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信息港吧 关注:8,277贴子:135,078
  • 5回复贴,共1

怎样预防杂鱼闹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改变钓法
  1、移钓入窝法:一般闹小鱼越闹越厉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老在一个区域内抛竿落饵,由于小鱼们“吃惯了甜桃跑惯了腿”,所以总在这个区域内活动。 钓者不妨起身来个大抛竿,将鱼饵打得远一些,这些鱼饵由远而近,由浅入深,从水底渐渐地移到窝内,不让小杂鱼发觉,而大鱼能凭其发达的侧线及生活经验,敏锐地发觉钓饵的出现而吞食之(悬坠钓法慎用)。
  2、打窝钓边法:发现小杂鱼闹得很凶时,不防用大团糟食或小鱼易食的饵料打窝,有一定的雾化效果也可,目的是把小杂鱼引到窝里并留住。钓者可放长一些钓线,选择在窝子四周不超过1米处下钩,可钓获不与小杂鱼争食的大鱼。
  3、冷窝令钓法:将小鱼闹得欢的窝“冷”一阵,不去理会,在3米以外的地方找点垂钓。但注意,既然该水域有小鱼闹窝,其他钓点也很难避免,所以事先不用打窝。
4、深水打窝法:“大鱼戏深水,小鱼闹浅滩”,小杂鱼闹窝时,应及时更换窝子,到深水或离岸边稍远的水域重新选窝。
  5、先诱后钓时差法:也叫声东击西法,即在同一窝点垂钓频繁受扰时,钓者可制做一些简单的粗散饵粒,加混一些小沙粒、小土粒,同时将钓饵装钩待用,随后一手拿掺泥的混饵,一手持钓竿在混合诱饵落水几秒后,当然混合诱饵应撒在钓点的外围,随后将钩饵抛向原钓点,混合诱饵可起到较好的诱小鱼效果。
  6、把炸弹钩用在手竿上,因饵团在一个钓点上,饵团大,溶散快,几团下去,经得住小鱼争夺,大鱼一旦进窝,便会吞食,只要看到竿头大幅度颤动,提竿必定中鱼。
  7、不打窝子法(即移动钓法):打窝子容易招来小杂鱼,不打窝子找有鱼星处下钩,也可避免小杂鱼干扰,打一∗∗∗换一个地方,能每每见效。
  五、彻底消灭法
  小鱼闹窝时,可以改用小钩,以蚯蚓为饵将撒饵面积内的大部分小鱼钓上岸。当然,这些闹窝的小鱼也并不是容易钓获的,诀窍是在装钩和提竿上。装钩时,仅用半截蚯蚓,全部穿进钩内,露出钩尖,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回推,利用倒钩将虹蛹挂住,形成虽露钩但钩尖又被虹蛹从四周遮挡的状态,另外,浮漂上下抖动时不提竿,下沉时(有小鱼拉钩的手感,迅速提华,这样容易将鱼钓起来。在一个窝内闹窝的小鱼,有时仅那么十来条,钓光以后也就安静了
六、药物添加法
 1、用“排草、灵草、香松”三种草药按5比1加入钓饵和诱饵中可解决小鱼闹窝。
  2、在粘饵中加一点中药山奈,但注意不要加阿魏,因为阿魏不仅驱不走小鱼,反而能招引更多的小鱼。
  3、撒几粒氯霉素也能起到驱赶小鱼的奇效。
  4、是在饵料中掺些“小鱼逃光光”之类的添加剂。   此外,垂钓时使用黑色条钩,不用白色或黄色的钩,也可避免招来小杂鱼


2楼2012-08-25 16:26
回复
    好专业啊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8-25 23:35
    回复
      钓鱼三部曲 挂上鱼食 抛出鱼饵 漂动收杆 小鱼到手 低头猛走……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8-25 23:57
      回复
        钓鱼时,我们经常会碰见小鱼闹窝子,特别是用蚯蚓钓鱼,一定会碰见。鱼钩放入水中后,浮漂就不知道被带到哪去了,提钩不见鱼,让人伤心欲绝、悲痛万分。钓鱼爱好者经常被气的咬牙切齿、暴跳如雷,对它们恨之入骨,相信很多人和我都有同感。小鱼虽然讨厌,但对于我们钓鱼爱好者来说,与其当空军,还不如让小鱼闹窝子,可以给我们增添不少乐趣,所以说它们也有可爱的一面。我们钓鱼时经常碰见这些小鱼,或许你还不知道它们的学名,今天我来盘点一下在我国境内的淡水河流中,经常闹窝的小鱼,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1、学名:麦穗鱼,又名罗汉鱼、肉柱鱼、柳条鱼、食蚊鱼等,各地的叫法各不相同,是鲤科一种。头小略尖,体侧扁且延长。背部色深,腹部灰白,体侧银灰,中央具一条不明显的灰黑纵带。外缘具不明显的新月形黑斑,各鳍鳍膜呈灰黑色,尾鳍叉形。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珠星;雌鱼体型较小且产卵管稍外突。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为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生活在浅水区。杂食,主食浮游动物,产卵期4~6月。卵椭圆形,具黏液.成串地粘附于石片、蚌壳等物体上,孵化期雄鱼有守护的习性。但具体来说,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麦穗鱼适合的水温28-30度,常见个体大小一般在10厘米左右,差不多和成年男子中指的大小,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生长。因此鱼线条流畅,形似麦穗,故而得名。
        麦穗鱼是一道不错的美食,用油炸,放入辣椒、姜丝、葱末、蒜末、白醋,最后滴几滴香油,搅拌均匀,绝对是一道好吃的下酒菜,不好吃不要钱。麦穗鱼虽然好吃,但并不好钓。此鱼嘴小,因而吃食很难吞入口内,见东西就抢,抢食凶猛,抢到食物就跑。特别是钓鲫鱼等不太大的鱼,最易受它干扰。钓麦穗鱼,最好用小钩、小漂、小坠、细线答配。如果麦穗鱼突然不咬钩,常是大鱼进窝的信号,应密切注意。麦穗鱼是钓鱼人最烦的一种闹窝小鱼,小小的嘴巴紧紧咬住了闹窝的头把交椅!闹窝程度:★★★★★★ 如图一所示:
        2、学名:鰟鮍,俗名红目鲫、彩片、菜板鱼、葫芦片等。嘴巴小,身体扁薄,呈卵圆形。口角无须,下咽齿l行,齿面平滑。侧线不完全,常见个体成人二手指大小,体长约5-8cm,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生长,个体小,属于淡水小型鱼类,寿命为3-4年。眼有彩色光泽,背面淡绿色,略带蓝色的闪光,腹面银白色。繁殖期的雄鱼色泽艳丽,光彩迷人。生活在淡水中,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会有它们的足迹。杂食性,吃水生植物及水生生物,繁殖期在4月底5月初,卵产在活的河蚌里,繁殖能力强,数量多,生命力强。适应水温为14 -28℃,对水质并不挑剔。此鱼性情温和,常成群游动觅食,喜好清洁而植有水草的水槽,特别喜欢在河岸旁边石头洞口游玩,喜欢做侧身动作,故而得名鰟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水系。
        鰟鮍鱼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在花鸟市场中,鰟鮍鱼逐渐被人熟知。由于外表色彩绚丽,光彩迷人,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当成观赏鱼养殖。但外表漂亮的鰟鮍并不能掩盖它喜欢闹窝抢食的一面,我们在钓鱼时,鰟鮍鱼经常不请自来,而且是成群结队,由于嘴小,不能吞入鱼钩,咬着鱼钩跑,抢食相当凶,闹窝也厉害,很难钓。还影响钓其他的鱼,所以钓鱼爱好者常常被它们气的火冒三丈,因此,鰟鮍当仁不让的稳坐闹窝的第二把交椅!闹窝程度:★★★★★ 如图二所示:
        


        5楼2012-08-26 08:50
        回复

          3、学名:白条鱼,又名小白条、餐条、餐子、尖嘴子等,属鲤科。体延长而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头稍尖,侧扁,吻短,吻长大于眼较大个体的白条鱼径。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间宽而微凸,其间距大于眼径。低海拔常见之鱼类,行动迅速,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水域。杂食,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产卵季节为5~6月,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常见个体10-15cm,最大个体30cm,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
          这种鱼我们当地叫小白条,据我所知,俗称小白条的地方最多。我们那边经常把小白条晒干碎成粉末状态,当猪饲料贩卖,并且价格不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于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特强,数量众多,在一般的河流中都能见,抢食很凶猛,闹窝自然也就少不了它们,钓鱼爱好者对它们的印象并不太好。如果麦穗鱼和鰟鮍在闹窝排名中都能榜上有名,那么小白条排名第三没人会有意见。闹窝程度:★★★★ 如图三所示:
          4、学名:马口鱼,俗称桃花鱼、大口扒、扯口婆等,属鲤科。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蓝色横纹。生殖季节雄鱼色泽鲜艳,头后隆起,尾柄较细,腹部圆。上颔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正好为下颔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游动敏捷,善跳跃,喜欢逆水游动,尤以水流较急的浅滩和砂砾底的小河为多见。一岁性成熟,繁殖期在3~6月,常见个体7-15cm,最大个体可达20cm左右,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是一种小型凶猛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水系。
          马口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淡水小型鱼类,经常成群结队游动觅食,个体虽小,但抢食凶猛无比,不挑食,什么都抢,非常好钓。尤以蚯蚓、苍蝇、米饭、面食垂钓最佳,在垂钓过程中,闹窝自然也少不了它的角色,但我认为它只是扮演配角,相比小麦穗、鰟鮍鱼和小白条,闹窝稍微好些,故马口鱼成功摘得闹窝排名的第四名宝座。闹窝程度:★★★,如图四所示:
          5、学名:棒花鱼,俗称爬虎鱼、推沙头、淘沙郎、沙锤、花里棒子等,属鲤科。棒花鱼体长,稍侧扁。头较短,吻短,前端圆钝。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背鳍无硬刺,胸鳍圆钝,均较短。尾鳍叉型,头背部稍黑,体侧具有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11个黑点斑块,背部也具8-11个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具有由黑色小点组成的斑纹。生殖时期,雄鱼身上的斑纹更为明显,胸鳍及头部均有珠星。常见个体5-8cm,小型鱼类,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沙石,主食无脊椎动物。一岁性成熟,4-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棒花鱼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及湖泊、沟塘中。
          棒花鱼生活在河流的底层沙石中,它对蚯蚓情有独钟,就算被钓上岸后还不会松口,它把死前也要做个饱死鬼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棒花鱼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它的肚子能吸玻璃,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据我所知,它好像并不喜欢面食,爱荤不爱素。我们用蚯蚓钓鲫鱼时,经常会碰见棒花鱼闹窝,而且闹窝很凶,见蚯蚓就抢,本来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来钓鱼,结果被它们气的欲哭无泪、泣不成声。由于它对饵料具有独特的爱好,用面食垂钓时闹窝相对好些,故棒花鱼获得了闹窝排名的第五名宝座。闹窝程度:★★,如图五所示:
          6、学名:白扬鱼,俗称:船钉子、步沙肌、沙里爬等,头较长,吻部在鼻孔前下凹。 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唇发达,具显著小乳突,下唇后缘游离。有1对须,侧线鳞47~49,胸部裸露。常见个体5-10cm左右,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湖泊的底层沙石中,食底栖无脊椎动物。繁殖期4~6月,漂流性卵,体较肥壮,数量较多。分布广,我国主要水系均产。
          白扬鱼和棒花鱼的生活习性差不多,都是生活在河流底层的沙石中,在传统钓中,钓底时经常会钓上这种小型鱼。虽然个体不大,但咬钩的动作却不小,漂的幅度很大,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大鱼咬钩,常常欺骗钓鱼爱好者的感情。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偶尔也会象征性的闹窝斗你玩,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相比其他几种小型鱼类,闹窝要好的多,钓鱼爱好者对此并没有生气。因此,白扬鱼名副其实的拿到了闹窝排名的最后一名美名。闹窝程度:★,如图六所示:
          以上盘点的都是在我国境界河流中经常闹窝的小杂鱼,针对小鱼闹窝,我有几个方法,仅供参考。第一,换钓位。俗话说惹不起我躲的起,在不同的钓位来回换着钓。小鱼闹窝是有时间段的,过了那个时间就好了,上次写的关于钓鲫鱼挖草洞的文章中,我就建议多挖几个草洞,就是考虑到小鱼闹窝的问题。第二,在饵料中做文章,有些小杂鱼爱荤不爱素,可以换成它们不喜欢的饵料,尽量少使用腥味重的饵料,可以使用面食,并多加拉丝粉。小鱼闹窝时不要用蚯蚓,相对会好些。第三,自制假饵。可以用泡沫、纸壳、塑料等材料自制假饵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内小鱼发现饵料咬不动,自然就会离开。对付小鱼闹窝的方法有很多,我常用的方法就是换钓位,没功夫答理它们。
          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各位钓友加以补充,对我写的内容如有疑问之处,可以交流,QQ:396672534,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钓鱼爱好者,不是卖渔具的商家,不存在打广告的嫌疑,多谢理解。如转载此文,请注明文章的作者和出处,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一种美德,谢谢!


          6楼2012-08-26 08:50
          回复
            小杆一抖 鱼儿到手 手提鱼网 低头猛走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8-26 1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