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化州橘红是广东省化州县的特产,名贵的地道中药材。在药用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健胃行气、化痰止咳的良药,在国内外久负盛誉。
化州橘红从它的发现至今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于南朝·宋时已有种植,隋、唐、宋、元不断发展,明清享负盛名,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由于索橘者日众,加之功效独特,明清两朝均列为宫廷贡品,成为皇宫之御用药物。据<化州志》载:“橘红从开花至收获,官府派员守护,亲信亲点果数,统一编号,凡有脱落者,须拿官府处核销。”并有“真者一片值一金”之说。
历代官宦商贾,文人学士,凡入州地者,都希望获得一两颗化州橘红。宋代大学士范祖禹、清代“两江名宦”陈兰彬、清代状元林召棠等人对化州橘红都备极推崇;1965年国民党总统李宗仁回国观光,还特地到化州赖家橘红园参观,并购了化州橘红作纪念品。但在漫长的岁月中,橘红的种植、加工技术仅为极少数人所掌握,直至解放前夕,化州橘红仍基本为化州县城赖、李两家园所种植,数量不足2000株,仅能供少数权贵及有钱人所享用,平民百姓很难问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本着发展中药事业,造福于人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药材的生产发展,化州橘红的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扩大,到1989年底止,化州县已种植橘红17万株,年产橘红鲜果18万公斤,折合干品6 万公斤,基本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今天,化州橘红除了直接以花、幼果及果皮入药外,还被大量地加工制成橘红系列中成药。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共有几十家药厂以化州橘红为原料加工成为各种橘红丸、片、露、冲剂、药酒和数家饮料厂,生产化州橘红系列饮料。特别是化州中药厂生产的橘红膏、液、冲剂等产品,疗效卓著,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此外,化州的手工艺人,还利用橘红具有芳香性的特点,将橘红加工成各种精致的瓶、罐、烟盒、烟斗等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成为独具特色的当地旅游纪念品。因而,化州亦被人们誉为“橘城”,不少单位以“橘”命名。
化州橘红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几百年来,人们在对化州橘红的生产、使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了使这些宝贵经验能及时地总结和保存下来,县医药局、药材公司特组织了人力,在县志办的指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收集了大量资料,经过两年多的整理研究,编纂成这部《化州橘红志》。该志对化州橘红的历史、正名、品种鉴别、药效、栽培、加工、生产发展与购销等作了较为具体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志书中编录了部分优秀的费颂化州橘红的艺文、故事,这更增添了志书的色彩和可读性。今天我们编写和出版《化州橘红志》以献给热爱化州橘红的化州人民及中外人士,并传之子孙后代。愿化州橘红在今后的岁月里更好地造福人类。值成书之际,谨此作序。——梁文鹄
注:梁文鹄,系化州县医药局局长、党总支书记。



化州橘红是广东省化州县的特产,名贵的地道中药材。在药用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健胃行气、化痰止咳的良药,在国内外久负盛誉。
化州橘红从它的发现至今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于南朝·宋时已有种植,隋、唐、宋、元不断发展,明清享负盛名,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由于索橘者日众,加之功效独特,明清两朝均列为宫廷贡品,成为皇宫之御用药物。据<化州志》载:“橘红从开花至收获,官府派员守护,亲信亲点果数,统一编号,凡有脱落者,须拿官府处核销。”并有“真者一片值一金”之说。
历代官宦商贾,文人学士,凡入州地者,都希望获得一两颗化州橘红。宋代大学士范祖禹、清代“两江名宦”陈兰彬、清代状元林召棠等人对化州橘红都备极推崇;1965年国民党总统李宗仁回国观光,还特地到化州赖家橘红园参观,并购了化州橘红作纪念品。但在漫长的岁月中,橘红的种植、加工技术仅为极少数人所掌握,直至解放前夕,化州橘红仍基本为化州县城赖、李两家园所种植,数量不足2000株,仅能供少数权贵及有钱人所享用,平民百姓很难问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本着发展中药事业,造福于人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药材的生产发展,化州橘红的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扩大,到1989年底止,化州县已种植橘红17万株,年产橘红鲜果18万公斤,折合干品6 万公斤,基本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今天,化州橘红除了直接以花、幼果及果皮入药外,还被大量地加工制成橘红系列中成药。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共有几十家药厂以化州橘红为原料加工成为各种橘红丸、片、露、冲剂、药酒和数家饮料厂,生产化州橘红系列饮料。特别是化州中药厂生产的橘红膏、液、冲剂等产品,疗效卓著,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此外,化州的手工艺人,还利用橘红具有芳香性的特点,将橘红加工成各种精致的瓶、罐、烟盒、烟斗等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成为独具特色的当地旅游纪念品。因而,化州亦被人们誉为“橘城”,不少单位以“橘”命名。
化州橘红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几百年来,人们在对化州橘红的生产、使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了使这些宝贵经验能及时地总结和保存下来,县医药局、药材公司特组织了人力,在县志办的指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收集了大量资料,经过两年多的整理研究,编纂成这部《化州橘红志》。该志对化州橘红的历史、正名、品种鉴别、药效、栽培、加工、生产发展与购销等作了较为具体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志书中编录了部分优秀的费颂化州橘红的艺文、故事,这更增添了志书的色彩和可读性。今天我们编写和出版《化州橘红志》以献给热爱化州橘红的化州人民及中外人士,并传之子孙后代。愿化州橘红在今后的岁月里更好地造福人类。值成书之际,谨此作序。——梁文鹄
注:梁文鹄,系化州县医药局局长、党总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