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吧 关注:1,476,282贴子:11,374,860

【开坑】化学工业应用系列之火电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也发过自我介绍,本人是某不知名大学化学工程系大二学生。信奉把化学实际运用的理念。这贴目的在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介绍火电站的工作模式和技术,然大家对传统化石燃料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本人水平有限,大部分的资料都是现学现卖,部分资料纯手工翻译,难免有错,欢迎大家指正,也希望喜欢能源和能源利用的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希望化学吧长期繁荣。


IP属地:上海1楼2013-02-14 20:19回复
    刘明2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2-14 20:20
    回复
      火电不就是烧煤,使水蒸气通过蒸汽轮机组发电么


      IP属地:美国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2-14 20:2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2-14 20:24
        回复
          一、概述
          电力,是现在时下最方便得到,也最方便应用的能源了。世界上各国发电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国因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煤炭发电量占到了总发电量的80%左右(2011),剩下的20%则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就的水电。
          其他被广泛应用的电力资源还有核电(法国,韩国),天然气(英国,爱尔兰,日本),以及生物燃料。
          不难发现,世界上大部分电能,都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也因为他的污染,排放问题广为诟病。工业使用,民用,和交通使用的化石燃料占到化石燃料总量的80%。
          2011年中国煤炭资源消耗量为33亿吨,2010年为30亿吨,几乎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IP属地:上海5楼2013-02-14 20:39
          回复
            现在不是就多了个煤尘回收咩......没什么先进的


            IP属地:四川6楼2013-02-14 20:43
            收起回复
              X,同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2-14 20:44
              收起回复
                看到灵梦这么正儿八经地讲学术,真不适应.


                IP属地:湖北8楼2013-02-14 20:45
                收起回复
                  二、煤炭能源概述
                  2.1 综述
                  ·煤炭价格低廉,在全球范围内储量都很丰富。因此很适合作为大规模能源供给使用;
                  ·使用煤炭发电成本较低,备受行业和投资商青睐;
                  ·煤炭燃烧释放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例如CO2,NOx,SOx。这些气体也是全球变暖,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健康问题)。
                  2.2 煤炭的主要转换系统
                  ·传动炉篦燃烧 (Travelling Grate Combustion)
                  ·流化床燃烧 (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粉尘化燃烧 (Pulverised Coal Combustion)
                  ·气化煤 (Coal Gasifier)
                  2.3 经济因素
                  ·可以提供低价的热点供应;
                  ·共燃的潜力。使用煤炭和生物燃料共同燃烧,可以降低CO2排放。(美国和德国均有40%以上的热电站使用该技术)(Lz:虽然感觉上是自欺欺人的技术;
                  ·关于温室效应的忧虑在未来会影响煤炭的大规模使用。
                  2.4 环境影响
                  ·相比其他化石燃料,煤炭的碳氢比高,因此会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相较于其他化石燃料,例如天然气(CH4);
                  ·SOx和NOx的排放会造成酸雨,光化学污染;
                  ·大量粉尘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尘肺等危险。


                  IP属地:上海9楼2013-02-14 20:57
                  回复
                    三 煤炭能源的利用
                    3.1 终端分析 (Ultimate Analysis)
                    一般对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煤炭的化学组成。一般来说煤炭的主要组成为:
                    C 50%—95%
                    H 2%—7%
                    O <25%
                    S <10%
                    N 1-2%
                    杂质还可能包含金属,氯,硅等
                    3.2 前端分析 (Proximate Analysis)
                    在煤炭进炉之前,对煤炭样本进行分析。主要对煤炭的物理组成进行分类取样和记录。
                    ·固定碳
                    ·挥发性物质
                    ·水分含量
                    ·灰质 (无机物质,燃烧后作为炉灰或者灰尘留下)
                    其中灰质一般在5-15%左右,但是也可能高至50%;水分一般在20%一下,但也可能达到70%。煤炭产地多样,质量参差不起,前端检测可以有效的发现劣质煤炭,避免事故。


                    IP属地:上海10楼2013-02-14 21:07
                    回复
                      学术加油!这几天太乱了,前辈来换些清水咯!


                      IP属地:广东11楼2013-02-14 21:08
                      回复
                        3.3 煤炭的基本分类和成分组成
                        无烟煤:基本为纯碳,黑色表面闪光,硬且脆,含有杂质和水分都比较低。一般按照固顶碳含量分为三级,固顶碳含量在86%以上,其余为挥发性物质;
                        烟煤:一般按照挥发性物质分类,挥发性物质在14%以上。热值在25~32.5MJ/kg;
                        次烟煤:含有很多水分和杂质,含有一些木质可以用肉眼看见。挥发性物质在31%以上,热值低于25MJ/kg;
                        褐煤:颜色为棕褐色,含有很多木质。热值低于19.3MJ/kg。
                        3.4 煤炭预处理
                        在使用之前,煤炭按照使用标准处理。其中必须保证:
                        ·尺寸
                        ·热值
                        ·成分
                        (确保炉渣不会再炉内融化,否则熔融状态的炉渣会堵塞管道引起事故。)


                        IP属地:上海12楼2013-02-14 21:22
                        回复
                          刘明


                          13楼2013-02-14 21:36
                          回复
                            之前的算是介绍吧,从这里开始写一些设计上的东西0u0。然后尝试不那么死板~
                            3.5 脱去挥发性物质
                            处理好的小颗粒煤炭开始被加热啦,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在不到20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被去除,之后HCN,H2,NH3,CO,NO还有各种碳氢化合物会在300度左右的时候跑掉。精确的数值取决于煤炭的种类和组成,预热的温度和加热的功率。这个过程可以使得不同的煤炭挥发从几个百分点到70%的物质,也可能只要几毫秒,但也可能用到好几分钟。
                            浴火重生的煤炭,碳的纯度会提高很多,虽然还会有一些氮,硫和矿物质的残留。
                            3.6 氧化过程
                            这个过程的化学反应或许不难,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炉内温度也从700度到1000度左右(为了保证炉渣不融化)。
                            困难的是反应控制。如果使用的颗粒较小,那么可以直接使用化学动力学,简单方便的估计反应的速率,进行控制。
                            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工业上使用的颗粒会比较大,所以控制反应的不是反应动力学,而是扩散速度,换言之也就是氧气从碳颗粒表面向内部的扩散速度。这部分的计算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我会详细讲,没有的话就跳过啦0 0~


                            IP属地:上海14楼2013-02-14 21:37
                            回复
                              先顶后看
                              —— 时不我待 失不再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3-02-14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