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宗吧 关注:118贴子:3,849
  • 7回复贴,共1

【资料】姚广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江路长洲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明初政治人物、诗人,燕王朱棣的谋士,并为靖难之役的主谋之一。
生平
出家为僧
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十四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之术。曾经在嵩山寺游学,有名叫袁珙的面相者说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广孝听后反而大喜[1]。
辅助燕王
洪武年间中期,朱元璋下诏命精通儒学经书的僧侣入考礼部,道衍没有被授官,朱元璋赐袈裟送还[2]。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道衍被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合,并请求被带走。道衍于是抵达北平,并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王府,行迹非常秘密,经常与朱棣密语[3]。
朱元璋死后,明惠帝刚即位后就开始大范围的削藩行动。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岷王纷纷得罪或被贬职、或被削为庶人、或被正法。道衍于是密劝朱棣起事。朱棣说:“民意都支持朝廷,我们能怎么办呢?”道衍曰:“臣只知天道而已,何必管什么民意!”于是朱棣渐渐下决心,并私下选派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敢异能的人。道衍并在燕王宫道中训练部队,并在地下修建地穴,以厚墙环绕,周围做养鸡鸭等动物,以掩盖地下的修建兵器活动的噪音[4]。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兵部尚书齐泰命令北平都指挥张信逮捕朱棣,然而张信却把此命告诉朱棣,朱棣于是决定起兵。当时正遇到暴雨临近,檐瓦堕地,朱棣色变。道衍说到:“这是祥兆。飞龙在天,一定有风雨跟随。瓦片掉下了,将要改用皇帝那黄色的瓦了。”之后燕兵起义,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其众为“靖难之师”。而道衍则在北平辅助世子朱高炽进行防守[5]。
同年十月,朱棣袭击大宁的时候,李景隆乘间围燕京北平。道衍则善于坚守,抵抗中央军的数次攻击,并也夜间派遣壮士偷袭。后燕军回援,内外夹击获得大胜。李景隆、平安等先后战败逃撤。朱棣则围困铁铉防守的济南城长达三月之久仍不克。道衍写信劝道:“部队疲劳了,请班师回北平吧。”朱棣于是返回。此后遭盛庸军截击,在东昌之战时燕军大败,张玉被杀,再次返京。此时,朱棣打算进行稍微休整,而道衍则坚持积极备战,并进一步招募勇士,击败盛庸且破房昭的西水寨[6]。此时,道衍对朱棣说:“不要再攻下城池了,而应当迅速进攻京师。京师力量单弱,一举之下必然能攻下。”朱棣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接连在淝水、灵璧击败中央军,并渡过长江进入京师金陵[7]。朱棣在燕王府时,所接触的都是武将,而唯独道衍是定策起兵的。当朱棣在山东、河北转战时,其部队进退、战机等都由道衍决定。道衍从未临战指挥过,但是朱棣攻下南京后,论功道衍为第一[8]。
辅助明成祖
朱棣攻占南京后即帝位,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后恢复其姓,并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明成祖与其交谈时,称其少师而不叫名字。朱棣后命其蓄发,道衍不肯。后赐宫第与宫人,都不接受。道衍则常居僧寺中,穿戴冠带入朝议事,退朝后改穿僧衣[9]。之后,出巡赈灾苏、湖等地,在抵达长洲的时候,把自己获赐的金帛都散与宗族乡人[10]。
道衍本人好学,善于诗文。与王宾、高启、杨孟载等人为友,并被宋濂、苏伯衡等人推奖过[11]。在朱棣攻占南京时,曾劝朱勿杀方孝孺,并说如果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断绝了[12]。朱棣即位后,广孝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号福吉祥[13]。此外,广孝还担任监修、主持重修《明太祖实录》;并与解缙等人修纂《永乐大典》,书成后得到明成祖的褒美[14]。朱棣在北京、南京往来,以及北伐时,广孝皆留在南京辅助太子。永乐五年,皇太孙出阁就学,广孝担任侍读说书[15]。
晚年
姚广孝到晚年后,著《道余录》,专诋程朱理学,引起当时人们的鄙夷[16]。当其回乡省亲访友,至长洲拜访其姐,但姐姐闭而不见;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道:“和尚错了啊,和尚错了啊。”又跑去见其姐,姐姐又骂他。广孝为之惘然,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17]。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广孝已经有八十四岁高龄,病重不能上朝,仍然在庆寿寺居住。明成祖驾车临视,相谈甚欢,并赐金睡壶。临死前的姚广孝请求明成祖,释放禁锢已久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姚广孝顿首感谢,之后不久去世[18]。


IP属地:四川1楼2012-09-18 13:58回复
    身后
    同月十八日,姚广孝病逝庆寿寺。朱棣听闻后,辍朝二日,并以僧礼下葬,百官吊唁者众多。此后追赠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朱棣亲自为其制神道碑记录其功[19]。
    洪熙元年,加赠少师,配享成祖庙庭。嘉靖九年,明世宗对阁臣商议,姚广孝虽然有功劳,但是毕竟为出家人,供养太庙总有所不尊。于是尚书李时偕大学士张璁、桂萼等议请移祀大兴隆寺,由太常寺逢春秋致祭,后得到明世宗批准[20]。
    著作
    《逃虚集》
    《逃虚子诗集》
    《逃虚类稿》


    IP属地:四川2楼2012-09-18 13:59
    回复
      参考文献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
      《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二
      《罪惟录列传》卷十六
      《明诗纪事》乙签卷三


      IP属地:四川4楼2012-09-18 14:00
      回复
        姚广孝画像



        IP属地:四川5楼2012-09-18 14:01
        回复


          IP属地:四川6楼2012-09-18 14:03
          回复
            道衍和尚,不安分


            8楼2014-08-10 13: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