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监控画面里,儿子被三个孩子按在滑梯下,塑料积木砸在他背上发出闷响。我攥着手机的手不住颤抖,屏幕里的场景与二十年前的记忆轰然重叠——那时我也是这样,把瘦弱的同学堵在厕所隔间,看他尿湿裤子时,胸腔里翻涌的快感至今清晰。
"爸爸以前可是校霸!"去年家长会上,我当着儿子同学的面炫耀,"谁欺负你就告诉爸,教你怎么收拾他们!"后排几个家长皱起眉头,我却越说越起劲,把初中时带着小弟收保护费、高中往女生书包塞死老鼠的事添油加醋讲了一遍。掌声响起时,儿子亮晶晶的眼睛让我无比满足。
直到上周接到老师电话。视频里施暴的领头男孩戴着黑色口罩,露出的眼睛却让我脊背发凉——那挑衅的眼神,分明是我在培训班教过的学员。三个月前,我在网上开设"反霸凌实战课",打着"以暴制暴"的旗号,把多年霸凌经验包装成生存技巧。评论区里,"老师太酷了""学会了就没人敢惹我"的留言不断刷屏。
"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课间休息时,戴口罩的男孩凑过来。我拍着他肩膀:"记住,软弱就是原罪。"他若有所思地点头,书包拉链上挂着的奥特曼挂件晃得刺眼——和儿子书包上的一模一样。
此刻我冲进学校保安室,监控镜头切换到操场角落。戴口罩的男孩正撕开儿子的作业本,碎纸像雪片般落在地上。当他转身的瞬间,我终于看清他的脸——是邻居家那个总被父母殴打的孩子,上周还来我家请教"怎么让同学害怕"。儿子发现我时,突然挣脱桎梏朝我跑来。他眼角的淤青在阳光下格外刺目,而戴口罩的男孩举起手机对准我们,镜头闪烁的红光像极了二十年前,我逼着同学吞吃蚯蚓时,起哄者举起的翻盖手机闪光灯。
("霸凌从来不是强者的勋章,而是恶循环的开端。故事里的'我'将暴力当作炫耀的资本,却亲手将孩子推向深渊。现实中,每一句嘲讽、每一次推搡,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人的巨石,甚至反噬到自己珍视的人身上。反霸凌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拒绝成为施暴者、旁观者,更要警惕将错误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如果你也曾经历或目睹霸凌,请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用善意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爸爸以前可是校霸!"去年家长会上,我当着儿子同学的面炫耀,"谁欺负你就告诉爸,教你怎么收拾他们!"后排几个家长皱起眉头,我却越说越起劲,把初中时带着小弟收保护费、高中往女生书包塞死老鼠的事添油加醋讲了一遍。掌声响起时,儿子亮晶晶的眼睛让我无比满足。
直到上周接到老师电话。视频里施暴的领头男孩戴着黑色口罩,露出的眼睛却让我脊背发凉——那挑衅的眼神,分明是我在培训班教过的学员。三个月前,我在网上开设"反霸凌实战课",打着"以暴制暴"的旗号,把多年霸凌经验包装成生存技巧。评论区里,"老师太酷了""学会了就没人敢惹我"的留言不断刷屏。
"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课间休息时,戴口罩的男孩凑过来。我拍着他肩膀:"记住,软弱就是原罪。"他若有所思地点头,书包拉链上挂着的奥特曼挂件晃得刺眼——和儿子书包上的一模一样。
此刻我冲进学校保安室,监控镜头切换到操场角落。戴口罩的男孩正撕开儿子的作业本,碎纸像雪片般落在地上。当他转身的瞬间,我终于看清他的脸——是邻居家那个总被父母殴打的孩子,上周还来我家请教"怎么让同学害怕"。儿子发现我时,突然挣脱桎梏朝我跑来。他眼角的淤青在阳光下格外刺目,而戴口罩的男孩举起手机对准我们,镜头闪烁的红光像极了二十年前,我逼着同学吞吃蚯蚓时,起哄者举起的翻盖手机闪光灯。
("霸凌从来不是强者的勋章,而是恶循环的开端。故事里的'我'将暴力当作炫耀的资本,却亲手将孩子推向深渊。现实中,每一句嘲讽、每一次推搡,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人的巨石,甚至反噬到自己珍视的人身上。反霸凌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拒绝成为施暴者、旁观者,更要警惕将错误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如果你也曾经历或目睹霸凌,请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用善意打破这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