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吧 关注:4,166贴子:11,563

为什么大家会喜欢卡尔维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来说,那些理性思维过于发达的人,他们的心灵往往不太敏感,譬如罗素、理查德·道金斯等人就是如此。尽管这些人在自己的专业上造诣深厚,文理皆通,在语言上也表现出不凡的天赋,但因他们的心灵过于强健,因而对世界的感受就显得比较迟钝。你不妨设想,当整个世界流行某种不治的瘟疫之时,往往总是那些最敏感、体质最脆弱的人先死,而且也是这种人最先向世人预报瘟疫的来袭。倘若你的目光总盯着那些强健者,那么世界的半数人口都死光了,恐怕你还蒙在鼓里呢。那些心灵过于强健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不能充当时代精神的风向标,就是这个道理;而不能及时指示时代的风向,这就是精神上不敏感的标志。
但帕斯卡是个例外。帕斯卡不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天才——因此理性思维必定十分发达——同时还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这些无垠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想一想,历史上除了他,谁还对“无垠空间的永恒沉默”产生过恐惧?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随形而上学问题而来的恐惧已经不仅无法理解,而且还会让人奇怪。
关于理性思维过于发达因而妨碍了内心敏感的问题,我还想到另一位现代作家——奥·赫胥黎。他在其代表作《旋律的配合》中借主人公菲利普之口,抱怨自己太过发达的理性思维妨碍了文学的感受力。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奥·赫胥黎那么崇拜D.H.劳伦斯,因为D.H.劳伦斯恰恰是他那个时代最少受理性思维束缚,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灵写作的作家。
中国的王小波、匈牙利的米兰·昆德拉、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和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以及比利时画家埃舍尔等人,事实上都是理性思维过于发达的作家或艺术家。你看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里,探讨的尽是一些空间、时间、迷宫之类玄乎其玄的东西。你尽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人生经验,但它毕竟不是通过心灵上的冒险,而是在书斋里通过理性思索获得的。
他们为什么会被现代人推崇,这是不难理解的:现代人心灵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弱了,而与此同时,理性思维却异常发达起来;尤其要想到,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受过理工科训练的人越来越多了,一般来说,这些人的文学趣味不敢恭维。


IP属地:海南1楼2013-04-09 22:34回复
    @小善良先生Pro@比尔爱科学@老大224 和楼主是否需要一番讨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4-10 10:11
    回复
      2025-08-02 14:2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善良先生Pro
      @比尔爱科学
      楼上没有艾特成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4-10 13:14
      收起回复
        你让我发表些什么意见呢,我肯定是不能同意的啊。如果说帕斯卡的那句“这些无垠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就代表他感时忧世内心敏感了,那么我国的陈子昂也是差不多的啊。
        在《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与帕斯卡的世界观是不是差不多的呢?如果你看过罗马大帝奥勒留的《自省录》,就肯定不会这么说了,这些人的内心敏感其实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他们是站在“宇宙”视角的宇宙人,能够意识的到。但视角并不是否定“人世”作家的理由吧,我喜欢卡尔维诺,喜欢精致的东西啊。


        4楼2013-04-10 13:45
        回复
            个人的观点罢了,我也没有想要辩驳楼主的意思。纳博科夫说,读书给我们的一种感觉而非说教,我也一直这么铭记着。卡尔维诺先生和博尔赫斯先生所写的都让我心情澎湃,我都很喜欢这样一种思考的感觉。如果楼主一定要说这些大师所写的东西太理性,我也只能表示不敢苟同,毕竟,幻想小说当然是与心灵上的感触和想象有关,说太理性实在牵强了。如果楼主也多阅读他们的话,相信会收回这些评论,更喜欢他们与他们笔下的那些幻想的故事。


          IP属地:江苏5楼2013-04-10 15:21
          回复
            对,这都是个人观点,我只是提出了跟大家分享。卡尔维诺的有些优点你们可能注意到了,而我没注意到。另外,他的缺点你们可能没注意到,而我却注意到了。就是这么回事。随着以后你们多读书,也许会印证我的话是有道理的,也许会印证我的话是没道理的。就是这么回事。


            IP属地:海南6楼2013-04-10 17:17
            回复
              你们爱读书,就这一点在我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推荐你们读一读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非常好。里面对很多现代派作家所做的评价我觉得很公允(不过没有卡尔维诺)。作者在评价萨特时,提到这么一句话,所以让我一时想起卡尔维诺:“我以为一件艺术品如果性质上是作者思想的图解,即无可救药地失败了,不论作者的思想多么高明……”。因为在我看来,卡尔维诺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试图用小说来图解思想;二、图解的思想其实不过是哲学上几乎众所周知的老生常谈。


              IP属地:海南7楼2013-04-10 17:34
              收起回复
                我个人觉得。
                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二:闪光的智慧与睿智。
                三:都不长。文体创新。


                IP属地:新疆8楼2013-04-13 09:01
                回复
                  2025-08-02 14:18: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最终要回归理性。


                  9楼2013-04-13 22:16
                  收起回复
                    人在文学里只有想象力与理性并存,有趣、幽默与睿智、深刻并存。


                    IP属地:湖南10楼2013-04-15 16:36
                    回复
                      没什么。我高中很喜欢卡尔维诺和王小波,现在也就一般。我知道不是他们变了,而是我变了。因为爱上了一个女孩。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强大和脆弱只是不同的两道光芒投下的影子。人在此之上。


                      12楼2013-04-26 16:17
                      回复
                        说罗素理性太过发达我倒相信
                        但王小波、卡尔维诺我是不能同意的 ,王小波虽然也搞数学,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诗人,这从他的小说是可以看出来的。在科学方面有所建树的人,一般是不会写出那些充满想象的小说的。例如罗素倒是写过一些人生相关的散文,思路流畅,文笔也很清新,可就是不不能像一些文学大家那样震撼人心,同时你让罗素去写诗、写小说,估计他是无能为力了。
                        LZ在强调感性的时候片面地否定了理性,好像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连半点“理性”的思想都沾不得,这我是不能同意的。一个作家如果是关心现实生活的人,那么理性思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的观点,否则他写出的东西就显得虚无缥缈了。再者,感性和理性不应该是对立的。


                        IP属地:湖北13楼2013-04-26 22:30
                        回复
                          理性好比科学实验的结果,而感性是实验结果前的探索。实验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结果的证明,但是倘若没有实验的过程,结果不存在。
                          我认为作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理性意识来进行创作的作家,一种是以感性认识来进行创作的作家。个人喜欢后者。虽然感性不会被大多数人理解,但是这类作家跳出了教条的束缚和框架,真理就是由这类打破框架的人创造的。


                          IP属地:上海15楼2013-04-27 15:11
                          回复
                            你要是喜欢理性,那最好去读数学、物理,这个世界上理性的东西够多了,没必要连文学也去凑热闹。欣赏文学不是为了满足思维的乐趣,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


                            IP属地:海南16楼2013-04-28 11:53
                            收起回复
                              2025-08-02 14:12: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怎么也算不上是理性的写作者。虽然他们探讨过一些关于科学、宇宙的问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给这些东西一个完美的解答,所以还是属于感性的范畴的。你把博尔赫斯的《环形废墟》和《盗梦空间》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区别了


                              17楼2013-05-18 0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