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小说吧 关注:869贴子:13,292

【言情】淇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在贴吧坑了一篇,十分之汗。
那个时候,在QQ群里听见汉服小说吧开通了,非常激动,也非常犹豫,不知道自己的水准,够不够写一篇完整的小说。但是汉服带给我太多感动、欢乐和泪水,我因为汉服,我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了肝胆相照的友情,我想写出来。
但是太仓促的考虑,让小说千疮百孔。我啃着秃笔写了好久,觉得原先的故事很不合逻辑。于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重新设定了人物和背景。
这篇小说不会坑的,我目前停下了其它稿件,全力写这一篇。
两日一更,祝阅读愉快。


1楼2013-02-04 19:05回复

      1,淮河公园
    淮河公园离城中村很近,白天,公园里游人稀少,我常常独自来,坐在大槐树下的石凳上,想挣钱的法子,想生活的出路,一想就是一整个下午。
    更多的时候,我在树下构思小说,把千奇百怪的高干、总裁、千金小姐、私立贵族学校等等要素,熬成一锅,编出个故事来。我没上过大学,而且很穷,高干和总裁都离我很远。但我要靠稿费糊口,只能这么写。
    “穷”字像一个千斤的秤砣,压在我头上,叫我常常忘了自己的身份与年龄。其实我是来淮州打工,一个挺好看的,二十一岁的姑娘。
    春天时,公园百花齐绽,晚樱、海棠、桃、杏、梨,粉白的花枝一丛丛一簇簇,又清香又娇媚,好像天边的朝霞。我在这儿坐着,常常把身心都忘了,一心一意编织男女主人公间的爱恨情仇。
    那天公园走来一大帮人,有男有女,全穿着古装,吓我一跳,几乎怀疑自己穿越了。我挺好奇,远远地跟上。
    那群人里,专有几人穿着短衣,负责拿道具,扛相机。领队的老头,六十多岁,留着长头发,在脑后挽个花白的髻。他左手走着一个年轻公子,背着长长的古琴包,一身衣服很讲究,简直能算“华服美冠,玉树临风”。我从前只在电视里,见过这么好看的人,不由多看几眼。谁知竟被察觉到了,那公子对着我微微一笑,吓得我立刻调转目光,脸蛋发烫。
    行到一处开阔的草坪,队伍停下,短衣们开始摆道具。游客们被吸引过来了,议论纷纷。一人大声问:“嘿,你们干嘛呢?唱戏么!”那公子走上前,神情平静,对他鞠了一躬,说:“不是唱戏,是祭祀。今天是三月初三,也是传统的上巳节。在古代,上巳节是一个法定节日,非常隆重。但是现在,我们洋节过了很多,传统节日却很少了。我们想用传统的方式,让大家记起中国的节日,中国的风俗。这身衣服,也不是戏服,而是汉族人的传统服饰,叫汉服。”
    他说话斯斯文文,吐字腔圆音正,极富磁性的嗓音,好像甘冽醇厚的美酒,汩汩流进我心里。我呆呆地问:“什么是汉服?”
    “比如日本有和服,苗族有苗服一样,汉族人也有自己的衣服,就是汉服。从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一直到到明朝灭亡,清政府颁布剃发易服令,中间四千多年,汉人都穿着这种交领右衽,系带束腰的衣服。咱们自称华夏,这个华,就是指美丽的衣服。”
    他说话真有文采,我不禁笑了,感觉很自卑,好像他高高在上,和我不属于一个社会阶层。围观的人也好奇万分,连珠炮似地问。他一张嘴招架不住,便笑着拱拱手,说:“抱歉,抱歉,祭祀要开始了,诸位要是对汉服感兴趣,请登陆百度汉服吧。”
    有手机的人就纷纷开始上网,查找百度汉服吧。我是个连手机都没有的人,只好干站着。那公子回到同伴中,排队站好,一个头戴平天冠,身穿黑红礼服的中年人,在祭桌前念了一篇文言文,然后助手们端着祭品,依次上来,他说几句话,领着小辈们作揖。那公子作揖的动作尤其优美,石青色的广袖舒舒垂拢在胸前,不卑不亢,神情谦和,然后手往前伸,腰往下弯,充满了肃穆的礼仪感。观众们都被严肃地气氛感染了,情不自禁,屏气敛声。
    祭祀后,那老头把祭品分给了游客,祭品受过高媒神的亲泽,据说能带来甜蜜爱情。爱情离我这种穷人,自然很远很远,但白得一个苹果,就能省下一顿饭钱,干嘛不要。
    祭祀之后,开始“祓禊”,这环节欢乐多了,那个梳发髻的老头,拿着一束泛黄的柳枝,沾着铜盆中的水,洒在别人的头上,以示禳灾祈福。游客们争着排队,巧得很,我竟排在那公子的后面。汉服把他的后背,衬得笔直挺拔,乌黑的帽子遮住头发,那脖子愈显得白皙有力。我不禁问:“哎,你们穿着汉服,这么宽的袖子,这么长的下摆,干活多不方便呀!”他回头一笑:“我穿的汉服,名叫直裾,这是一种礼服,只在正式的场合才穿。干活的时候……”他指向一旁的几位短衣,“这种衣服,叫裋褐,上衣加裤子,袖口也窄,适合干活。”我笑着说:“你是不是很喜欢看书?说话特别有文采。”他点点头:“我确实喜欢书。”
    I


    2楼2013-02-04 19:05
    回复

      这类帖子真不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穿汉服,好激动好激动,照个照片同袍们看呀!”有的照片风姿俊美,器材讲究,配上汉服,不亚于影视明星。但也有人其貌不扬,汉服也廉价,对着镜头傻傻地笑,把风雅和复古丢到了九霄云外。挺奇怪,我偏爱第二种,而且说不出原因,好像他们身上,有一种沉默而惊人的力量,才刚刚抬头。
      是真实和质朴的力量吧。
      这种真实和质朴,简简单单,没有炫耀,它褪去了勾人眼球的华美皮相,却把滚烫火热的理想和希望,摆在读者眼前,好像浮云散尽的朗月,流水枯竭后的白石,因为恳切和真诚,所以格外有魅力。
      我一张一张地看图片,不禁浮想联翩:“要是我穿上汉服,该是什么样子。还记得小时候看白娘子,很喜欢里面的衣服,在家披着被单,伪装宽袍大袖。唉,古装这么好看,现在怎么失传了呢?”
      忽然间,一个帖子映入眼帘:“新同袍必看,为什么汉服没有流传到今天”。我点开一看,好不震惊。明末的大屠杀、江阴的八十日、民国复兴汉服的章炳麟、孔府私藏的上百件汉装,还有穿汉服上街的第一人王乐天、英年早逝的老吧主溪山琴况……我读完帖子,心潮澎湃,只觉有一种麻酥**微微的刺痛,从血液里涌出来。我真没想到,小小的一件汉服,竟能承载这么多东西!我激动得难以自持,关上电脑,走到窗边,大口呼着冷空气。
      这时小窗外一片漆黑,天与地都沉浸在宁谧里。远处空空荡荡的马路上,隔十来米,就亮一盏昏黄的路灯。那光照不见人,只照见路畔笔直的行道树。我心里忽然又疼又痒又麻又酸,仰头看天想:“穿一下又怎样呢?汉服这么美,而且那么多人都穿,你也穿一下,又怎样呢?”混沌之中,我仿佛已穿上了汉服,宽宽的袖子,缠绕的裙裾,垂顺的棉麻布料像水一样,凉丝丝的贴着身子……那一定轻盈且柔美。
      但猛然间,有一个声音在我脑子里响了:“你这个穷光蛋,连吃饭交房租都不够,还想穿汉服?汉服能供你吃么?能供你穿么?能让你出门免费坐公交么?什么文化,什么复兴,那都是有钱人吃饱了才那么干。你,张倩,只是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穷的叮当响的乡下人,乡下人!”
      美丽的汉服少女,陡然从幻想的天国国跌落,摔在又冷又硬的现实地板上,碎成了许多小渣滓。我颓然长叹,地支着额头,难过无比。我想:“钱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它凭什么主宰人的喜怒哀乐?没钱的人,就什么都不配有么?没钱的人,就只有永世不得翻身的穷,穷,穷么?”


      4楼2013-02-04 19:05
      回复

        我哑然失笑,脱下外套,隔着一层薄秋衣,把汉服穿在身上。汉服的布料是天然棉麻,微凉而柔软,仿佛母亲的手一般,温柔地贴着身体起伏。我系好衣带,站到镜子前,不觉呆了。镜子里有个全然陌生的我——苗条修长,纤秾合度,松松散散的马尾垂落下来,搭在左肩前,透出一种我从未在自己身上见过的、端庄娇媚的风情。
        那仿佛是煊赫的强汉,灿烂的盛唐、理性的富宋、刚健的大明,那仿佛是不屈的崖山、不死的江阴、不退一步的卢沟桥——几千年岁月文明血和火,淬炼出了这缕精魂。它附身在这小小的衣冠上,目光灼灼,美得惊心动魄。
        镜子里的汉服丽人对我笑,像一朵幽美的花,开在东方文明的根须上。我从前没发现她,今天才遇见了,原来她竟这样美。
        卫庭木回来后,大为吃惊:“你穿汉服,果然很好看。”我想:“你也穿着汉服呢,而且比我好看得多。”
        真的,汉服把他的男性之美,勾勒得淋漓尽致。他身材颀长,腰背笔挺,脸上的神情从同坦荡,也像一个沉淀了三千年岁月文明的精魄。我感到一种奇妙的共鸣,在胸腔里嗡嗡震响,两眼之中热辣辣地,既佩服他常穿汉服的勇气,又感谢他让我认识了汉服。
        卫庭木向我说:“我以前看到一段话,说最传统的汉服深衣,每一个裁剪细节,都有含义。它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成直角,象征地道方正,中缝贯通,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上衣下裳,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君子着深衣,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要遵循天道圆融,怀抱地道方正,遵循人间正直,行动进退有权衡有规矩,生活起居合四时合阴阳……”
        他的声音流进我的耳朵,每一个字都响当当敲在心脏上,迸溅出万道金光。我几乎要哭了,但完全不知道为何要哭。是为悠悠的灿烂文明字好么?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又找到了真正温暖而坚韧的信仰而感动么?是传承自祖先的、睡在血液里三百年的精神,隆隆咆哮着睁眼了么?我完全不知道,心跳变成了一只小船,随卫庭木的娓娓相谈,在风涛密雨里艰难颠行。
        庭木说了许久,猛然打住,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一说汉服就激动,对不起,挺罗嗦吧?”我连忙用袖子遮住脸,怕他看见我哭了,说:“还好,不罗嗦。”
        他笑了一笑,说:“其实汉服吧有很多精品帖子,比我讲得好。汉服文化博大精深,我也不过知道一点皮毛。”
        我也一笑,心口发闷,有好多话想说,但完全不知道要从何说起,半天才道:“我觉得,博大精深的,是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太深太难了,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入门。我背过四书五经,读过前四史,翻字典查资料,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仍旧不理解。汉服是一道大门,它用贴近自然、贴近古人的生活方式,把现代和传统文明间的隔阂,打开了。真的,我在镜子里,看见穿汉服的自己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那些特别有趣的流行小说远了,读不懂的经典古书近了。——将者智信仁勇严,夫子温良恭俭让,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好像奔腾的江流,突然涌出了记忆深处。这些句子,我还是不大懂,但先贤们把句子写出来时,那种感情和希冀,我却隐约明白了。”
        庭木听着,先是笑,而后惊,最后几乎肃然起敬了,说:“了不起,你居然看得比我还透。你这样的文采,不当作家都可惜了。”
        我笑着说:“我还真是一个靠稿费糊口的。但不是作家,只是一个小写手。”庭木满脸震惊:“你真的是作家啊!”我纠正说:“不不不,我只是一个混饭吃的小写手,根本谈不上作家。”
        庭木表情惊讶,语气肯定地说:“你是作家。”
        我无奈地苦笑,心想:“天下哪有我这么穷的作家?”庭木半信不信地问:“写手和作家有什么区别?”我说:“作家有操守,有文化,而且有钱。写手,比如说我吧,没操守没文化,而且没钱。”他哈哈笑了,说:“那什么时候,能让我拜读一下没操守没文化的作品吧。”
        我想起那些乌七八糟充满色情描写的故事,好不尴尬,说:“再说吧,再说吧。”
        这天下午,我在他家呆了很久,谈天说地,汉服、历史、四书五经、生活趣闻……也不知怎么,居然特别投契。他给我介绍古琴,还泡了龙井茶。我头回知道,好茶居然是碧绿碧绿的,而且丝毫不苦,反而清甜生津。
        日暮时分,我脱下汉服,打算离去。庭木送我到楼梯口,忽然忸怩地说:“能不能……把你的电话告诉我?以后也好联系。”
        我说:“我没有电话呀!加QQ好么?”庭木呆了半晌,默不作声,掏出手机,加了我的QQ号。那手机还是ipone的,我哑然失笑,心想:“他还挺虚荣!”


        6楼2013-02-04 19:08
        回复
          前排沙发,
          还有顺便水水经验
                     ------为了防止贴吧被破坏, 为了刷到更多的经验.
                                亲,借贵地刷刷!!  喵!!


          7楼2013-02-04 20:05
          回复
            前排板凳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2-04 20:44
            回复
              把我写哭了怎麼办-_-||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2-04 23:09
              收起回复
                吼吼~努力努力,坐等更~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2-05 01:48
                回复
                  唉,想起我第一次穿汉服出门,没有那么多人指指点点,还真是幸运啊……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2-05 08:35
                  回复
                    想我只是在家里穿汉服,我也算是奇葩,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还能坚持那么久


                    IP属地:辽宁12楼2013-02-05 09:17
                    回复


                      IP属地:江西13楼2013-02-05 14:17
                      回复
                        唉,现阶段同袍们一个个的都不容易啊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2-06 08:21
                        回复


                          15楼2013-02-06 16:35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2-06 21:36
                            回复
                              板凳~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3-02-06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