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戈林果之外,其他的角色还是相对忠实原著的。
觉得编剧把小说中约翰(副主教的弟弟)的某些性格移植到了戈林果身上,同时发扬了这个角色在小说后半段担任作者代言人的身份。这样一来,戈林果的形象可能更符合这个人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即使关于他的信息并不多,而且多多少少让人联想到维庸。
关于戈林果在小说后半段担任作者的代言人,情况是这样的。或许是因为戈林果在故事情节上的作用已经不复重要(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已经出场,不再需要他牵线),作者就把之前很多长篇大论交给这个角色。比如雨果热情赞美哥特大教堂和建筑艺术的泱泱文字,一般人看小说的时候直接跳过。有心人会发现小说前半段雨果会用专门的章节来赞美哥特大教堂和中世纪建筑,到了后面就直接用戈林果的嘴说了,并且有名言一句:“我从前爱女人,后来爱禽兽,现在呢,我爱这些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