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釉】
明代永乐时景德镇窑创造成功色调纯正的鲜红釉。色泽鲜艳、匀润。在此之前,陶瓷领域还没有一件色泽纯正的红釉瓷器。(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永乐鲜红釉的烧制成功) 永乐时期,红釉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器物明显增多,常见器型有瓶、盘、碗、高足碗等。胎薄体轻,造型规整。永乐红釉系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稳定纯正,一改元代的暗红色调为鲜艳如初凝的鸡血红,后人称之为“鲜红”、“宝石红”等。永乐红釉器多无纹饰,少数印有云龙纹。有款器物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红釉高足碗中印有云龙纹饰,碗心刻葵花内书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是传世品中较少见的永乐官窑款识器物。
永乐红釉又称鲜红釉,以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釉面坚润肥厚,非常平净。胎体致密,造型秀美。多见盘、碗,也有高足碗、僧帽壶。器口边有一道非常窄、非常齐整的白边,俗称“灯草口”,底足边也是如此。底足施白釉,釉薄的地方泛黄。部分红釉瓷器光素无纹,部分由暗纹。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红釉盘内壁印两条行龙,盘心暗刻如意行云纹三朵,有元代红釉瓷及洪武官窑瓷的遗风。这种鲜红釉曾一度失传,
明,永乐,景德镇窑。高9.9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4.2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侈口窄唇,深壁,高圈足。胎质极薄,红釉匀润,晶莹明澈。器内施白釉,暗饰云龙纹。器底心划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外围葵花。器形特殊,为永乐年间新创品种。
永乐鲜红釉盘(现藏故宫博物院)
高4.2cm,口径19.3cm,足径11.7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
明代永乐时景德镇窑创造成功色调纯正的鲜红釉。色泽鲜艳、匀润。在此之前,陶瓷领域还没有一件色泽纯正的红釉瓷器。(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永乐鲜红釉的烧制成功) 永乐时期,红釉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器物明显增多,常见器型有瓶、盘、碗、高足碗等。胎薄体轻,造型规整。永乐红釉系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稳定纯正,一改元代的暗红色调为鲜艳如初凝的鸡血红,后人称之为“鲜红”、“宝石红”等。永乐红釉器多无纹饰,少数印有云龙纹。有款器物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红釉高足碗中印有云龙纹饰,碗心刻葵花内书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是传世品中较少见的永乐官窑款识器物。
永乐红釉又称鲜红釉,以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釉面坚润肥厚,非常平净。胎体致密,造型秀美。多见盘、碗,也有高足碗、僧帽壶。器口边有一道非常窄、非常齐整的白边,俗称“灯草口”,底足边也是如此。底足施白釉,釉薄的地方泛黄。部分红釉瓷器光素无纹,部分由暗纹。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红釉盘内壁印两条行龙,盘心暗刻如意行云纹三朵,有元代红釉瓷及洪武官窑瓷的遗风。这种鲜红釉曾一度失传,
明,永乐,景德镇窑。高9.9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4.2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侈口窄唇,深壁,高圈足。胎质极薄,红釉匀润,晶莹明澈。器内施白釉,暗饰云龙纹。器底心划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外围葵花。器形特殊,为永乐年间新创品种。
永乐鲜红釉盘(现藏故宫博物院)
高4.2cm,口径19.3cm,足径11.7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