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汽车影音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国内家电知名品牌企业也陆续进入此行业, 创维、康佳、新科、TCL、中兴、华为、德赛等大批知名企业开始加紧进入汽车电子产业,连外资企业也嗅出机会,纷纷从事汽车影音、汽车导航仪等汽车多媒体产品和手机关键芯片开发。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家电企业争食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家电产品经过多年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利润已经非常微薄,企业希望借主业的延伸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整车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面临着高速成长的巨大机遇。相比于传统的视听产品,车载电子产品的利润显然要高很多。所以汽车影音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这些饱受价格之苦的企业来说,汽车影音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突围方向。
有这样一位做汽车音响改装的老总,一套市价1万多元的组装音响他们只卖6千多元,并且像这样的套餐他们还一口气推出了好几套,全部都是消费者想都不敢想的跳楼价。当有人向这位老总问及“难道不怕别人说你们是在打价格战”的时候,他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就是在打价格战”。
这样,家电企业纷纷进驻汽车电子市场也是无形之中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战,价格战就成了汽车影音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汽车影音市场如果从最早算起,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由早期的汽车音响改装,车载导航后装等到现在的原车屏升级,声控导航,一键通,蓝牙功能等无不是随着人们追求的不同在改变,新产品新功能层出不穷。虽然市场是在不断变化,但这个行业经营模式却是保持了令人吃惊的稳定,经销商一直处在一个暴利的状态。这才也是价格战打起来的资本。
因为价格竞争,各经销商利润的下降,导致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下降,对厂家产品失去信心,不愿意为厂家去做好服务,严重的影响厂家的品牌。因为价格竞争,各渠道成员之间的最低利益得不到保证,厂家、终端用户和经销商之间关系出现畸形发展,双方供求平衡打破,终端用户在合作中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没有品牌的忠诚度。厂家不能掌控渠道网络,在市场中举步为艰。因为价格竞争,有的经销商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如果看到哪个产品的销售情况好,那就调货过来,低价进行销售,出现砸货的现象,使产品在该区域市场的推广受阻。利润降低,零售商失去信心,厂家失去市场。
价格战之后面临着行业的重新洗牌,未来的汽车影音企业,如果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方面可以做到更卓越,那就可以在新的一轮洗牌中胜出。那么在家电企业进入汽车电子影音行业,价格竞争之后怎么样应对行业的洗牌。
强强联合,整合资源。有的有技术优势、有的有品牌优势、有的有资金优势。特别是知名品牌家电企业,他们具备资金和品牌优势,但不具备生产和技术优势。如果能够整合技术和生产资源,在市场中必将有大的作为。特别是在汽车影音行业处于前期整和阶段,谁拥有了技术谁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扩大生产线:敢打价格战的企业都是有成本优势的企业,随着销售量的增大,扩大生产线,降低采购成本,分摊生产成本降低,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在价格战中更具有成本优势。以出口促内销,国际市场的需求则更为广阔,但与国外的汽车后市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鉴于此,以出口促内销,在做出口的同时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可以利用做出口的同时练就一批生产、技术、管理团队。
其实“价格战”之所以会被人不嗤,主要就是由于它一方面逼着厂商拼命降价,压低利润,甚至赔本做买卖;从新一届的广州展上,我们就看到了华阳的“999”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厂方过度压缩成本造成产品质量问题泛滥,直接祸害消费者。但价格战对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要作出一些重大的调整才能适应价格竞争。
又要出新品,要有新技术,要应对行业价格战,还要看家电企业分食汽车电子,应对这样的局面,很多汽车行业的厂家们纷纷寻求合作,联手研发,把各自的技术融合起来。所以,在广州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品牌合作签约的仪式以及活动。路畅的百店技服佳签约仪式,翼卡车联网与爱影、沃可视等影音导航厂家签约合作,等等等等。合作,这无不是一条出路。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家电企业争食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家电产品经过多年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利润已经非常微薄,企业希望借主业的延伸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整车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面临着高速成长的巨大机遇。相比于传统的视听产品,车载电子产品的利润显然要高很多。所以汽车影音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这些饱受价格之苦的企业来说,汽车影音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突围方向。
有这样一位做汽车音响改装的老总,一套市价1万多元的组装音响他们只卖6千多元,并且像这样的套餐他们还一口气推出了好几套,全部都是消费者想都不敢想的跳楼价。当有人向这位老总问及“难道不怕别人说你们是在打价格战”的时候,他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就是在打价格战”。
这样,家电企业纷纷进驻汽车电子市场也是无形之中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战,价格战就成了汽车影音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汽车影音市场如果从最早算起,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由早期的汽车音响改装,车载导航后装等到现在的原车屏升级,声控导航,一键通,蓝牙功能等无不是随着人们追求的不同在改变,新产品新功能层出不穷。虽然市场是在不断变化,但这个行业经营模式却是保持了令人吃惊的稳定,经销商一直处在一个暴利的状态。这才也是价格战打起来的资本。
因为价格竞争,各经销商利润的下降,导致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下降,对厂家产品失去信心,不愿意为厂家去做好服务,严重的影响厂家的品牌。因为价格竞争,各渠道成员之间的最低利益得不到保证,厂家、终端用户和经销商之间关系出现畸形发展,双方供求平衡打破,终端用户在合作中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没有品牌的忠诚度。厂家不能掌控渠道网络,在市场中举步为艰。因为价格竞争,有的经销商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如果看到哪个产品的销售情况好,那就调货过来,低价进行销售,出现砸货的现象,使产品在该区域市场的推广受阻。利润降低,零售商失去信心,厂家失去市场。
价格战之后面临着行业的重新洗牌,未来的汽车影音企业,如果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方面可以做到更卓越,那就可以在新的一轮洗牌中胜出。那么在家电企业进入汽车电子影音行业,价格竞争之后怎么样应对行业的洗牌。
强强联合,整合资源。有的有技术优势、有的有品牌优势、有的有资金优势。特别是知名品牌家电企业,他们具备资金和品牌优势,但不具备生产和技术优势。如果能够整合技术和生产资源,在市场中必将有大的作为。特别是在汽车影音行业处于前期整和阶段,谁拥有了技术谁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扩大生产线:敢打价格战的企业都是有成本优势的企业,随着销售量的增大,扩大生产线,降低采购成本,分摊生产成本降低,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在价格战中更具有成本优势。以出口促内销,国际市场的需求则更为广阔,但与国外的汽车后市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鉴于此,以出口促内销,在做出口的同时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可以利用做出口的同时练就一批生产、技术、管理团队。
其实“价格战”之所以会被人不嗤,主要就是由于它一方面逼着厂商拼命降价,压低利润,甚至赔本做买卖;从新一届的广州展上,我们就看到了华阳的“999”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厂方过度压缩成本造成产品质量问题泛滥,直接祸害消费者。但价格战对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要作出一些重大的调整才能适应价格竞争。
又要出新品,要有新技术,要应对行业价格战,还要看家电企业分食汽车电子,应对这样的局面,很多汽车行业的厂家们纷纷寻求合作,联手研发,把各自的技术融合起来。所以,在广州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品牌合作签约的仪式以及活动。路畅的百店技服佳签约仪式,翼卡车联网与爱影、沃可视等影音导航厂家签约合作,等等等等。合作,这无不是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