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卡普塔,被遗忘的小门凌晨1时,发出进攻的信号,一面巨大的君主旗招展着,10万大军手持各种武器、云梯、粗绳和铁爪篱,口呼“安拉, 安拉,依尔,安拉”向城墙冲去,与此同时战鼓咚咚,长号齐鸣,铜鼓,镲钹和笛子发出尖锐的响声。人声和炮声,汇成一场独特的风暴。首先无情地投入的是一些并非训练有素的军队,去攻城的是土耳其的新军—他们半裸着身体,按照苏丹的进攻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作为缓冲,先使敌人疲于战斗,消耗精力,然后再投入精锐之师进行决定性攻击。人们扛着成百架云梯,被赶着向前跑去,他们向城垛上攀登,又被推了下来,再次冲上去,总是又被推回,又复上去,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他们都是牺牲品,被看成是毫无价值的人肉材料,在他们身后才是精锐部队,驱赶着他们前去送死。守城的人们占有优势,他们身穿铠甲,尽管矢石如雨也伤不了他们。他们真正的危险—这一点马胡默德估计到了— 是疲劳。他们身着沉重的铁甲不停地迎击着涌上来的轻装部队, 不断地从一个被攻击地点奔向另一个被攻击地点,在被动防御中消耗着他们的精力。经过两小时的搏斗,东方已出现曙光。这时小亚细亚的第二支突击队开始向前出击,战斗变得更加严峻了,因为小亚细亚人都是一些纪律严明的战士,训练有素,同样身披铠甲,此外,他们休整得很好,数量上也占优势,而守城的人一会儿要保卫这儿,一会儿又要保卫别处,以抗击敌人的冲击。可是进攻者到处一直都未成功,苏丹不得不把他的最后一些后备力量,最精锐的部队,土耳其的近卫军,奥斯曼大军的近卫部队一起投入战斗。他身先士卒,亲自率领1万2千名挑选出的、饮誉欧洲的、最优秀的年轻士兵,在一片呐喊声中向精疲力竭的敌人猛扑过去。现在已是最后关头了,城内到处钟声齐鸣,召唤最后一批还有一点儿战斗力的人们去到城墙上守城,还调来了船上的水兵, 因为真正决定性的战斗开始了。突然给守城者带来不幸,飞来一个石子打中了热那亚部队的首领,勇敢的康杜蒂莱·吉乌斯蒂尼安,他身负重伤,被送到船上,他的重伤一时动摇了守城部队的斗志。皇帝立即亲身赶到,以防可怕的突破,再一次成功地推下了云梯,面对着最后的果断,喘息之间,拜占庭似乎得救了,最艰难的守卫战胜了最野蛮的进攻。这时发生了一个悲剧性的意外事故,它决定于那极其神秘的一秒, 有时它会把历史带进一些玄妙莫测的深思熟虑的决定之中, 转眼之间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
一些完全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有几个土耳其人通过外墙的一个突破口,进入一个离原先攻击点不远的地方。他们不敢向前进攻内墙。可是正当他们十分着急而无可奈何地在第一、二道城墙之间到处胡乱走动时,突然发现一个内墙的小门,即所谓凯尔卡普塔小门,由于不可理解的疏忽而敞开着。这只不过是一道小门罢了,在和平时期大门关闭的那几个小时内,这道小门是为步行的人进出而设立的。正因为它并没有什么军事意义,所以在这最后一夜人们情绪普遍激动的时候,显然把它忘记了。近卫军现在却在稳如磐石的保垒当中,惊讶地发现了这道小门,它悠闲从容地向他们敞开着。起初他们猜测,这是一种作战诡计,因为防御工事的每一个突破口,每一个小窗口和每一扇门前都堆积着有成千具尸体,燃烧的油脂和枪矛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可是这儿的凯卡尔普塔小门却像平时一样呈现一派和平景象,敞开着通行无阻,直抵市中心。这种不合常情的荒唐景象确实令人难以置信。不管怎样,他们立即召来了增援部队,未遇到任何抵抗,整个部队一直冲进了内城,外城的守城部队丝毫没有察觉到在他们的背后遭到袭击。有几百名士兵看到了土耳其人在自己部队后面出现,立即发出了大难临头似的叫喊,这喊声比任何战役中的所有大炮的鸣响都更为可怕,于是立即谣言四起:“这座城被占领了!”土耳其人扯开嗓门不断反复地叫喊着:“这座城被占领了!”这喊声解除了大家的武力抵抗。许多雇佣兵以为自己被出卖了,纷纷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及时逃向海港,登船逃命。君士坦丁皇帝率领几个亲信随从迎战入侵的敌人,他死于乱军之中,也不知是怎么被打死的。第二天早晨,人们在一个尸堆中发现一双装饰有金鹰的紫色鞋子,这才断定东罗马的最末一个皇帝,就罗马人的 观念,是极其光荣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连同他的帝国同归于尽。凯尔卡普塔这一被遗忘的小门,就这样一丁点小事决定了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