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名:白条鱼,又名小白条、餐条、餐子、尖嘴子等,属鲤科。体延长而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头稍尖,侧扁,吻短,吻长大于眼较大个体的白条鱼径。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间宽而微凸,其间距大于眼径。低海拔常见之鱼类,行动迅速,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水域。杂食,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产卵季节为5~6月,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常见个体10-15cm,最大个体30cm,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
这种鱼我们当地叫小白条,据我所知,俗称小白条的地方最多。我们那边经常把小白条晒干碎成粉末状态,当猪饲料贩卖,并且价格不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于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特强,数量众多,在一般的河流中都能见,抢食很凶猛,闹窝自然也就少不了它们,钓鱼爱好者对它们的印象并不太好。如果麦穗鱼和鰟鮍在闹窝排名中都能榜上有名,那么小白条排名第三没人会有意见。闹窝程度:★★★★ 如图三所示:

4、学名:马口鱼,俗称桃花鱼、大口扒、扯口婆等,属鲤科。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蓝色横纹。生殖季节雄鱼色泽鲜艳,头后隆起,尾柄较细,腹部圆。上颔两侧边缘各有一个缺口,正好为下颔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马口,故名“马口鱼”。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游动敏捷,善跳跃,喜欢逆水游动,尤以水流较急的浅滩和砂砾底的小河为多见。一岁性成熟,繁殖期在3~6月,常见个体7-15cm,最大个体可达20cm左右,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是一种小型凶猛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水系。
马口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淡水小型鱼类,经常成群结队游动觅食,个体虽小,但抢食凶猛无比,不挑食,什么都抢,非常好钓。尤以蚯蚓、苍蝇、米饭、面食垂钓最佳,在垂钓过程中,闹窝自然也少不了它的角色,但我认为它只是扮演配角,相比小麦穗、鰟鮍鱼和小白条,闹窝稍微好些,故马口鱼成功摘得闹窝排名的第四名宝座。闹窝程度:★★★,如图四所示:

5、学名:棒花鱼,俗称爬虎鱼、推沙头、淘沙郎、沙锤、花里棒子等,属鲤科。棒花鱼体长,稍侧扁。头较短,吻短,前端圆钝。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背鳍无硬刺,胸鳍圆钝,均较短。尾鳍叉型,头背部稍黑,体侧具有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11个黑点斑块,背部也具8-11个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具有由黑色小点组成的斑纹。生殖时期,雄鱼身上的斑纹更为明显,胸鳍及头部均有珠星。常见个体5-8cm,小型鱼类,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沙石,主食无脊椎动物。一岁性成熟,4-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棒花鱼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及湖泊、沟塘中。
棒花鱼生活在河流的底层沙石中,它对蚯蚓情有独钟,就算被钓上岸后还不会松口,它把死前也要做个饱死鬼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棒花鱼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它的肚子能吸玻璃,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据我所知,它好像并不喜欢面食,爱荤不爱素。我们用蚯蚓钓鲫鱼时,经常会碰见棒花鱼闹窝,而且闹窝很凶,见蚯蚓就抢,本来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来钓鱼,结果被它们气的欲哭无泪、泣不成声。由于它对饵料具有独特的爱好,用面食垂钓时闹窝相对好些,故棒花鱼获得了闹窝排名的第五名宝座。闹窝程度:★★,如图五所示:

6、学名:白扬鱼,俗称:船钉子、步沙肌、沙里爬等,头较长,吻部在鼻孔前下凹。 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唇发达,具显著小乳突,下唇后缘游离。有1对须,侧线鳞47~49,胸部裸露。常见个体5-10cm左右,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湖泊的底层沙石中,食底栖无脊椎动物。繁殖期4~6月,漂流性卵,体较肥壮,数量较多。分布广,我国主要水系均产。
白扬鱼和棒花鱼的生活习性差不多,都是生活在河流底层的沙石中,在传统钓中,钓底时经常会钓上这种小型鱼。虽然个体不大,但咬钩的动作却不小,漂的幅度很大,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大鱼咬钩,常常欺骗钓鱼爱好者的感情。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偶尔也会象征性的闹窝斗你玩,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相比其他几种小型鱼类,闹窝要好的多,钓鱼爱好者对此并没有生气。因此,白扬鱼名副其实的拿到了闹窝排名的最后一名美名。闹窝程度:★,如图六所示:

以上盘点的都是在我国境界河流中经常闹窝的小杂鱼,针对小鱼闹窝,我有几个方法,仅供参考。第一,换钓位。俗话说惹不起我躲的起,在不同的钓位来回换着钓。小鱼闹窝是有时间段的,过了那个时间就好了,上次写的关于钓鲫鱼挖草洞的文章中,我就建议多挖几个草洞,就是考虑到小鱼闹窝的问题。第二,在饵料中做文章,有些小杂鱼爱荤不爱素,可以换成它们不喜欢的饵料,尽量少使用腥味重的饵料,可以使用面食,并多加拉丝粉。小鱼闹窝时不要用蚯蚓,相对会好些。第三,自制假饵。可以用泡沫、纸壳、塑料等材料自制假饵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内小鱼发现饵料咬不动,自然就会离开。对付小鱼闹窝的方法有很多,我常用的方法就是换钓位,没功夫答理它们。
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各位钓友加以补充,对我写的内容如有疑问之处,可以交流,QQ:396672534,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钓鱼爱好者,不是卖渔具的商家,不存在打广告的嫌疑,多谢理解。如转载此文,请注明文章的作者和出处,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一种美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