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一次慰问 大白天,K躺着单人铁架子床上,已有月余。 模糊中,他感到有人进门。他睁开眼,看见紧挨着的几个衣裤。K用双掌艰难撑起上半身,靠在床头,看到四个头正对自己傻笑。K不知他们是谁,尴尬地陪笑。 “听说你病了。我们来看望你。”阿壮说,强壮的他有些羞怯。 “是啊!走不了路啦!”K无奈地说。伙伴们发自内心地笑了。 他想,他们该是他的伙伴,两三月不见,生疏了,就像自己儿时看到过年才回家的父亲一样,只敢躲在门后观望。
-
2初二的时候开始读的卡夫卡,后面快中考的时候就没读了,现在高一,再读卡夫卡感觉没那么多震撼了。之前一篇文章能感悟好久,现在读完都没感觉了
-
7
-
3“我没有自杀,我只是宣判了自己的死刑。”站在天台边缘的人如是为自己辩解,然后把鞋袜脱下,摆在自己曾站着的地方。
-
19有人看过与祷告者的谈话吗,能不能解析一下,看得不是很流畅
-
1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界,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和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哥德
-
8
-
11
-
3《城堡》怎么还没完结卡夫卡快点更新啊啊啊)
-
12
-
1我们都走在一条回乡的道路上,却不知故乡在何处
-
0有的乐曲在演奏的时候才有意义,而有的曲子在沉默时意义深厚
-
8
-
0
-
63
-
0申请人:@风子是谁 申请感言:卡夫卡的作品无法被解释,我们只能去感受。我希望大家能够来这个吧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我相信不论是普通的口哨还是奇异的饥饿艺术都有他们的价值,所以我们在这里仅仅只需要说出所感受的,而不必承担解释的责任。
-
2饥饿,口哨,以及小说都是一种艺术,但我们如何去评判那些作品?不过这也无所谓,因为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未必能够评判,仿佛在写下的那一瞬作品成为独立的个体。 当我们面对某些作品时,与其说是我们在注视它,不如说是我们被它注视;在这一刻不是我们在评判作品的价值,而是作品在评判我们的价值。
-
4卡夫卡作为一个作家为什么得到大家的赞誉,我的解释是他的作品很像一把自残的小刀,源于肌肤的痛觉缓解我们自己因为思考带来的苦痛。 大部分人一但思考就会发觉他的人生没有值得期待的地方,但正因为我们不会拼尽全力全力去追求意义,所以我们只能懦弱的等来死亡。这样的等待是压抑的,是痛苦的,而卡夫卡让我们放弃了沉重的思考,直接带我们领略这种压抑,没有前因后果,没有尽头,就如我们的人生一般,我们既不知为何而来,也不
-
0她们在很自然地抹除格里高尔身为“人”的痕迹,剥夺他身为人才拥有的,对既定事物的怀旧感。一个人会对一件东西产生特别的感情而希望留住它,但动物不需要吧,它们最多会为了领地还跟其他动物起冲突,因为领地是他们生存的庇护所。当格里高尔的一切曾为人的痕迹都被抹除,只剩下空洞的墙壁和天花板,他就真的成了一只到处乱爬的甲虫了。而格里高尔想要保住那幅画框,大概是意识到了这点。
-
6如题。
-
29
-
2861. 美具有欺骗性,美的本质是欺骗,我们却深爱这种欺骗。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归根结底是一种疯狂的、无限制的渴求有限的复归的美丽痴语。他心中瘀积的痛苦经常像洪钟似的震颤着他的敏感的神经;他的痛苦是有限之路上的一切突如其来的阻断与撞碍;他的恐惧是出于有限的复归无可期待,预感到他的痛苦和罹难终将成为一粒无足轻重的尘埃。理解他就必须经历某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进而理解那一种永不放弃(重复)的执著;而通常人们不是幸
-
360《一次远足》 麦田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床, 夜游的鸟儿都会迷路在那个地方; 行云驻足观赏, 流星沉醉于它的金黄, 游荡的人总在企望: 请给我一点麦芒 请给我一点麦芒…… 那时 2014.3
-
1在哔哩哔哩的视频上,讨论卡夫卡的视频下面评论的人很多,但是专门讨论卡夫卡的论坛人数却很少,这是怎么回事
-
10大家给一点建议,好不好啊?
-
11
-
4清晨,被撞飞在空中时,他想自己马上就死了。他不想死,还有好多东西未写,还啥都没写出来。此刻,他认识了自己。
-
2我是蜘蛛,在房梁上生活。我使劲爬出蛛网,沿着墙壁向下,离开房屋。我爬到屋后的山脚,向山顶爬去。我一步步迈腿,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不安和激动。几个昼夜,我到达山顶,终于站上那颗最高望天树的顶端。这儿好高,我不敢低头往下看。这的风狂暴,我牢牢地抱紧枝干。我呼吸急促,慢慢适应了。偶尔,我看见几只大鸟飞在更高的天空。显然,它们离太阳、月亮以及无数星星近些。我咬下片树叶,决定做风筝。我从腹部拉出根丝粘在树叶
-
1我是新进的粉丝,5月的时候才开始去看卡夫卡的小说,看过姬健梅翻译的《变形记》,然后去看了文泽尔翻译的审判。 这两篇小说剧情都是没头没尾的。不过好在虽然翻译者不同,但是都会在后面解释剧情和作者的事情。《变形记》和审判,剧情都很令人绝望。我还看过其他两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虽然没有看完,但是看了大致剧情 都是令人绝望的处境。 格里高尔不知为什么会变成甲虫,直到最后都没有复原,家人们开始远离他,嫌弃他。最后到
-
1如果有的话,请让我进去,我最近了解到的卡夫卡的事情还是有一些的。应该可以讨论。
-
2
-
1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外国版的变形记,封面是灰白色的,一个变形简约立体的人,是几个堆叠的面具 但是我怎么都搜不到,也画不出来
-
229海明威与卡夫卡——毕竟不在同一个境界 终于同时有了时间和一点想写的东西,但依旧还是牢骚,陈年已久的牢骚。 海明威是一位名气相当响亮的作家,我承
-
14
-
9
-
1由于城堡是一部未写完的作品 ,并且是卡夫卡的朋友发表出去的。卡夫卡本人从未想过发表,没怎么向人说过作品的意义。因此作品想表达的意义只能靠读者的猜测。但是无论是否正确都无法印证。
-
21我刚开始看卡夫卡全集短篇,在这之前看完寻找卡夫卡了解他的生平,看了点卡夫卡日记没看进去就换了全集去看。从最初完全很迷惑到勉强看顺畅有自己的理解(还是要反复看才能抓住想法)。我读到现在体验到的就是卡夫卡写的是生活中各种人或事对他的影响的思考和呈现。他思考自己的各种心理状态,可是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人,看待世界一样的人,被世界一样对待的人,一篇始终看不懂的文章即使能够捕捉到他所写的意思,也不能
-
23
-
13分享一下 hi,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内容~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即可获取 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o51n
-
1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是重庆大学出版社,译者张荣昌,译的稀烂,好多地方都不知所云,病句随处可见。 这个人可能懂德语,但中文没学好。
-
4难啃,但我会坚持啃下去。看的不是太懂,评论我会摘抄我认为好的句子。
-
2她是蜘蛛,在纺织工厂制衣。他们厂有十来亿织蛛。他们背靠椅背,被捆绑着做工。这样能稳定地与纺织机器对接,也对手工织衣有益。他们从腹部吐丝。为降本增效,几年前,工厂购置了制衣机器。她年纪尚轻,但仍用传统方式织衣。她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蛛丝,交替双手向上,将其从肚脐眼拉出并缠绕成线团,再拿棒针织丝衣。他的八手不停闪转腾挪,像同时指挥着四个交响乐团的指挥家。这样,她才能勉强赶上机器。厂里计件发工资,织衣数量最
-
0九点十六分,他打开门。身前防盗门的爆裂声刺进他的心脏。白瘦的钥匙在锁孔里挣扎,快要窒息。楼梯间的窗外,一片雾白。庞大的雾白不想挤入这窄窗。灰暗的空气飞舞,和破损墙壁、水泥台阶同色。几次尝试后,干瘦的布鞋拖拽怯懦的右脚探出,将松软的灰尘压迫。灰尘在怒吼,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他的右脚被灰尘抛向空中,接着左脚落下。狂暴的尘推搡他跑下楼。他停在单元门口,注视着灰暗与雾白的界线。他进入白雾。一块绿躺在墙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