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那些理性思维过于发达的人,他们的心灵往往不太敏感,譬如罗素、理查德·道金斯等人就是如此。尽管这些人在自己的专业上造诣深厚,文理皆通,在语言上也表现出不凡的天赋,但因他们的心灵过于强健,因而对世界的感受就显得比较迟钝。你不妨设想,当整个世界流行某种不治的瘟疫之时,往往总是那些最敏感、体质最脆弱的人先死,而且也是这种人最先向世人预报瘟疫的来袭。倘若你的目光总盯着那些强健者,那么世界的半数人口都死光了,恐怕你还蒙在鼓里呢。那些心灵过于强健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不能充当时代精神的风向标,就是这个道理;而不能及时指示时代的风向,这就是精神上不敏感的标志。
但帕斯卡是个例外。帕斯卡不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天才——因此理性思维必定十分发达——同时还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这些无垠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想一想,历史上除了他,谁还对“无垠空间的永恒沉默”产生过恐惧?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随形而上学问题而来的恐惧已经不仅无法理解,而且还会让人奇怪。
关于理性思维过于发达因而妨碍了内心敏感的问题,我还想到另一位现代作家——奥·赫胥黎。他在其代表作《旋律的配合》中借主人公菲利普之口,抱怨自己太过发达的理性思维妨碍了文学的感受力。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奥·赫胥黎那么崇拜D.H.劳伦斯,因为D.H.劳伦斯恰恰是他那个时代最少受理性思维束缚,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灵写作的作家。
中国的王小波、匈牙利的米兰·昆德拉、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和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以及比利时画家埃舍尔等人,事实上都是理性思维过于发达的作家或艺术家。你看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里,探讨的尽是一些空间、时间、迷宫之类玄乎其玄的东西。你尽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人生经验,但它毕竟不是通过心灵上的冒险,而是在书斋里通过理性思索获得的。
他们为什么会被现代人推崇,这是不难理解的:现代人心灵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弱了,而与此同时,理性思维却异常发达起来;尤其要想到,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受过理工科训练的人越来越多了,一般来说,这些人的文学趣味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