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2021年版的铸造手册,里面提到1860年的灰口铸铁性能很差,抗拉强度只有60-80mpa,与国内显存的卡隆炮金相对比,金相组织为典型的C型石墨,存在过共晶慢冷出现的大小石墨相杂,这种石墨化情况会大幅的降低灰口铁的机械性能,与记载情况可以说是符合的,过共晶现象与欧洲早期高炉利用系数低,炉内碳氛围高也是符合的
考虑到脆性破坏的问题,极限膛压并不好计算,我只能简单的套用公式来换算一个内应力,就以最高的80mpa抗拉强度为例,应力换算简单的选取最大的1.33倍,那么炸膛极限就是60mpa


以60mpa为基本进行内弹道推算,我发现以12磅卡隆炮为样本,哪怕选用现代使用的最大颗粒HY-1的10-5mm的黑火药也存在炸膛风险,考虑到欧洲早期使用臼炮黑火药颗粒还要更大,那么膛压可能会低一点,但是基本上就是卡着80mpa灰口铁的极限来造炮了,不管是考虑石墨弱相还是外加工导致的孔隙导致的脆性破坏,在这样极限的膛压下卡隆炮的实际炸膛概率应是不低


现只以HY-1黑火药的初速推算结果来拟合外弹道情况,射击高度以我找到的图例的目测结果1米算

考虑到脆性破坏的问题,极限膛压并不好计算,我只能简单的套用公式来换算一个内应力,就以最高的80mpa抗拉强度为例,应力换算简单的选取最大的1.33倍,那么炸膛极限就是60mpa



以60mpa为基本进行内弹道推算,我发现以12磅卡隆炮为样本,哪怕选用现代使用的最大颗粒HY-1的10-5mm的黑火药也存在炸膛风险,考虑到欧洲早期使用臼炮黑火药颗粒还要更大,那么膛压可能会低一点,但是基本上就是卡着80mpa灰口铁的极限来造炮了,不管是考虑石墨弱相还是外加工导致的孔隙导致的脆性破坏,在这样极限的膛压下卡隆炮的实际炸膛概率应是不低



现只以HY-1黑火药的初速推算结果来拟合外弹道情况,射击高度以我找到的图例的目测结果1米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