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犯下众怒,对31国外交官鸣枪,引发各国强烈谴责。欧盟誓言追究责任,多国召见以色列外交官,巴以局势发展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在此次事件中,中国也被波及。关键时刻,美国航母紧急撤离,表明一个事实。那么,以军对31国外交官鸣枪,将造成怎样的后果?美国航母紧急撤离,又表明了什么事实?当地时间5月21日,巴勒斯坦方面组织了一个来自欧盟、英国、法国、俄罗斯等31个国家的外交官代表团,前往约旦河西岸城市哲宁访问,对当地的人道局势进行重点视察。正当部分外交官接受媒体采访时,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了平静。从现场媒体流出的画面来看,当时枪声突起,31国外交官迅速四散寻找掩护。事情发生后,引发国际社会舆论哗然。有分析认为,以军此举将造成两个后果:一方面,外交官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以军毫无预警地密集开枪,不仅严重侵犯外交人员的安全,还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另一方面,这是对31国的严重挑衅,外交官代表的是各自的国家,以军的行为显然是对多国主权和尊严的践踏。更重要的是,以军的嚣张行径不仅会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还可能破坏国际合作,冲击多国对以色列的信任,让国际社会斡旋巴以冲突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多国对以色列表示强烈谴责。其中,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明确表示,任何针对外交官生命安全的威胁都“不可接受”,并要求以色列彻查此事,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法国、意大利等国则第一时间召见以色列大使,要求以方作出解释。埃及也公开表态称,“以最强烈的措辞”对以色列进行谴责。由此可见,以军肆意妄为的做法,已经引发国际众怒。值得注意的是,在遭以军鸣枪威胁的外交使团中,也包括中国的外交人员。这一事件,无疑将会冲击中以关系。然而,对于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以军却在当天为自己辩解称,开枪是因为代表团在未经过授权的情况下偏离既定路线。以军还表示,“对由此造成的不便表示遗憾”。有分析指出,这种毫无诚意的回应透露出两个明确信息,一是以色列试图将责任完全推卸给外交使团,但却刻意忽略了以军在此事中应有的专业和克制。二是面对多国谴责,以军仅仅是轻描淡写地表示“遗憾”,并未表达歉意或反思,进一步体现了以方对国际规则的漠视。在此背景下,美国航母紧急撤离。当地时间5月19日,有美国匿名官员证实,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哈里·杜鲁门”号已经结束在中东地区的任务,并离开红海水域。有消息称,该航母在离开红海后出现在地中海水域,未来可能会返回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母港。外界认为,美国航母突然撤离中东,可能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正在逐渐收缩。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访问中东三国,却忽略以色列,被视为要将以色列边缘化的体现。对此,以色列方面也承认,美以之间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这更加证明了美以关系出现明显裂痕的说法。而以色列蓄意鸣枪威胁多国外交官,导致局势骤然紧张,表明了以色列与国际社会站在对立面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和以色列划清界限,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