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虔吧 关注:233贴子:37,613

【存档】 司马迁不为中山国写史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玉壶九千
   一 、《史记》中无中山国史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仅次于秦、楚、燕、齐、赵、魏、韩七国的一个较强的千乘之国。它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与保定市之间,始建国于周景王初年(约公元前544——前533年),初称鲜虞。中山文公时(公元前459——前414年)改称中山。曾与七国共同称王,前后立国多达二百余年。
  然而在中国史学的权威著作《史记》里,我们却找不到完整的中山国史,全书虽然多次提及中山国,都仅仅是一笔带过。如:
  (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1。
  (赵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1.。
  (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1.。
  (赵敬侯)十一年,伐中山,又战于中人1.。
  (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1.。
  (赵武灵王)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1.。
  (赵武灵王)十九年,春三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1.。
  (赵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至宁葭;两略胡地,至榆中1.。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诏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寨。王军取鄗(今河北柏乡县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合,王许之,罢兵1.。
  (赵武灵王)二十三年,攻中山1.。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1.。
  (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1.。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2.。
  (魏惠王)二十八年,中山君相魏2.。
  (秦昭襄王)八年,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3.。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4.。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魏者,相中山5.。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刻意不去详写中山国,但中山国的客观存在又使他不得不多次提及,尽管文字极其简略,但还是让中山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从中看到中山国百余年的存在与兴亡。
  春秋战国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除了苟延残喘的东周王朝外,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先后陆续有十一国称王,这十一国是:楚、吴、越、中山、魏、齐、秦、燕、韩、宋、赵6.,加上东周共是十二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十一个王国立了传,东周有《周本纪》,楚国有《楚世家》,吴国有《吴太伯世家》,越国有《越王勾践世家》,魏国有《魏世家》,齐国有《田敬仲完世家》、秦国有《秦本纪》,燕国有《燕召公世家》,韩国有《韩世家》,宋国有《宋微子世家》,赵国有《赵世家》,唯独中山国无传无史。
  司马迁祖籍西汉左冯翔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距中山国并非很远,他不可能对中山国史一无所知;而西汉以前的史书又有许多关于中山国的记载,司马迁不会不读。据学者考证,司马迁写《史记》曾参考大量书籍,有六经及其训解书23种,诸子百家及方技书52种,历史地理及汉室档案20种,还有文学书7种,总计多达102种。试想,他怎么可能不了解中山国历史呢?那么又是什么理由促使司马迁把中山国排除在《史记》之外呢?
  这实在是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



1楼2011-01-10 04:48回复
      五 、司马迁先祖及少梁司马氏家族世系考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31.
      随会奔秦是在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也就是秦康公元年。32. 少梁即古之梁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为秦穆公所灭,改称少梁。周顷王二年(前617),晋国攻取少梁,司马氏家族就是于此时入居少梁城,同族共居并未分支。到了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司马氏家族也开始分支。
      司马迁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31.笔者就此查阅了大量先秦史书,却不见卫国司马氏的记载。赵国除了司马迁介绍的司马蒯聩外,司马氏见于史书的还有司马浅26.、司马尚33.及秦朝末年的司马昂34.。秦国的司马氏较多,早期有名将司马唐35.、司马错36.、司马梗36.、司马靳和秦朝末年的司马欣37.、司马昌31.。因为卫国无司马氏的记载,疑为司马迁误把中山写成了卫。但是卫国的地望从西周开始虽经几次迁移,始终都在今河南境内,与位于河北的中山国似乎没有多大关联,如果不是司马迁笔误,那么很可能当时的中山国也称“卫”,但这似乎又过于牵强,因为通读先秦史书,并无中山国亦称卫的记载。另一种可能就是“卫”为“魏”之误,如卫国实为魏国,在“魏”者相中山,那就说得通了。中山国有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38.。此外散见于先秦史书中的司马氏还有宋国的司马牛39.、齐国的司马悍40.、楚国的司马翦41.,此三人是否为少梁司马氏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史记》中的“在卫者,相中山”到底是司马迁的笔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笔误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司马迁毕竟是位严谨的史学家,更何况此书几经修订校对,司马迁不会犯下如此明显的错误。最大的可能是《史记》在早期的传抄过程中把“魏”误写成了“卫”。依据中山国现有史料分析,中山国的司马氏当来自于魏国。史载:魏灭中山后,魏文侯不信任乐羊,收回他的兵权,将他封在灵寿闲居,而另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中山国的最高长官),同时还派了部分文臣武将辅佐他,其中就有司马赒的父亲。后来中山桓王复国,厚待魏国降臣并加以重用,许多魏国官员便留在了中山国,定居下来。司马赒的父亲也在其中,不过因史料失传,这些官员的名字已无可考。司马赒的父亲死后,司马赒袭爵为中山臣,从宫卫大臣一直晋升到相国。
      但是“卫”“魏”虽为同音,两国相去甚远,即便抄录过程中偶然出现错误,历代史学名家肯定会予以更正,不会一直延续下来。之所以无人更改,原因只有一个,司马迁的原文就是“卫”字,后人不敢擅自更改。至于司马迁为什么把“魏”写成了“卫”,或许其中别有隐情,很可能与他的家族史有关。
      按照司马迁自序所说,少梁司马氏家族的世系应该是——
      卫系:?(无从可考)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昂
      秦系:司马错——?——司马靳——?——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
      司马迁说司马氏“一族三分”始于战国初年三家分晋前后,沿着这一线索我们在先秦史书中可以查阅到司马氏家族的一些线索。结果是:
      卫国无司马氏记载。
      赵国的司马蒯聩是战国初期人,司马浅见于赵武灵王时(约公元前330——前280年间),司马尚见于战国末年赵幽缪王时(约公元前260——前210年间),司马昂则是秦朝末年人。四人虽为司马氏族人,但辈分已经很难考证。
      秦国最早的一位司马氏大臣是司马唐(又作司马庚),出现在秦简公与秦惠公时(约公元前440——前370年间)。史载:秦惠公想出兵攻打魏国,司马唐劝阻说:“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36. 秦系司马氏第二位名臣就是司马唐的孙子司马错(约公元前345——前275),他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时的大臣,他的事迹记载在《战国策》和《史记》里。他在《史记》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此次出征后,他因年事已高,便辞官回蜀郡成都养老去了。他的儿子司马梗袭爵为秦将,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北定太原”37.。司马梗的孙子是秦朝末年的司马欣,曾任栎阳狱椽、长史。其后世因史料缺失,世系不清。汉武帝时的著名才子司马相如当为司马错之后,司马迁虽然写了《司马相如列传》,但是并没有交待他的先祖是谁,只说他是蜀郡成都人。成都是司马错的终老之地,他的后代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住在成都,司马相如为司马错后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事实上秦系司马氏自少梁入秦后,并无再回少梁的记录,他们的居住地一直在首都咸阳和蜀郡成都。对于如此明显的事情,司马迁为何避而不谈呢?实在是让人不解。
    


    7楼2011-01-10 04:56
    回复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昂於殷。汉之伐楚,昂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此世系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先秦史书上没有卫系司马氏的记载,卫系司马氏应该是“魏系司马氏”,至于司马迁为什么写成了“卫”,那只有他自己知道。
        其二,秦系司马氏为司马迁先祖存在着很大疑问。
        按司马迁所说“司马氏去周适晋”当在赵、魏、韩三家分晋之时,也就是公元前600年前后,而司马错伐蜀是在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楚则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据此推算,他生存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45——前275年间。如果司马错是秦系司马氏后人,显然他不是出生在魏国的少梁,而是生在秦国的咸阳或别的什么地方,因为他出生时秦系司马氏在秦国已经生活了二百年左右,当时少梁是魏国属地,说司马错出生在魏国的少梁不但没有理由,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连司马迁都说“在秦者名错”,后世的史学家们不知是根据什么认定司马错是出生在魏国的少梁?
        司马迁的直系先祖是魏国少梁人并不错,而司马错却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把司马错说成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实在是过于牵强。应该说,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给人留下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在写完“在秦者名错”之后,紧接着又写了一句:“错孙靳”,这是问题的焦点,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误会之处。因为司马靳肯定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既然司马靳是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错理所当然也就是司马迁的先祖了。
        那么这位与白起一起被处死的司马靳到底是不是司马错的亲孙子呢?如果是,司马迁为什么不交代司马靳的父亲是谁?看来他的父亲绝不是司马错的儿子司马梗,否则司马迁不会避而不谈。司马梗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北定太原”,而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司马靳就和白起一起被赐死,而且两者之间似乎毫无关联,司马迁在书中也没做任何交代。显然司马靳不可能是司马梗的儿子,当时他在军中的地位,最多也就是武安侯白起的一个副将,与司马错和司马梗的地位相去甚远。有人或许猜想司马靳大概是司马错其他儿子所生,这似乎也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司马迁不会不做交待。估计司马靳根本就不是秦系司马氏的后人,他是真正的魏国少梁人,也就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因为此时秦国早就攻下了魏国的河西之地,少梁已经归属于秦国,改称秦国少梁,所以魏系的司马氏也变成了秦国人。
      


      8楼2011-01-10 04:56
      回复
          巧合的是秦国的司马错和中山国的司马憙恰好是同辈人,而且都是出生在公元前345年前后,他们的儿子秦国的司马梗和中山国的司马子期(又作司马期)也是同龄人,都出生在公元前32零年前后。根据先秦史书记载和现代考古发现推断,司马靳很可能是司马子期的儿子。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攻占中山,司马憙父子不但没有得到重用,还被赵武灵王罢官免爵。司马憙父子含羞带愧无脸面继续留在中山,便遣散家奴,灰溜溜的逃回老家少梁闲居起来。司马靳就是在此期间出生在少梁城。司马靳的生卒年大约是公元前290——前257年,于公元前257年与白起同时被秦昭王赐死。
          司马迁以移花接木之术巧妙地把自己的前辈世系依附在司马错的名下,借以炫耀自己祖宗的威望,同时也掩盖了自己真正的直系先祖。
          那么司马迁的直系先祖是谁呢,他为什么讳莫如深遮遮掩掩呢?
          根据先秦史书和历史年代及现代考古所见,司马迁的直系先祖应该就是战国时期恶名远扬的中山国相司马憙。
          司马憙约生活在公元前345——290年间,曾先后在中山衅王和中山姿王两朝三次为相,史称“司马憙三相中山”。中山姿王八年(前299),司马憙与儿子司马子期出卖中山国,引赵军攻破中山国首都灵寿,中山姿王逃往齐国。此后司马憙与他的儿子司马子期去向不明,史无记载。疑或为赵武灵王所杀,或被免官后驱逐出中山国。两种可能其结局都是一样:中山国的司马氏又迁回了老家少梁。因为以司马憙父子的恶名,即便不被赵武灵王所杀,其他诸侯国也不会接纳他们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迁回故居。此后不久,秦国攻占了魏国的少梁,而此时秦系司马氏正值声名显赫,少梁的司马氏便依附在秦系司马氏之下。
          由此可知,战国初期进入秦国的司马氏与后来秦国夏阳(少梁)的司马氏同族并不同支。秦国名将司马错并非少梁人,他生在咸阳死在成都,应该是秦国咸阳人。秦国夏阳的司马氏就是魏系司马氏,也就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
          按照司马迁的“一族三分”说,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排列一下少梁司马氏家族的世系。
          (横线为父子相承世系,虚线为辈分不清世系)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昂
          秦系: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欣……司马相如
          魏系:?——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司马靳——?——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43.——司马谈——司马迁
          


        9楼2011-01-10 04:57
        回复
          据说司马迁写《史记》曾参考大量书籍,有六经及其训解书23种,诸子百家及方技书52种,历史地理及汉室档案20种,还有文学书7种,总计多达102种。究竟是谁焚书坑百家,刘野猪算你狠


          12楼2011-01-10 05:05
          回复
              关于中山国(三)
                  ——————————
              中山国在诸侯争霸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诸侯争霸时代是中国远古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代,历史上称做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代起于周平王元年(前770),讫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除东周王朝外,先后陆续有楚、吴、越、齐、魏、韩、燕、赵、中山、宋、秦等十一个诸侯国称王,合称十二王国,共有一百一十五位统治者坐上王位,历时长达五百五十年。
              诸侯争霸时代是中国远古史上社会进步最大的一个时代。这一时代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阶段,旧的统治机构衰败,新的统治机构尚未完全形成,人们处于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思想比较开放,社会活动也比较自由。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都有很大的发展。
              奴隶社会末期,旧的奴隶主贵族与新生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已经失去了控制全国的能力。各诸侯国蜂拥而起,你争我夺,互相攻杀,出现了弱肉强食的局面。诸侯争霸时代的早期(春秋),各诸侯国之间经过二百多年的拼杀,先后形成了齐、晋、宋、秦、楚、吴、越等七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曾先后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诸侯争霸时代的晚期(战国),新兴的地主阶级日益强大,他们吞并和消灭周边一些旧贵族的诸侯国,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新的强国。如被称为战国七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还有曾和七国并列称王的宋国和中山国,都是战国时期较为强大的国家。
              中山国初称鲜虞。鲜虞原为厘姓,始建国于春秋时期的周景王初年(约公元前504—前533)。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和周景王十八年(前527),晋国将军荀吴曾两次率兵攻打鲜虞。周敬王十三年(前507),鲜虞军队攻打晋国的平中(即平邑,今山西大同市大同县东),击败晋军,俘获晋国将军观虎。周敬王十五年(前505),晋国派士鞅领兵攻鲜虞,鲜虞军队奋勇反击,打退了晋军。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鲜虞与齐、鲁、卫三国军队联合攻打晋国,救范氏(范吉射,晋国上卿),最后攻下了晋国的棘蒲(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赵县)。周敬王二十八年(前492),戚邑(今河南濮阳市北)叛卫(诸侯国,都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齐、卫两国出兵攻戚,戚邑人求救于鲜虞。鲜虞军远涉数百里救助,击退齐、卫联军。第二年,晋国的赵鞅攻破荀寅居住的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荀寅逃奔鲜虞。鲜虞联合齐国共同出兵帮荀寅攻占了赵氏的柏人(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西)。此后,直到战国初期,鲜虞一直是中国北方一个较有实力的强国。
              周定王十年(前459),鲜虞国君去世,传位于儿子文侯。鲜虞文侯即位后,认为即然先祖是黄帝,就应该从黄帝姓,于是改族姓为姬,改国号为中山,立都于中人城(今河北保定市唐县西),自号中山文公。
              周定王十二年(前457),知伯(荀瑶)与赵、魏、韩三氏联合灭掉范氏和中行氏后,又出兵入侵中山,攻打穷鱼之丘(即中人城),中山文公率军抵抗,兵败后被迫迁都于顾城(今河北保定定州市)。
              中山文公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六年(前459—前414)卒,传位于儿子姬窟,号中山武公。
              中山武公为政期间,****无为,生活奢侈无度,百姓多有怨言。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国以乐羊为将、西门豹为副将,领兵十万借路赵国攻打中山。中山武公组织军队全力抵抗,苦战了三年,最后被魏国人击败。中山武公八年(前414),乐羊攻破中山都顾城,诛杀了中山武公,灭掉了中山国。中山武公的小儿子姬桓在一位将军的保护下,逃往齐国。
              魏文侯灭中山后,不信任功臣乐羊,收回他的兵权,将他封在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闲居,另派太子魏击为中山君,并派一批文武大臣辅佐他治理中山。周安王六年(公元前396),魏文侯病死,太子魏击回国即位,另派弟弟魏牟为中山君。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中山公子姬桓从齐国回到中山,联络中山旧族准备起兵抗击魏军。第二年,他联合十余城的中山壮年男子组成复国大军,击败魏牟的军队,夺回顾城。魏武侯大怒,派弟弟魏挚领兵讨伐中山,与中山军大战于浍水(今山西临汾市境内曲沃至翼城县之间以南),魏军再次被击败。不久,姬桓于顾城自立为王,号中山桓王,中山国人正式复国。
              中山国称王后,共历五任王,传国虚记八十三年(前378——前296)。
              这五王是:
              首任王姬桓,号中山桓王,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公元前378—前340)。
              二任王姬成,号中山成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340—前321)。
              三任王姬衅,号中山衅王,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公元前321—前307)。
              四任王姬姿,号中山姿王,在位执政虚记九年(公元前307—前299)。
              五任王姬尚,号中山尚王,在位执政虚记四年(公元前299—前296)。
              公元前296年,中山国为赵武灵王所灭。
               


            15楼2011-01-10 05:08
            回复
                关于中山国(五)
                ——————————
                中山国,中国诸侯争霸时代十二王国之一。历史上把秦、楚、燕、齐、魏、韩七国称作“战国七雄”,这些国家地域广,国力强,故又称“万乘之国”。而中山、宋、卫等国,地域小,国力弱,则被称作“千乘之国”。中山国是千乘之国中的一个强国。
                中山国的先祖传说为黄帝后裔。黄帝生二十五子,其中有德才者十四人,黄帝分别赐与姓氏,其余十一人无德才,徙居于边远地区,成为后来的夷族。中山国的先祖在夏、商、周时被称为夷狄。夷狄活动的区域主要在中国的北方(黄河以北)。西周末年,夷狄又分裂成赤狄和白狄两支。赤狄主要活动在今陕西延安市至榆林市一带。白狄后来迁徙到今河北境内,又分裂成鲜虞(今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西北)、肥(今河北石家庄藁城市西南)、鼓(今河北石家庄晋州市西)等不同支脉。其中的鲜虞就是中山国的前身。
                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洛邑南面有楚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等九国;北面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等九国。这里首次提到了鲜虞。


              16楼2011-01-10 05:09
              回复
                  关于中山国(六)
                    ——————————
                  鲜虞原为厘姓,早期为游牧部族,何时定都建国不详。
                  春秋时期的周景王初年(约公元前504—前533),鲜虞国开始在北方强盛起来。
                  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和周景王十八年(前527),晋国将军荀吴曾两次率兵攻打鲜虞,但并没有征服。
                  周敬王十三年(前507),鲜虞军队攻打晋国的平中(即平邑,今山西大同市大同县东),击败晋军,俘获晋国将军观虎。
                  周敬王十五年(前505),晋国派士鞅领兵攻鲜虞,鲜虞军队奋勇反击,打退了晋军。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鲜虞与齐、鲁、卫三国军队联合攻打晋国,救范氏(范吉射,晋国上卿),最后攻下了晋国的棘蒲(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赵县)。
                  周敬王二十八年(前492),戚邑(今河南濮阳市北)叛卫(诸侯国,都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齐、卫两国出兵攻戚,戚邑人求救于鲜虞。鲜虞军远涉数百里救助,击退齐、卫联军。第二年,晋国的赵鞅攻破荀寅居住的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荀寅逃奔鲜虞。鲜虞联合齐国共同出兵帮荀寅攻占了赵氏的柏人(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西)。
                  此后,直到战国初期,鲜虞一直是中国北方一个较有实力的强国。 


                17楼2011-01-10 05:10
                回复
                   关于中山国(七)
                    ——————————
                  周定王十年(前459),鲜虞国君去世,传位于儿子文侯。鲜虞文侯即位后,认为即然先祖是黄帝,就应该从黄帝姓,于是改族姓为姬,改国号为中山,立都于中人城(今河北保定市唐县西),自号中山文公。
                    周定王十二年(前457),知伯(荀瑶)与赵、魏、韩三氏联合灭掉范氏和中行氏后,又出兵入侵中山,攻打穷鱼之丘(即中人城),中山文公率军抵抗,兵败后被迫迁都于顾城(今河北保定定州市)。
                    中山文公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六年(前459—前414)卒,传位于儿子姬窟,号中山武公。
                    中山武公为政期间,****无为,生活奢侈无度,百姓多有怨言。
                    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国以乐羊为将、西门豹为副将,领兵十万借路赵国攻打中山。中山武公组织军队全力抵抗,苦战了三年,最后被魏国人击败。
                    中山武公八年(前414),乐羊攻破中山都顾城,诛杀了中山武公,灭掉中山国。
                    中山武公的小儿子姬桓在一位将军的保护下,逃往齐国。


                  18楼2011-01-10 05:10
                  回复
                      关于中山国(八)
                      —————————
                    魏文侯灭中山后,不信任功臣乐羊,收回他的兵权,将他封在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闲居,另派太子魏击为中山君,并派一批文武大臣辅佐他治理中山。
                      周安王六年(公元前396),魏文侯病死,太子魏击回国即位,另派弟弟魏牟为中山君。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中山公子姬桓从齐国回到中山,联络中山旧族准备起兵抗击魏军。第二年,他联合十余城的中山壮年男子组成复国大军,击败魏牟的军队,夺回顾城。魏武侯大怒,派弟弟魏挚领兵讨伐中山,与中山军大战于浍水(今山西临汾市境内曲沃至翼城县之间以南),魏军再次被击败。姬桓于顾城自立为王,号中山桓王,中山正式复国。


                    19楼2011-01-10 05:10
                    回复
                        中山国五王
                        ————————
                      中山国称王后共历五任王,传国虚记八十三年(前378—前296)。
                        首任王是中山桓王,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公元前378—前340)。
                        二任王是中山成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340—前321)。
                        三任王是中山衅王,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公元前321—前307)。
                        四任王是中山姿王,在位执政虚记九年(公元前307—前299)。
                        五任王是中山尚王,在位执政虚记四年(公元前299—前296)。


                      20楼2011-01-10 05:11
                      回复
                          中山国的国都:
                          ——————————
                          中山国最初建都于鲜虞城。
                          中山文公即位后迁都于中人城。
                          中山文公三年(前457年)迁都于顾城。
                          中山桓王六年(前373)迁都于灵寿。
                          中山国的长城:
                          ————————
                          中山国于中山桓王时期开始修筑长城。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
                          中山国的长城现在仍留有遗迹,我国的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北的顺平、唐县等地发现了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长城高约3米,宽0.5——2.5米。中山长城的修筑方法是:先挖两侧的地基,砌石块做边墙,然后在中间填充泥土和碎石。
                          另据专家推测,如今所见中山长城遗迹大体在中山国西北边界,沿今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石家庄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于邢台西北。 


                        21楼2011-01-10 05:11
                        回复
                            中山国的“国徽”:
                            ————————
                          在中山故都出土文物中,有许多“山”字形的铜器,大者高达1.43米。铜器样子很奇怪,“山”字形的三竖都是贯通的,中间一竖与基座连接,左、右两竖在横下向内各有一个“回”形。这些铜器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因为史无记载,我们无从可知。不过,我们初步分析认为,这些“山”形青铜器很可能就是中山国的标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徽,因为中山人十分重视这个“山”字,不仅有专门的“山”形铜器,就连建筑物的顶部用的都是“山”形脊瓦。
                            那么,我们根据什么认为它是中山国的“国徽”呢?
                            主要有三点:首先,它的外形酷似中山国的都城,“曲”形中间一竖略高,代表城中有山,山高于城,这是早期中山王城(中人城)最显著的特点;其次,“山”形的横竖结构,代表着中山王城的布局。中山王都遗址实地考察所见,王都是分为东西两城,东西两城又各分南北两个部分。出土铜器的“山”形底部左右各有一个“回”形,正是中山王城城区的平面图。标志的方位恰好与现代相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横下左侧代表东城北部的王宫区,右侧代表西城北部的王陵区。横上左侧代表东城南部的上等民居和手工业作坊区,右侧代表西城南部的下等民居和商业及农产品贸易区。第三,“国徽”整体豪迈雄壮,象征中山国强盛时的挺拔屹立,岿然不倒,大有争雄于世的气势。
                            中山国的“国徽”看似简单,寓意深刻,显示出创作者的睿智。两千三百年前的一个千乘之国,竟然能设计出有着如此深刻内涵的“国徽”,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可见当时中山国不仅经济和军事上很强大,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也相当进步。中山国的统治者思想解放,敢想敢做,所设计的“国徽”可谓战国时的独创。可惜中山国被赵国灭亡后,这一先进文化并没有被继承下来。中山国的“国徽”伴随着他们的君王一直被深埋在地下,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些“国徽”才重见天日。


                          22楼2011-01-10 05:12
                          回复
                              中山国的疆域:
                              ————————
                              中山国的疆域早期大体在今太行山东麓的保定、石家庄市以西的丘陵地带。强盛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北京至河北保定的徐水市和安新县一带,南至石家庄市的高邑县以南,西至太行山,东至衡水市安平县、石家庄市深泽县、邢台市新河、巨鹿等县。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今保定市的唐县附近,晚期的活动中心在今石家庄市的平山县一带。


                            23楼2011-01-10 05:12
                            回复
                                一.中山桓王(1)
                                ————————
                              在位起讫:公元前378——前340年。
                                生 卒 年:约公元前415——前340年。
                                出 生 地:顾城王宫。
                                立 都:顾城(今河北保定定州市)。
                                迁 都: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东北)。
                                年 号:中山桓王元年(癸卯,前378)。


                              24楼2011-01-10 0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