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7号坑一角

今年8月至今,由省考古所和秦俑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秦始皇陵的东北方向发现一神秘陪葬坑,共出土了10余件青铜做的禽类动物,这在秦始皇陵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而且如此众多的青铜器埋于一个陪葬坑内非常罕见。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的陶俑,但限于各方面考虑,目前尚没有发掘。

大量青铜器汇聚一室
这一陪葬坑被命名为秦陵7号坑,是临潼区孙马村的村民在挖坟时偶然发现的。该坑位于秦陵外城东北角约900米处,与秦始皇陵的封土边缘相距1.5公里。整个陪葬坑呈“F”形布局,全长60米,大量的红烧土和木炭证明该坑曾遭火焚。现在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只是陪葬坑的一小部分,仅24平方米,共发现了13件青铜做的禽类动物,还有5件青铜做的云纹踏板。据悉,青铜器在秦陵附近发现得非常少,也非常珍贵,如铜车马、秦陵大鼎的发现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次仅试掘了24平方米,便出了这么多从未见过的青铜禽类,着实令人兴奋不已。
始皇陵出土青铜仙鹤


始皇陵形制愈发扑朔迷离
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因秦始皇其人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作用而备受世人关注。从兵马俑坑到铜车马、从百戏俑到文官俑……新的发现层出不穷,而且秦陵陪葬坑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增新,秦始皇陵园到底有多大,陵区内的陪葬坑到底有多少现在都是个问号。秦陵7号坑的发现为我们研究秦始皇陵的形制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悉,目前我们所发现的秦陵陪葬坑似乎无章可循,而且也不像汉唐帝陵那样有规律,对此,秦陵考古队的一位负责人说,在秦始皇以前,帝王的陪葬墓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陪葬坑,秦始皇开创了这个形制,但是当时可能还没有形成规律化的东西,抑或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这个规律使然。当然,秦陵陪葬坑的布局也可能与秦陵附近过去河沟交错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两千多年前的“青铜仙鹤” 作者:秦子 稿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