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6,691贴子:9,665,895
  • 0回复贴,共1

【发帖先看置顶】看舌苔能辨别什么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舌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腐腻**等特征,可以反映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病邪性质及病情轻重。以下是一些常见舌苔表现及其对应的健康问题:
  **一、舌苔颜色辨别病邪性质**
  1. **白苔**
  - **薄白苔**:正常舌苔,表示气血调和,无病或病情轻浅。
  - **白厚苔/白腻苔**:
  - **寒证**:畏寒、肢冷、腹痛腹泻(如脾胃虚寒)。
  - **湿证**:头身困重、腹胀、食欲差(如脾虚湿困)。
  - **外感风寒**: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风寒表证)。
  2. **黄苔**
  - **薄黄苔**:热证初起,如风热感冒(咽痛、咳嗽)。
  - **黄厚苔/黄腻苔**:
  - **湿热证**:口苦、口臭、大便黏臭(如肝胆湿热、胃肠积热)。
  - **痰热证**:咳黄痰、胸闷(如肺炎、支气管炎)。
  - **老黄焦裂苔**:热盛伤津(如高烧、便秘、腹满痛)。
  3. **灰黑苔**
  - **灰苔**:多属寒湿或痰饮内停(如慢性胃炎、水肿)。
  - **黑苔**:
  - **寒极**:舌淡黑苔,四肢厥冷(如阳气衰微)。
  - **热极**:舌红黑苔,高烧不退(如瘟疫或感染重症)。
  - **注意**:长期吸烟或服药(如抗生素)也可能导致黑苔,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二、舌苔厚薄与胃气存亡**
  1. **薄苔**:胃气尚存,病情较轻或处于恢复期。
  2. **厚苔**:胃气壅滞,病邪深重(如积食、痰湿、实热)。
  - **厚腻苔**:湿浊或痰饮内盛(如脂肪肝、高血脂)。
  - **厚腐苔**:食积化热(如暴饮暴食后消化不良)。
  **三、舌苔润燥判断津液盈亏**
  1. **润苔**:舌面津液适中,见于正常人或寒证(如阳虚不化水湿)。
  2. **燥苔**:舌面干燥少津,甚至裂纹,多见于:
  - **热盛伤津**:高烧、大汗、口渴(如中暑、糖尿病)。
  - **阴虚内热**:舌红少苔,五心烦热(如更年期综合征、甲亢)。
  3. **滑苔**:舌面水液过多,伸舌欲滴,多为**水湿内停**(如肾病水肿、脾虚泄泻)。
  **四、舌苔腐腻与痰湿、食积**
  1. **腐苔**:苔质颗粒粗大,如豆腐渣堆积,易刮脱,多见于:
  - **食积胃脘**:嗳腐吞酸、腹胀厌食(如积食症)。
  - **痰浊上泛**:咳嗽痰多、胸闷(如慢性支气管炎)。
  2.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紧贴舌面不易刮脱,提示:
  - **湿浊内蕴**:头重身困、口黏腻(如湿疹、关节炎)。
  - **脾虚湿困**:便溏、四肢浮肿(如慢性胃炎、肝硬化)。
  五、舌苔剥落与气血阴虚
  1. **地图舌**:舌苔部分剥落,边界清晰,呈地图状,多见于:
  - **气阴两虚**:乏力、自汗、易感冒(如免疫力低下)。
  - **脾胃虚弱**:小儿多见,伴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2. **镜面舌**:舌苔完全剥落,舌面光滑如镜,提示:
  - **阴虚严重**: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如晚期糖尿病、癌症)。
  - **胃阴枯竭**:饥不欲食、干呕(如萎缩性胃炎)
  日常可定期观察舌象,调整饮食起居(如湿热者少吃辛辣,阴虚者多食百合银耳),但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调理。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5-05-01 14: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