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北京吧 关注:39,501贴子:337,455
  • 14回复贴,共1

国家图书馆现举行中医药珍贵典籍展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我去国家图书馆还书,看到北区正在举行中医药珍贵典籍展览会,挺不错的!时间是5月18日至6月30日,感兴趣的同袍可以去看看,有很多珍贵的人物图片,里面有很多汉服图画!


IP属地:北京1楼2011-05-29 20:31回复
    有机会定去


    IP属地:北京2楼2011-05-29 20:42
    回复


      3楼2011-05-29 21:17
      回复


        IP属地:北京4楼2011-05-29 22:25
        回复
          我和老婆就去那看了半天视频~


          5楼2011-05-30 13:30
          回复
            想去~~求组织~~~


            6楼2011-05-30 20:54
            回复
              看到今日有人在微博上说要废除中医神马的,实在是无语!没去国图的看中医药典籍展览的,抓紧时间去哦~~


              IP属地:北京7楼2011-05-30 23:23
              回复
                可以组织去啊。呵呵。我不知道路


                IP属地:山东8楼2011-05-31 12:39
                回复
                  从人大去国图,要有多方便就多方便~~乘公交563直达国家图书馆。


                  IP属地:北京9楼2011-05-31 15:31
                  回复
                    到了紫竹院公园就是到了国图了


                    10楼2011-06-01 00:06
                    回复
                      其实没什么意思,又不能翻阅


                      11楼2011-06-03 12:17
                      回复
                        了解一下也是好的,我那天看到了一本宋朝留下来的彩绘中医药插图,真是惊叹古人的绘画造诣!还有针灸铜人,明朝的那个国宝级铜人现在居然藏在俄罗斯博物馆!


                        IP属地:北京12楼2011-06-03 17:43
                        回复
                          宋朝留下来的?我还真没注意……那么多年竟然没腐烂啊是不是上面有防腐剂之类的


                          13楼2011-06-03 21:03
                          回复
                            谢谢啊,有时间过去看看,呵呵


                            IP属地:山东14楼2011-06-05 15:58
                            回复
                              本草介绍辅之以图历来受到医家的青睐。“图文并茂”能弥补文字记载之不足,而丹青设色的彩绘药图则更能反映实物的翔实形态。溯及《唐本草》孔志约序中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的记载,由此可推断早在唐代即有彩绘本草出现。宋元间也曾有彩绘本草行世,周密《癸辛杂识》载:“至元(1264~1294)斥卖内府故书于广济库,有出相彩画本草一部,极奇。”惜以上原书现已均佚,另有南宋画家王介(号默庵)作五彩图绘《履巉岩本草》,现亦仅存其明代抄绘本和近代摹绘本。
                                   据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子部医家类书目占990条,其中本草类医书91条,而彩绘本仅载5种,其中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履巉岩本草》(名录号4561)堪称彩绘本草中的代表。
                                   国家图书馆这部《履巉岩本草》源于已佚之王介原稿,书名源自“山中有堂,曰履巉岩”。全书**206种,一药一图,先图后文,兼述别名、性味、功效主治及附方,内容或取自其他本草书,或采自民间经验。当时的本草绘图为表现植被完整性,多是将高大植株不按比例缩小置于画面中,反致细节描绘失真。而王介所绘之图,虽为写生,但多注重细节,运用工笔画之细腻结合山水画之神韵,或局部或整体,将所绘本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虽为临摹本,但基本反映了原貌。著名药学家赵燏黄先生曾说:“本图朱砂矿绿,历久如真;铁画银钩,古朴有力。”
                                   除了彩绘精美之外,此书最大特点在于所载药物的地域性。本图谱乃就地写生,书序有云“老夫有山梯慈云之西”——似当取自杭州慈云岭一带药用植物。据考证,所收植物俗名如千年润(万年青)、地扁蓄、杜天麻(益母草)、笑靥儿草等俗名,均见于《咸淳临安志》。此外,穿心佛指(珠),护花(火)草等药名带有浓厚的浙江地方口音。而书中“草茶”一条,提及“谷雨前采嫩芽”、“杂用槐柳初生嫩芽及他物”作伪,都是杭州地区的茶文化特点,后世《本草纲目拾遗》言雨前茶“产杭之龙井者佳”亦与之符。然而既为地方本草,何出产于东北的“人参苗”?虽其后附文与五加科人参同,但药图为伞形科植物,据推断可能是当时民间的一种土人参,清赵学敏言:“土人参各地皆产,钱塘西湖南山尤多。”故王介所载“人参苗”失于文不失于图,佐证了其地域性。由此可见,此书的载药特点对了解南宋时杭州一带民间用药的发展情况及本草考证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堪称杭州民间草药图谱。
                                   总体而言,古代彩绘本草问世不多,存世稀少,更因无法版印,导致流传不广,多为散佚,现在所存者均系善本中之孤本,很少有人真正使用。长远来看,其多方面的价值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保护、挖掘、利用。
                              要是有人把这书的图发来就好了


                              15楼2011-06-09 2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