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吧 关注:3,350,356贴子:11,138,228
  • 0回复贴,共1

静电防护在危化品作业中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有哪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危险化学品作业中,静电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点火源之一(尤其是易燃液体、气体及粉尘环境)。以下是静电防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的详细总结,适用于《危化品安全员》考试和实际工作:

一、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事故风险高
静电放电火花能量可达0.1~10mJ,而许多危化品的最小点火能量极低(如氢气0.019mJ、CS₂0.009mJ)。
典型案例:装卸溶剂时因静电积聚引发爆炸(如2015年某化工厂甲苯储罐爆炸事故)。
法规强制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0条:要求企业采取防静电措施。
《GB 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明确危化品场所静电防护标准。
二、静电产生的主要环节
作业环节 静电来源
液体输送/装卸 管道内高速流动、过滤器、喷溅式灌装
粉体输送 颗粒摩擦、分离(如气力输送)
人员操作 穿戴化纤衣物、行走摩擦
设备运行 皮带传动、搅拌、容器移动
三、静电防护具体措施1. 工艺控制
流速限制:
易燃液体管道输送流速≤1m/s(如甲苯、丙酮),初始流速≤0.5m/s(《GB 12158-2006》)。
避免喷溅:采用底部灌装或浸入式装车(如鹤管伸至槽车底部)。
减少过滤器使用:必要时在过滤器后增加静置时间(≥30s)。
2. 接地与跨接
设备接地:
储罐、管道、法兰等金属设备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0Ω(《GB 50074-2014》)。
跨接导电:
非导电管道(如PVC)内嵌金属丝并跨接;不同金属设备间用铜线跨接消除电位差。
3. 增湿与抗静电剂
增湿:保持相对湿度≥65%(对吸湿性粉尘有效,但不适用于遇水反应的危化品)。
抗静电剂:在油品中添加抗静电剂(如航煤中加入ASA-3)。
4. 人员防护
防静电服/鞋:穿戴符合《GB 12014-2019》的防静电工作服和导电鞋。
操作规范:
禁止在作业区脱衣、奔跑;
接触危化品前先触摸接地金属释放人体静电。
5. 检测与维护
定期检测:使用静电电位计测量设备接地电阻(每季度至少1次)。
消除杂散电流:检查并隔离非预期导电路径(如孤立金属构件)。
四、考试常见题型
选择题:下列哪项是易燃液体管道输送的限速值?
A. 5m/s B. 1m/s C. 3m/s (答案:B)
判断题:静电接地电阻要求≤100Ω。(×,应为≤10Ω)
案例分析:指出某次溶剂灌装事故中静电防护的缺失环节(如未接地、流速过快)。
五、典型事故教训
案例:某化工厂使用塑料管输送丙酮,因未跨接导致静电引燃蒸气。
违反条款:未执行《GB 12158-2006》第6.1.3条(非导体管道需内嵌金属并接地)。
提示:实际工作中需结合MSDS中危化品的静电敏感性(如最小点火能量)制定针对性措施。


IP属地:安徽1楼2025-06-05 17: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