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吧 关注:20,585贴子:249,011
  • 5回复贴,共1

治疗共济失调,顾护脾胃是关键,善护阳气是秘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5-05-08 09:06回复
    人体的津液精血要靠气的推动才能运行。
    气机不畅,那么津液精血的运行缓慢甚至停滞,容易形成瘀血、痰湿、食积等有形之邪。
    有形之邪又会阻碍气机,形成恶性循环。
    共济失调患者,不管是自身的先天基因缺陷,还是后天的衰败失常,他们都造成了升降气机受阻,功能失常,寒从中生,阳气不足。
    结果就是患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IP属地:北京2楼2025-05-08 09:07
    回复
      2025-08-21 12:29: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治疗共济失调,现在很少有人得了这个病会马上选择中医,因为患者把目光都放在了脑细胞上面,不相信中药能抑制脑细胞凋亡。
      事实上,中医是在治脑细胞吗?
      中医不是治那个,甚至可能什么是细胞,都说不上来。
      疾病是局部的表现,中医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治人。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共济失调初期,阳虚,只是阳气量的减少。
      如果阳气的虚衰不断加重,由虚而脱的时候,就是发展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了,人就要厥了。


      IP属地:北京3楼2025-05-08 09:07
      回复
        太阴病为中焦虚寒,而中焦虚寒稍有不慎,则很容易发展为少阴肾阳虚衰。
        肾阳虚衰再进一步,就可能是厥阴的寒厥。
        所以,病在太阴中焦虚寒,“行气阳明汤”用温中散寒,是治中有防。
        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的寒证,本质相同,仅仅是程度的区别,所以治疗原则也是相同的。
        中医讲究治未病,早一点治疗是正确的,一定不能等到正气虚落。
        共济失调患者要是阳气衰减到了一定程度,再去看病,就很难治了。
        到了这个时候,患者患的是什么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挽救生机,把这种格局转化过来。


        IP属地:北京4楼2025-05-08 09:07
        回复
          正气与邪气是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共济失调中后期,患者体质很弱,病情容易变幻无常,所以此时,“行气阳明汤”用药剂量都是从轻。正虚与邪实力量悬殊,纠正需要攻补兼施,还要不伤及胃气。
          类似这样的情况,护胃一般是首要的。
          首先要保住这个病人的阳气,不要让他继续再消耗。
          然后等到他阳气旺了,才可以攻下。
          一句话就是,治疗要看患者正气的强弱,调整攻补比例。
          共济失调患者是不是有内热,不要着急下结论,判断患者属寒属热


          IP属地:北京5楼2025-05-08 09:07
          回复
            所以,凉药并非完全不可用,要看和什么药在一起用,还有患者本身需不需要用。
            还是那句话,凉药要看怎样用,要看能不能对寒热进行准确的评估。
            归根结底,“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始终认为,顾护脾胃是取胜的关键,善护阳气是治脑病的秘诀。
            就像“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大夫所说:
            “共济失调这个病,我们反复去强调胃气。但是也不要忘了腑以通为用,要是腑气不能,要想办法通,单纯的补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从通的角度来讲,单一的补,反而可能是最伤胃气的一种治法。”
            所以在调理中焦气机的时候,是需要协调好升、降、正气这三者间的关系的。


            IP属地:北京6楼2025-05-08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