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吧 关注:302贴子:962
  • 11回复贴,共1

人的笔迹与心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理学研究最难的就是看不到人的大脑的结构和活动情况。 因为从人的大脑中也看不到什么,所以如何直观地看到人的大脑智力、智慧情况,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理论界无法解决的问题。 关于人的笔迹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中国宋朝就有研究笔迹现象的专著,西方也有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也是初步的,并未达到心理学的要求。 
我们从人的笔迹研究中发现,人的笔迹正是人的大脑心理的窗口,也就是说通过笔迹可以客观地了解人的性格、气质、智力、智慧状况,这是个人的研究发现,是否如此,需要人们去进一步实践和认识。个人观点,供参考。 
1中国古代“字相学”与西方近代“字相学” 
2笔迹心理学 
3笔迹与人的性格、气质、智力、智慧的关系 
一、中国古代“字相学”与西方近代“字相学” 
不是说人类没有研究心理现象以及如何观察人的心理。中国古代的“笔迹学”及“字 
相学”与西方的“字相学”对此都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下面对此做一些简单介绍。 
1.中国古代关于人的笔迹的研究 
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研究人的笔迹现象的专著,《梅花易数》宋朝邵康杰著。这本书它实际上是一本根据中国的汉字结构进行人生、命运预测的相书,对人的手写笔迹也有广泛深入地研究,但主要是算命的。下面我们摘抄一段,大家对此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字间骨格有精神 窗下功夫用的深 
笔迹丰肥金见火 诗书堆里久淘融 
金木重重见贵神 笔辉清楚见精神 
耸直一行冲宝益 富贵荣华日日新 
方圆端正笔无尘 年少发科入翰林 
…… 
起头落尾如鹰嘴 心里尖谋刻薄心 
土形之字活而圆 用神清楚是英贤 
笔底到头无开断 一家荣耀有余钱 
笔端尖小事无成 粗俗须知业不精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字相学已经涉及到人的心理研究,已经发现了笔迹与人的聪明和 
智慧有关。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世界至今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尚没有突破性的学术进展, 
在古代社会对心理学的研究不可能有完善的研究和成果。中国古代对心理学的研究,也只能 
对一些现象做出观察及结论。 
当人们对笔迹现象进行研究时自然会发现人的笔迹是不同的。一些人当了大官,他们的笔迹与普通人的笔迹不同,笔迹现象或稍显刚毅、潇洒,或有龙飞凤舞之气势;一般老百姓的笔迹自然是平淡无奇,有的人甚至连字都写不好。这样,也非常容易使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笔迹与人的命运有关,从笔迹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命运等。 
从中国古代的笔迹学研究中可以看出,人的命运与笔迹有关,人的祸福吉凶与笔迹有关,等。人的命运是由笔迹所决定的吗?人的笔迹又是什么所决定的哪?笔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内容是什么?都没有研究及文献。 
  

附:冯班说:“赵文敏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其实仔细分析起孟的字,可以发现他缺乏君王应具备的那种雄才伟略,过于纤柔的性格必然造成他这种多桀的命运(见下图)


IP属地:四川1楼2007-06-15 16:05回复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家们对笔迹与年龄的关系也做出了一些判断。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这样说到:“书有老少,区别浅深,势虽异形,理则同体。所谓老者,结构精密,体裁高古,岩岫耸峰,旌旗列阵是也。所谓少者,气体充和,标致雅秀,百般滋味,千种风流是也。老而不少,虽古拙峻伟,而鲜丰藏秀丽之实。少而不老,虽婉畅纤妍,而乏沈着典实之意。试以人品喻之,谋猷谙练,学识宏深,必称黄发之彦。词气清亮,举动便利,恒数俊髦之英。”“老乃书之美也,少则书之姿颜”。李煜也有论述:“壮岁书亦壮,犹嫖姚十八从军,初拥千骑,凭陵沙漠,而且无滴敌。春来书亦老,如诸葛董戎,朱睿接敌,举板舆相随,以白羽麾军,不见其风骨,而毫素相适,笔无全锋。”这两段话基本上反映了笔迹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即不同年龄的书写者,在笔划的力度、结体的精密、笔法的老辣、运笔的沉着、布局的整齐等都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古代理论中有很多书法鉴赏方面的论述,颇具代表性的笔迹分析莫过于王羲之在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的一段:“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地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这是早期笔迹分析的典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家们对笔迹的思考越来越具理性,分析的问题也更加具体。张怀谨的陈述颇有见地:“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观彼遗踪,悉其微旨,虽寂寞千载,若面奉微音”。他对书法的研究达到了只见其字,如晤其面的境界。

    项穆是一个高明的鉴赏专家,他说:“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知其心”,“论书如论相,观书如现人,人品既殊,识见有异”,“若卷初展,邪正得失,何手何代,明如亲睹”。包世臣的结论则更为直接明了:“书之形质如人之五官四体,书之性情如人之作止默语”。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也有记载:“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朱长文在其《续书断》中分析道:“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学术渊博,议证持正,无少阿徇,其中抗烈,不可夺也。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续,如其为人”。还说:“杨凝式以书为心画,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之。故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象志气之妙;观《元资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也之纯”。

    朱和羹在《临池心得》中讲过一件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有位叫李侍问的书家,自以为水平高于大书法家董其昌,将自己的书法与董其昌的作品放在一起比高低。董前去看了以后说了句:“书果往,但有杀气”。结果不幸言中,过了不久这个人就在战争中阵亡了。至于董其昌是怎么看出李侍问的字有杀气,凭什么预测了此人的死亡,并无细节描绘,也没有相关资料遗留下来,也就无从考证。

    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四个人都是习练王羲之书法取得成功的。周星莲专门谈到欧阳询,称其“从谨严中得森挺,从密粟处得疏朗,或行,或楷,必左右揖让,倜傥权奇,戈戟锯锐,物象生动,自成一家风骨”。之后说,前人讲欧阳询长相丑陋但颖悟过人,看了他的字(见下图)便相信了。米芾说欧阳询的书法:“如新瘥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勤”。苏东坡也作出回应:“率更(欧阳询)貌寒寝,敏悟过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历,正和其貌耳”。从字中看出欧阳询的性格,而且能与其相貌挂起钩来, 这对笔迹学研究应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IP属地:四川3楼2007-06-15 16:10
    回复
      2025-08-19 01:14: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笔迹心理学 
      笔迹心理学是我们在研究了人的大脑智力因素之后,在寻找人的笔迹与人的心理、智力、智慧关系时意外发现的,笔迹心理学是说,通过人的笔迹可以直观地认识人的智力结构和智慧能力。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及内容。我们的研究有两个内容:一是整体字迹现象;二是笔划现象。 
      1.人的整体字迹现象 
      俗话说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口。是有一点,但是我们无法通过深深的眼睛去判断和认识 
      人的大脑的功能。我从1981年开始研究人的笔迹现象,当时只是为了了解一下笔迹到底 
      有什么规律或者秘密。通过对几十个同学的笔迹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笔迹与人的性格、聪明程度及学习能力有关。 
      聪明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字也写的好;相反,学习差的学生字写的就不好,很乱。研究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因为人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的思维又有什么规律,当时还没有成熟的认识。 
      到了88年,新闻媒体广泛的介绍西方的“字相学”,一下帮我打开了认识人的心理、智力、性格、气质之迷。虽然西方的字相学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证明了我关于笔迹的研究其内容和方向都是对的,是一个科学论题。很快我就把所有的研究整理了出来,发现人的笔迹也有规律,并结论它完全是由人的心理、智力、智慧能力所决定的。 
      人的性格、气质分三大类,笔迹也分三大类。人的智慧思维分五个层次,人的笔迹也分五个层次等等。详见整体笔迹及现象图(16-1)。 
      这样的研究成果必须在研究人的心理、智力、智慧的本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才能得出相关结论 
      2.人的笔划现象 
      笔迹现象,也就是人手写的笔划特征及现象。我们在研究人的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与人的笔迹关系时,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我把学习好的学生的字放在一起,把学习不好的字放在一起,通过这种排列对比的方法发现了笔迹的一些规律。 
      人的笔迹有如下现象:点,有长点、短点和园点;横,有横上、横平和横下斜;竖,有长竖、短竖和中竖;撇捺,有长撇捺、短撇捺和中撇捺,等等。最后确定:“横”与人的上进心有关,“点”与人的兴趣心有关,“竖”与人的注意力有关,“横折”与人的理解能力有关,撇和捺与人的记忆力有关。这样把人的心理因素同人的笔迹就联系在一起。 
      3.笔迹心理学是科学而不是迷信 
      有人认为我们关于笔迹研究的结论太主观。不是主观,而是客观。主观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客观是根据客观事实现象发现其规律的。还有人认为这是迷信,因为字相学预测人生是迷信,根据笔迹研究人的心理也是迷信吗?把什么都当作迷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迹心理学根本不是用来预测的。 
      科学和迷信是完全不同的。迷信是一种不能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现象;科学则是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就心理学来说,心理因素、智力因素、智慧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及每一个人之中的客观的现象。有的人命运好,决不是天生的,而是婴幼教育的完善以及心理因素的完善、智力能力的完善和智慧的完善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聪明与否是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人的智慧能力是由人的知识含量所决定的。一个人当皇帝、当官是由人的智慧能力所决定的,这些人之所以当大官,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能力达到了管理国家及地方城市的水平,他们的能力自然通过笔迹反映了出来,因此恰好证明笔迹是人的智慧能力及大脑功能的客观反映。这就是我们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的笔迹即手写体笔迹,就是人的智力、智慧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对人的大脑功能客观的综合反映。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笔迹去分析和认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笔迹为什么反映了人的大脑功能,这一点也是十分简单的,因为人的大脑的一切思维活动都要通过手和笔表现出来的。特别是,在人类创造思维的同时,首先创造了文字符号,可以认为,没有文字,就没有人类的思维,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古代的人类社会是如此,现今的人类还是如此,我们个人所有的学习,所有的大脑思维活动能离开写字吗?


      IP属地:四川5楼2007-06-15 16:15
      回复
        书写水平高,整篇布局整齐美观,行间距和字间距都非常清晰整齐,反映武则天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博而精深,也反映武则天有很好的对大局的调控能力和把握力。也反映武则天行事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组织层次。
         
         字迹比较小,反映武则天做事细致,耐心,精于世务,有良好的专注力和观察力,凡事亲力亲为。
         
         字迹小,字迹形态是正方形,反映武则天办事稳重踏实,细心谨慎,原则性强,根据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去行事。也反映武则天的情感自律,不容易外露,因此,象她这样写字的人去处理事情时,往往会给人感觉心肠比较冷酷。
         
         字迹比较紧凑,没有展放的线条,反映武则天举止沉稳而不事张扬,深沉于内而温和沉静于外,也反映她的感情比较压抑和封闭。
         
         书写的速度比较徐缓,压力比较均匀,用笔比较凝重,反映武则天是位善于思考的人。她的思维风格严谨慎密,在行事之前,一般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做好周密计划,充足的准备后才会去执行。我们从很多史实的描写中,可以知道她在处理事情时非常镇定,毫不动情,甚至显得很冷酷。实际上,不是她没有情感的牵动,而是这些情感的冲突和矛盾已经在做决定前就进行了处理。
         
         线条比较圆润,拐角的地方是园弧形,反映武则天为人处世很有弹性,懂得采用方式方法。也反映武则天的性格的柔韧性比较好,善于克制忍耐。也反映武则天对自己目标的追求持之以恒,坚忍不拔。
         
         字迹的起笔和收笔都比较认真、仔细,反映武则天凡事都会在做之前进行周详考虑,她所采取的行事方式是逐渐挺进、逐步占领的方式。收笔比较谨慎不伸展,反映武则天做事比较保守,稳妥,不喜欢冒风险。因此,她不能做一名开拓性的君主,她在位时所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不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而更多的是为了稳定她的地位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点写得比较圆,清楚,反映武则天是位注重细节的人,对细节有很强的记忆和判断,精于世务。她往往引证准确的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做事有始有终,所有工作都完成得准确细致。行间距的距离和字间距的距稳定,反映武则天的情绪稳定,能够将事情自始自终做到底。
         
         字与字的间距比较大,反映武则天的防御心比较重,处处谨小慎微,缺乏安全感。这种缺乏安全感,防御心比较重的性格可能来自少年时代身处复杂、到处是陷阱的宫廷。这点还可以通过她写的单个字看出来,就拿她的单字来说,给人感觉就象是一个堡垒,线条圈在一起,放不开,收笔给人感觉尤为小心谨慎,横笔画、竖笔画写得都比较拘谨,并且横、竖不直。如果是一位很有自信心,很有安全感的人他所写的字的横、竖笔画应该是比较直的,线条不应该是这么拘谨,而是比较展放的。武则天的这种深层次地缺乏安全感的心态一般人是很难感觉得到的,它们被掩藏在她的精明、智慧的外表下。这也可能是她为什么有极强的权力欲的原因,因为在复杂的、变幻莫测的,稍有不慎就会命不保昔的皇宫里,只有拥有了最高的权力才可能“真正”安全。


        IP属地:四川6楼2007-06-15 17:03
        回复
          重要的笔迹特征:整篇笔迹给人的感觉是深沉、稳重,书写速度徐缓,整篇笔迹布局尚好,但是笔迹大小不一致,有的字大如:“秦、书、兴”等字,有的字小如:“十、五、日、壬”等字,每个字的收笔都比较小心、拘谨。
           
           从以上的笔迹特点可以知道书写者性格属于内倾型,平素不苟言笑,不喜欢交际。兴趣爱好虽然狭窄,但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精深。行事谨慎小心,即使外界环境处在混乱中,也能静观事变。思考周密,一个问题可能会反复思考,行事稳重,力求万无一失。有很强的野心,但善于隐忍,不事张扬,因此别人很难觉察到这点。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理,也善于利用别人的缺点。内心情绪波澜起伏,但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喜欢少说多听,别人很难知道他内心真正在想什么。


          IP属地:四川7楼2007-06-15 17:05
          回复
            蒋介石书写的这四个字,给我们的感觉是四个字写得非常平稳,每一笔用力都比较重,笔画刚劲有力,反映书写者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且坚定果断。每一笔的书写速度为中等速度,用力比较均匀,笔迹架构严谨,布局合理美观,反映书写者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做事力求稳,也反映出书写者一旦主意已定,必定会坚决贯彻执行之。每个字的右半部分要比左半部分突出,尤其是每个字的最后一笔,使整个字看上去重心偏向右下部分,但整个笔迹的架构还很稳,反映书写者是位能展望未来,具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能够把理想抱负和实际行动相结合起来的人。“亲”“精”“诚”的最后一笔的钩虽然拖拉得比较长,但还比较适度,反映出书写者内在情感丰富、热烈,但并不轻易流露出来;也是书写者具有宗教信仰的反映。


            IP属地:四川8楼2007-06-15 17:06
            回复
              有分析怀素性格的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05 22:26
              回复
                高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02 09:42
                回复
                  2025-08-19 01:08: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01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