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吧 关注:128,889贴子:1,118,484

提个小小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维的一首《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始终没搞懂这首诗为什么不押韵?而且还有出格。难道说,是因为方言?还是摩诘随性而作,没有修改?


1楼2011-05-04 03:22回复
    囧···王维是唐朝人,你搬宋韵清韵出来干啥···去查唐韵吧~


    IP属地:浙江3楼2011-05-04 03:34
    回复
      虽然说平水韵是宋韵,但是根据唐人的诗编的,而且要知道韵部是越早越细,越晚越宽。如果用《切韵》的话这肯定出韵嘛。


      4楼2011-05-04 03:51
      回复
        而且失传的东西让我上哪去查?


        5楼2011-05-04 03:57
        回复
          新韵还说的是根据平水编的呢~
          我查不到唐韵,=高手吧~


          IP属地:浙江6楼2011-05-04 04:04
          回复
            唐韵没有,最早只有宋朝的《广韵》206个韵部,你查吧。


            7楼2011-05-04 04:15
            回复
              你说神马???
              李登,三国魏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书已不传。
              吕静,中国晋代音韵学家。大约生活在西晋末年,作过安复令,编有《韵集》。《韵集》是仅晚于《声类》的早期古代韵书。
              陆法言,隋朝音韵学家。隋文帝开皇初年,与刘臻、萧该、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他们认为,自西晋吕静《韵集》以下所成韵书,定韵缺乏标准,各有错误。陆法言根据议论的要点,经过认真斟酌,于仁寿元年(601年)编成《切韵》五卷。陆氏家族不见容于隋朝,因此陆法言的著作只是私家著述。但是到唐以下却大为流行,因为他的书吸取了以前诸家韵书的长处。自《切韵》问世,六朝诸家韵书均逐渐消亡。《切韵》成为考订古音及作诗文的根据,研究汉语的中古音韵的主要资料,也是重要的语文工具书。唐孙愐《唐韵》、宋陈彭年《广韵》及其他韵书均以《切韵》为基础修改演变而成。原书己佚。敦煌留有残本三种,互相补充,约成原书四分之三左右。《切韵》一书可追上古汉语,下启唐宋汉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又因为《切韵》代表了中国研究语音的规则标准,所以《切韵》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掌握《切韵》音系是了解和研究语音史的基础。
              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
              隋朝的陆法言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作为判卷的准绳。修改后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修韵称《广韵》。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世称《平水韵》
              好了,接下来的故事你都知道了···


              IP属地:浙江8楼2011-05-04 04:41
              回复
                格律诗在唐代正式形成,不表明唐人就不能像前代那样写古体诗了。古体诗不讲格律,用韵也不需尽依唐代官韵《切韵》,所以往往能表现出时音或作者的方音。《切韵》由陆法言撰成于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是一本反映公元六至七世纪中国读书音的韵书,基础方言点是金陵和洛阳。到唐被列为官韵。南宋(金)《平水韵》的支韵,按源头来看是合并《切韵》的支、之、脂三韵而来的,它的微韵则等同《切韵》微韵。王维这首不是律诗,应属古体。他又拿《切韵》之韵去声志韵和微韵去声未韵放在一起押韵,应该是方音的反映。南北朝后期已有方言区支、之、脂、微合为一韵了。《切韵》的增订本《广韵》(1008年成书)现在还有全本,《广韵》以前的韵书,包括《切韵》,都只有残卷了。


                11楼2011-05-04 16:26
                回复
                  残卷有六本。王和切一二三。很希望能看看。王维这首明显古体诗,而且要知道古体相对律诗用韵比较松,之微两部发音比较接近,它们仄声也是这样的。问好道安抚使,别忘了帮忙韵书的编制哈。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1-05-04 16:33
                  回复
                    好的


                    13楼2011-05-04 16:53
                    回复
                      嗯嗯,抚摸抚摸,你果然是潜水大神。。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1-05-04 16:55
                      回复
                        明显押韵,明显古绝


                        15楼2011-05-04 16:58
                        回复
                          古体诗?难道唐诗三百首2了,把它编到五绝?


                          16楼2011-05-04 19:28
                          回复
                            古风仄韵五绝。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1-05-04 19:29
                            回复
                              好高深的东东。


                              18楼2011-05-04 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