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岛吧 关注:194贴子:37,543

【还施水阁】收集金书小说武功秘籍(不定期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想的话也可以帮忙收集


1楼2013-04-19 20:47回复
    绝世秘籍-----------《葵花宝典》
    《葵花宝典》流出后,江湖人士互相争夺,引起无数血雨腥风。百余年前,这部宝典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其时莆田少林寺方丈红叶禅师,乃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了不起人物,依照他的武功悟性,该当练成宝典上所载武功才是。
    但他研究多年,直到逝世,始终没有起始练宝典中的武功。
    后来华山派气剑两宗的祖师(旧版为闵肃和朱子风、二版后为岳肃和蔡子峰)偷阅宝典。匆匆之际,二人不及同时阅遍全书,当下二人分读,一人读一半,后来回到华山,共同参悟研讨。不料二人将书中功夫一加印证,竟然牛头不对马嘴,全然合不上来。二人都深信对方读错了书,只有自己所记的才是对的。华山的剑气二宗之分由此而起。
    红叶禅师不久发现此事,他知道这部宝典所载武学不仅十分厉害, 且蒹凶险之极。这最难的还是第一关,只消第一关能打通,到后来也
    没什麽。第一关只要有半点岔差,立时非死即伤。红叶当下派遣得意 弟子渡元禅师前往华山,劝论岳蔡二位,不可修习宝典中的武学。
    渡元禅师上得华山,岳蔡二人对他好生相敬,承认私阅《葵花宝典》,一面深致歉意,一面却以经中所载武学向他请教。殊不知渡元虽是红叶的得意弟子,宝典中的武学却未蒙传授。当下渡元禅师并不点明,听他们背诵经文,随口加以解释,心中却暗自记下。渡元禅师武功本极高明,又是绝顶机智之人,听到一句经文,便己意演绎几句,居然也说得头头是道。
    不过岳蔡二人所记的本已不多,经过这么一转述,不免又打了折扣。渡元禅师在华山上住了八日,这才作别,但从此却也没再回到莆田少林寺去。不久红叶禅师就收到渡元禅师的一通书信,说道他凡心难抑,决意还俗,无面目再见师父云云。渡元后来易名“林远图”,以《葵花宝典》为基础,创出林家七十二路“辟邪剑法”,打遍天下无敌手。
    由于这一件事,华山派弟子偷窥《葵花宝典》之事也流传于外。过不多时,魔教十长老来攻华山,在华山脚下一场大战。魔教十长老多身受重伤,大败而去。但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均在这一役中毙命,而二人所录《葵花宝典》也被魔教夺了去。
    红叶有感宝典生出祸害,加上宝典的修炼过于凶险,尤其第一关更是不能过,故此焚毁此书。日后任我行夺回日月神教教主之位,有感于宝典的威力,当场毁碎宝典。最后,与宝典同出一源的“辟邪剑谱”亦毁在林平之手中。《葵花宝典》从此失传。[


    4楼2013-04-19 21:02
    回复
      绝世秘籍-----------《易筋经》
      在各种武侠小说中,易筋经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武功秘籍。金庸小说在金庸《天龙八部》中游坦之就是因为习得易筋经自我疗伤排除体内冰寒剧毒,也正是他学习了易筋经从一个无名小辈变成一个江湖数一数二的高手。《笑傲江湖》中介绍易筋经神功,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威力极大,"是以数百年来非其人不传,非其缘不传。纵然是少林寺本派出类拔萃的弟子,如无福缘,也不获传授。"《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身中几股真气,只有易筋经能解,但先决条件是必须加入少林。令狐冲宁愿身死也不学此经。由于他为江湖立下若干功劳,方证大师假风清扬之口,将此经传于令狐冲。《易筋经》与《九阴真经》、《九阳真经》和《神照经》并称为金庸笔下四大内功秘籍。


      5楼2013-04-19 21:05
      收起回复
        绝世秘籍------------《神照经》
        《神照经》是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的绝顶内功,为湘中武林名宿,人称“铁骨墨萼”的梅念笙所有。
        梅念笙有三个徒弟,大徒弟“五云手”万震山,二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徒弟“铁索横江”戚长发,人品均是不行,梅念笙知三人品性,故未将武艺倾囊相授,其中就包括《神照经》和《连城诀》。因梅念笙的连城剑谱牵涉到一桩宝藏的秘密,三人竟联手图谋恩师,夺取剑谱。梅念笙被三徒弟戚长发自身后暗算而受重伤,投江逃遁,被江边船中宿夜的丁典所救。梅念笙见丁典品性纯良,临殁前将剑法心诀、神照经一并传授给了他。
        丁典后来在汉口最有名的菊花会上遇上了他一生的至爱,当时武昌凌翰林凌退思(事实上是黑道中人)家的小姐------人淡如菊的凌霜华,二人因为菊花而暗生情愫,后来更私订终身。凌退思觊觎丁典手中的“连城诀”,于是假意同意二人的婚事,却乘机暗算丁典,将之囚禁,日日严刑逼供,而凌霜华也毁容明志,后被其父活埋。
        后戚长发的徒弟狄云因为万震山之子万圭贪慕其青梅竹马的师妹戚芳,而被栽赃陷害打入冤狱,同丁典关在了一起。狄云悲愤伤心交加,在狱中自暴自弃。丁典又以为他是奸细,对他拳脚相加。三年之后,狄云万念俱灰,上吊自尽。丁典在狄云即将死透之时,才去了心中怀疑,用《神照经》的内功将之救回,并与之成为知交好友,同时也将《神照经》传给了狄云。
        丁典与狄云从狱中脱出,方知凌霜华已死。丁典身中棺材之上的金波旬花之毒,又有求死之心,便在脱出埋伏之后将连城诀的秘密告诉狄云之后死去。后又多番变故,狄云在雪谷之中与血刀老祖交战濒死之时打通了任督二脉终将神照经内功炼至大成,终得迈入绝顶高手之机。


        6楼2013-04-19 21:07
        回复
          绝世秘籍--------------《九阳真经》
          练成“九阳神功”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防御力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成金刚不坏之躯;习者轻功身法胜过世上所有轻功精妙高手;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九阳神功融会贯通武学至理,练成后天下武学俯拾皆可用。
          “九阳神功”练到最后大关,必须熬过全身燥热自焚之苦,或得名师指点,打通全身上下所有几百个穴道,才真正练成“九阳神功”,否则只是积存九阳内力,不会施展运用,内力不会无穷无尽的循环自生,剧烈战斗后容易泄气过度致死,如同觉远大师的例子。
          《九阳真经》在金庸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神雕侠侣》最后一回中,觉远大师凭借此书震惊当时的绝世高手“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等人,但经书也被尹克西带到了昆仑山中;在《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在昆仑山的白猿腹中得到经书,并凭借此经威震武林成为一代高手。
          觉远大师圆寂之际,蒙眬呓语部分《九阳真经》经文,张三丰、郭襄、无色大师默记了一部分。当年传得《九阳真经》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也大有差异。武功是无色大师最高;郭襄所学最博;张三丰当时武功全无根基,正因如此所学反而最精纯。是以少林、峨嵋、武当三派,一个得其‘高’,一个得其‘博’,一个得其‘纯’。三派武功各有所长,但也可说各有所短。
          张三丰和郭襄后来成为武当和峨嵋派的创派祖师,“九阳神功”启发武当、峨嵋开宗立派的武功,及无色后少林派受益匪浅,主要根源在这一部分的“九阳神功”,又名《武当九阳功》,《少林九阳功》和《峨嵋九阳功》。张无忌先后练过《武当九阳功》和《九阳真经》,发现《武当九阳功》只有不足十分一的经文,不足十分一的内容也足够壮大少林派,成为武当、峨嵋创派的奠基。(《倚天屠龙记》十六回
          剥极而复参九阳:他心中突突乱跳,掩卷静思:“这到底是什么经书?为什么有武当九阳功的文句?可是又与武当本门所传的不尽相同?而且经文更多了十倍也不止?”)


          7楼2013-04-19 21:10
          收起回复
            独孤求败绝学-------------------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剑魔独孤求败所创,以无招胜有招,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打遍天下无敌手。生平欲求一对手让自己回守一招而不可得,最后埋剑空谷,茕茕了此一生。后被奇侠令狐冲掌握。
            总诀: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乾坤相激,震兑相激,离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共三千余字)
            总决式
            种种变化,用以体演总诀。共有三百六十种变化。
            破剑式
            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破剑式虽只一式,但其中于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要义兼收并蓄,虽说“无招”,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
            破刀式
            以破解单刀、双刀、柳叶刀、鬼头刀、大砍刀、斩马刀种种刀法。讲究以轻御重,以快制慢。
            破枪式
            包括破解长枪,大戟、蛇矛、齐眉棍、狼牙棒、白蜡杆、禅杖、方便铲种种长兵刃之法。
            破鞭式
            破解解钢鞭、点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斧、铁牌、八角槌、铁椎等等短兵刃
            破索式
            破解长索、短鞭、三节棍、炼子枪、铁链、渔网、飞锤流星等等软兵刃
            破掌式
            破解拳脚指掌上功夫,长拳短打、擒拿点穴、鹰爪虎爪、铁沙神掌诸般拳脚功夫
            破箭式
            破解诸般暗器,须得先学听风辨器之术,不但要能以一柄长剑击开敌人发射来的种种暗器,还须借力反打,以敌人射来的暗器反射伤敌。
            破气式
            对付身具上乘内功的敌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04-19 21:15
            回复
              独孤求败剑意------------------玄铁剑法
              ----与常理相反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那一门那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古墓派玉女剑法尤重轻巧,这柄重剑却与常理相反,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

              玄铁剑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实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和神雕搏击之时,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胜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
              ----凝气用力的法门
              气沉下盘,牢牢站住,时刻稍久,渐渐悟到了凝气用力的法门,山洪虽越来越大,直浸到了腰间,他反不如先前的难以支持。
              ----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
              当晚他竟不安睡,在水中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到这时方始大悟,以此使剑,真是无坚不摧,剑上何必有锋?但若非这一柄比平常长剑重了数十倍的重剑,这门剑法也施展不出,寻常利剑只须拿在手里轻轻一抖,劲力未发,剑刃便早断了。
              ----武学中的至高绝诣
              其时大雨初歇,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上。杨过瞧着山洪奔腾而下,心通其理,手精甚术,知重剑的剑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便剑魔复生,所能传授的剑术也不过如此而已。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又想:玉女心经中的剑法求轻求快,也并非错了,只因女流之辈,难使沉重兵器,难练厚重劲力,只得从「快捷飘忽」着眼,这与「劲雄凝重」是武学中的两条正途。「重剑无锋」与「天罗地网」皆是武学中的至高绝诣。
              ----劲力可柔可刚
              杨过心想我剑上刚力已然试过,再来试试柔力,重剑剑尖抖处,已将铁拐粘住,这时只要内力吐出,便能将尼摩星掷出数丈之外,如摔向山壁,更非撞得他筋断骨折不可。
              ----运上内力无坚不摧
              玄铁剑一送即收,杨过回剑向后,当的一响,已将背后袭来的铜轮劈为两半,铜轮尚未分开落地,剑锋横挥,两半片铜轮从中截断,分为四块。玄铁剑虽然剑刃无锋,但他运上内力,竟无坚不摧。
              ----鼓荡冲击的威势
              玄铁剑杨过只觉对方冲来的劲力绵绵不绝,越来越强,暗自骇异:「此人内力竟如此深厚。」又想:「既至互拚内力,玄铁剑鼓荡冲击的威势便无法施展,这贼秃练功时日久长,功力深厚,为时一久,必占上风。
              ----劲力愈来愈强,不住加重
              北风呼呼,大雪不停,两人恶斗不休。慈恩二十年来从未与人如此酣战,打得兴发,大吼声中铁掌翻飞,堪堪拆到百余招外,但觉对方剑上劲力不住加重,他年纪衰迈,渐渐招架不住。杨过挺剑当胸刺去,见他斜走闪避,当即铁剑横扫,疾风卷起白雪,直扑过去。慈恩双目为雪蒙住,忙伸手去抹,猛觉玄铁剑搭上了右肩,斗然间身上犹如压上了千钧之重,再也站立不住,翻身跌倒。
              杨过连劈两剑,将金轮铁轮又劈成两半,跟着踏上两步,挥剑向国师头顶斩落。国师岔了内息,惟觉郁闷欲死,委顿在地,全无抗拒之力。达尔巴举起金杵,霍都举起钢扇,一齐架住玄铁剑。但这一剑斩下来力道奇猛,达尔巴和霍都两人同时双膝一软,支撑不住,跪倒在地,仍挺兵刃,死命撑住。玄铁剑上劲力愈来愈强,达尔巴和霍都只觉腰背如欲断折,全身骨节格格作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4-19 21:18
              回复
                林远图绝学------------------《辟邪剑谱》
                林远图的辟邪剑法,是从《葵花宝典》残篇中悟出的剑法,两者系出同源。辟邪剑法有七十二路,但一来从不外传,二来使用此剑法之人个个动作迅捷诡异,外间无人得知其招法的名目,只知道其招式乃匪夷所思。林远图所自录的《辟邪剑谱》加了许多自己的解释,故较魔教所藏的《葵花宝典》易入门,但少了些内功心法。至于如何得到这两部武林秘笈,则一直是江湖两道上避而不谈的秘密。如泄露此秘,会招来杀身之祸。
                在令狐冲与少林方证大师、武当冲虚道长密会时,方证与冲虚告诉令狐冲有关《辟邪剑谱》的来历:当年福建少林寺的和尚渡元奉红叶禅师之命前往华山讨回被华山派门人岳肃与蔡子峰偷录的《葵花宝典》残本,但蔡岳二人误以为渡元禅师曾修习葵花宝典,反而向他请教宝典上的武学疑义,渡元一边以自身武学基础回应,一边暗自记忆听到的宝典内容。渡元靠过人记忆力,将领悟到的内容写于袈裟之上,即为七十二路《辟邪剑谱》,后来也不回福建少林寺,还俗并自称为林远图,开设镖局,名震江湖。


                11楼2013-04-19 21:23
                回复
                  降龙呢?


                  IP属地:福建12楼2013-04-21 15:05
                  回复
                    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
                    丐帮神功降龙十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他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到南宋末年,虽继位帮主耶律齐由岳父郭靖传授而学全,但此后丐帮历任帮主,因根柢较浅,最多也只学到十四掌为止。 萧峰于丐帮武学的传承与发展也可说功勋卓著,除了将降龙廿八掌精简为更易传世的降龙十八掌外,在旧版《天龙八部》中萧峰使用“亢龙有悔”的地方新版都改为了“见龙在田”,而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中增加了“亢龙有悔”是降龙十八掌总纲的描写,前后情节一凑,“亢龙有悔”极有可能在北宋时本无此招,是萧峰传掌时自行所创,而另一重要招数“神龙摆尾”在北宋时本来叫做“履虎尾”,虽没明确说是萧峰所改,但既然历任帮主中只写明萧峰对降龙掌大动过手术,自然也极有可能就是萧峰改创的了。降龙掌自创制掌法的那位丐帮高手起,自降龙廿八掌至萧峰精简改创为降龙十八掌传世,洪七公、郭靖先后以此掌法威震江湖,至耶律齐之后开始逐渐失传,元末时只剩十二掌,史火龙死于成昆之手后降龙十八掌极可能从此不见于世。后周芷若取出屠龙刀倚天剑中之秘笈,降龙十八掌亦在其内,最后完整的十八掌掌法落在张无忌手上。初版的幼年张无忌也从谢逊学得降龙十八掌的三掌。


                    13楼2013-04-26 21:12
                    收起回复
                      杨过自创绝学----------------黯然销魂掌
                      杨过自创掌法,共有一十七招。杨过自与小龙女在绝情谷逼不得已分手, 便闯荡江湖,游历四海,行侠仗义,从而武功日长,数年之后,除了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思念小龙女,渐渐形销骨立。一日在海边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轻轻一掌便将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创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他将这套掌法定名为“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那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黯然销魂掌共有十七式,分别是: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拖泥带水、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魂不守舍、倒行逆施、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神不安、穷途末路、面无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鸡。


                      14楼2013-04-26 21:16
                      回复
                        明教护教神功--------------乾坤大挪移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招牌武功,在中原明教的禁地中习得。功法源自唐初进入中原的波斯拜火教,乃镇教之宝,武学道理多元精妙,变化神奇,是西域武林最巅峰的武功。此功分七层境界,悟性高者修习,第一层需七年,第二层加倍,如此愈发困难,秘笈作者本人只练至第六层,习至第七层者实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主要有九大功能,包括激发最大潜力,集武功道理大成,制造对手破绽,积蓄劲力,粘住掌力,牵引挪移敌劲,转换阴阳二气,借力打力等。


                        15楼2013-04-26 21:18
                        回复
                          我来支持你O(∩_∩)O


                          IP属地:山东17楼2013-04-26 21:29
                          收起回复
                            武当绝学--------------太极拳法
                            太极拳,跟自来武学之道全然不同,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18楼2013-04-26 21:31
                            回复
                              周伯通自创绝学-------------------双手互搏术
                              周伯通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十五年,百无聊赖中创出此术。常言道:“心无二用。”又道:“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则不能成规矩。”这双手互搏之术却正是要人心为二用,一神守内,一神游外,双手使不同武功招数。临敌之时,将这套功夫使出来,分进合击,那便等于以二对一。


                              19楼2013-04-26 21:33
                              回复