。只需在少数几处海拔落差大的位置,建低坝加外延不锈钢管道过流发电。该方案建造成本低很,地质地震风险小,大峡谷的大部分还能保持原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发的电,就能将1000亿方水从印度缅甸提到海拔2000米的腾冲,云南众多高原湖泊就是巨大的蓄水储能。电有了,水也过来了,储能问题也解决了。然后在抚仙湖位置流入南盘江,经从江榕江蓄能水库,在永州流入湘江长江。再加上江淮运河,湘江,淮河,京杭大运河能达到2000亿方的年流量,能通航5000吨级船舶。


IP属地:上海1楼2025-04-27 16: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