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4吧 关注:1,717贴子:19,456
  • 28回复贴,共1

【关于内政开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给广大种田派提供一下一点研究成果:
关于内政开发,两位内政官的相性差是会影响开发的,相性相差75的2个内政官,每月多花50金
同时,两位内政官的政治力之和也会影响开发,内政力之和每低1点,每月多花1金
同时我想请教大家,有没有人研究过,如何安排内政官,能让内政开发更快——
上面研究的,是如何更省钱,而我更关心如何让开发更快……
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楼2013-02-11 23:27回复
    性向影响内政花钱,真没注意过
    钱多的时候不在乎,钱少的时候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
    谢楼主


    IP属地:江苏2楼2013-02-12 11:00
    收起回复
      2025-07-29 21:1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自己测试的结果:
      2个内政官,政治力一个1一个2,
      从0开始开发,下个月能到升到3;
      从1开始开发,下个月却只能升到2;
      相信开发前的内政基数,以及两个内政官的政治力,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
      另外,城市人口数或者城市规模,不知是否也有影响……


      3楼2013-02-12 11:26
      回复
        原来相性也影响花费,果然够细致


        IP属地:广东5楼2013-02-12 23:51
        收起回复
          你没记错,从0开始涨,最多一个月涨12,并且不需要太高的政治力,2个100的也是12,1个100的也是12,具体低到多少,还没测试。反正两个政治力1的家伙,从0也能涨到2


          6楼2013-02-12 23:52
          回复
            前面还忘了说,两个内政官是一种情况,单独1个内政官,就不存在所谓相性差了,但单独1个内政官,每次开发直接+35金的耗费


            7楼2013-02-12 23:56
            回复
              关于每月涨点的,猜想确有可能是成长有边际效应,基数低涨得快,高涨得慢,但具体怎么换算还不清楚,记得高到一定程度好像再怎么快也只会一个月涨2,但是从0开始我好像记得有过1个月涨10多点的,不知是否记错。个人猜想是内政值已经超过和两位内政官内政之和之后的一定区间内,这应该是有一个区间因为我试过在某开发190+的城里用两个内政和加起来不到100的将去开发,过了大约有半年多快一年了1点未涨,后来换了人,用两个内政数值尚可70左右的人就会开始涨了。至于是两个高内政值和中等内政值的人到城内政数值很高的时期当然会有差别,但是基本只是2与1的差别,这个差别具体的分水岭在哪里还没查明
              至于说具体的成长数值究竟是固定值还是在一个区间内浮动也有待查证,不过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就好像单挑有种种不确定因素一样
              相性要素究竟只影响钱还是也会影响涨点呢,我觉得应该会影响涨点,但是等到城内政点数高到一定程度了以后也许这个要素就不是特别重要了,因为似乎只是2和1的差别


              IP属地:北京8楼2013-02-13 00:00
              收起回复
                大众软件上介绍说:“内政的最佳组合是一个政治为150,一个90,这样配合一个月只花4金,而内政却上3-5点”


                9楼2013-02-14 08:38
                收起回复
                  2025-07-29 21:1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想到三4还有这么多人玩


                  IP属地:浙江11楼2013-02-18 10:05
                  收起回复
                    我记得搞内政的人有时候还会吵架。就是点那个状态图中的小人,其中一个会说:“最近账面上钱少了,是不是你拿去用了?”然后另一个反驳:“胡说,我是廉洁之人。”


                    12楼2013-02-18 15:07
                    收起回复


                      13楼2013-02-20 12: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