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谈八方吧 关注:27,238贴子:403,347

【科普】那些年,汉字曾走过的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猫先给各位吧友拜个晚年,祝大家蛇年大吉。
春节虽然已过,但喜庆的气氛仍然浓烈。相信大家在春节期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收获。老猫就在春节期间欣赏了不少春联,并且对春联上那些神奇的汉字有了不小的兴趣,所以老猫特地收集的一些关于汉字的“往事”。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那些年,汉字曾走过的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2-23 00:46回复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最中国”的汉字“和”


    2楼2013-02-23 00:54
    收起回复
      2025-08-01 08:0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别有风味的中国文化史。这里面有传说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怀,艺人的奇想,还有无数人民的大智慧。我们不妨沿着这条汉字铺就的古道,品一品那历史的意蕴


      3楼2013-02-23 00:57
      回复
        2、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这里是由古籍中的记载推断出先有八卦,后由八卦创造出文字。不过这一说法部分学者并不接受,认为八卦与文字完全是两个方面。这里仅供大家了解。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02-23 01:10
        回复
          3、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天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不过,老猫认为这个汉字起源的说法有点不靠谱。。。
          河图
          洛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02-23 01:15
          回复
            4、仓颉造字说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宋代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帖》,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当然汉字的形成是经过人民长期摸索、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老猫更偏向仓颉为原始汉字的整理者。

            仓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2-23 01:20
            收起回复
              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质应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号,当时正处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氏族社会阶段),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仰韶文化彩陶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02-23 01:24
              回复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另外,还有宋体,黑体等用于印刷的印刷字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02-23 01:26
                收起回复
                  2025-08-01 08:0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11楼2013-02-23 01:37
                  回复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2-23 01:39
                    回复
                      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4](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前221年~219年)。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金文代表 钟鼎文


                      13楼2013-02-23 01:42
                      收起回复
                        3、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zhòu)文之别。 籀文是周朝晚期使用的文字,为显示国威,于是将原本的钟鼎文的文字,繁化而成为籀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是小篆的前身。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
                        大篆·《毛公鼎》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3-02-23 01:45
                        回复
                          大篆代表,九大镇国之宝·秦石鼓文


                          15楼2013-02-23 01:48
                          收起回复
                            4、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小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3-02-23 01:50
                            回复
                              2025-08-01 07:56: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史晨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3-02-23 01: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