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1,055贴子:74,624,009

靖难之役前明朝军队的待遇不错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朝靖难之役前卫所制未遭破坏。卫所兵不需要服徭役也不需要纳粮只需习武。其生活水平比明朝普通人好得多,且因为是铁饭碗所以只需每年若干次演武合格也没有什么压力了,而且抛开逢年过节等大犒明朝靖难之役前的卫所兵们十天一犒。怎么个犒法?即卫所兵们在每人正常饭食的基础上每人一斤温的热气腾腾的黄酒,外加每人一斤煮熟的猪肉。卫所兵们无不大快朵颐吃的红光满面,这标准在生产力远不如今天的明朝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了,比《水浒传》招安每人一斤短斤少两肉一斤掺水酒好得多……






IP属地:江苏1楼2025-05-21 21:32回复
    未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22 00:26
    收起回复
      2025-08-05 08:59: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2 00:30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2 00:30
        收起回复
          我觉得卫所遭破坏得节点不在靖难,而是在仁宣,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大都督府的权柄就一削再削,兵部的权柄越来越重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5-22 07:57
          收起回复
            永乐后期就开始跑了,到后面军户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免一个人的傜役,然后分家过后一家出人,一家出钱,所以很多人没地欠薪还严重也没跑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钱,后面这些人的钱就集资办了卫学。对,就是这些人集资搞的,因为朱元璋说办卫学,但是不出钱。到后面卫所就和个小社会一样了,干啥的都有。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5-22 10:00
            收起回复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痛快啊痛快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22 10:03
              收起回复
                卫所兵溃逃朱元璋时期就有,奴隶兵是要做工的,只需要演武是活在梦里


                IP属地:四川10楼2025-05-22 10:26
                收起回复
                  2025-08-05 08:5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棉甲和布面甲的区别?


                  IP属地:陕西11楼2025-05-22 10:27
                  收起回复
                    靖难的发生是统治阶级的一次斗争,有人想窃取胜利果实。


                    IP属地:山东12楼2025-05-22 10:54
                    收起回复
                      那是理论上,实际操作起来……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22 11:14
                      收起回复
                        明代對於民戶「三十稅一(相當於3.33%)」的低稅賦社會,完全建立在對於軍戶勞動力的剝削之上,原因是軍戶以自身勞動力承擔了幾乎全部的軍隊養護消耗。


                        IP属地:中国香港14楼2025-05-22 12:41
                        回复
                          清的八旗也差不多,为什么能玩到最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22 13:38
                          收起回复
                            待遇不好,只能说比靖难之役后好。根据朱元璋制定的制度,每个军户分配的耕地只有五十亩,北方边境地区的耕地非常贫瘠,五十亩并不多。更惨的是,军户不仅要承担兵役,还要交税,一半的产出都要上交,一部分上交朝廷,名曰籽粒银,一部分留在卫所,作为备战的储备粮。另外,军户被卫所牢牢控制,经常被军官和达官贵人驱使干私活。所以,给老朱家当兵,既要承担军事义务,还要种田,还要交重税,还要服劳役,最后还要世代相传想改行都不行。投胎到明朝的军户匠户家庭可以说是倒了八辈子霉,因为处境悲惨,所以从明朝一开国就不断出现军户逃亡的事件。洪武总共三十年,军户逃亡人数累计达五万五千余人,在朱元璋严酷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还出现这么多逃亡事件,可见靖难之役前的军户待遇如何了。历史上跟明朝军户一样惨的军队也有,曹魏西晋的世兵和元朝的军户也是这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5-22 16:33
                            收起回复
                              2025-08-05 08:4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立国之初是没问题的,国家发月俸,有仗打,有赏赐拿,而且洪武时期才收百分之10的田税,后面天下承平 开始腐败就烂了 就像雍正王朝里的八旗子弟说的一样,那些世袭的卫所武官也是这么想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5-23 16: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